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收藏 0 0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话说,关羽领兵攻打长沙郡,长沙太守韩玄遣老将黄忠出城迎战,关二爷与黄汉升大战败余合而不分胜负。第一日未分胜负,约定第二日再战,但二人依旧分不出伯仲,此时的战场之上,可谓是英雄爱英雄,壮士惜抓壮士,老黄忠马失前蹄,关二爷虽使拖刀计,但不曾乘人之危。为报答活命之恩,老黄忠也不忍杀伤关羽,因此虚射两箭,第三箭射中盔缨。韩玄恼怒要斩黄忠,幸亏魏延出手,杀掉韩玄,将城池献出。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以上便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战长沙郡的桥段,但有个问题却值得注意:关羽攻打长沙,老将黄忠迎敌,而年轻力壮的魏延为何不出战?

不说正史,只说演义。魏延之所以未能出城迎战关羽,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

其一:魏文长忠义之人,敬重关云长之威

且说魏延一怒斩韩玄,而后投拜关羽,单从一个“拜”字,就可看出魏延对于关羽是有敬畏之心的。以魏延的性格,他看不上的人是不会敬拜的,而对于关羽去很是例外,显然,他对关羽有好感,更有敬畏之心。在演艺中,魏延与关羽一样,都是面如重枣,而且善使大刀。在归顺之后,两人十分默契,魏延也一直视关羽为偶像。这一点关羽是看得出的,因此他对于自己的铁杆粉丝也格外器重。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关二爷这个人的性格太过于自大而且有些自负,在他眼中,除了大哥刘备和老兄弟张飞,其他人都靠边站。因此关羽看人总是带着不服气的劲头,在他眼中赵云不过是个保镖,而马超更使他讨厌,甚至因为马超直呼刘备姓名而惹得他不满,要联合张飞教训马超。虽然关羽对黄忠有些器重,但是依旧说出“大丈夫岂能和老兵同列”这样的嘲讽之语。只有魏延是关羽不反感,而且还很愿意接触之人。当然,两人都是直男,而不是弯的。​

其二:魏延敬佩刘备仁德,早有投奔明主之心

魏延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对刘备产生了好感和敬佩。当年,刘备携带百姓渡江之前,曾在荆州城外哀求开城,让百姓躲避追杀,而刘琮就是不开,魏延一怒之下骂了刘琮,而后砍杀守城士卒,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并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很可惜,刘备“表面”以仁德为本,不肯进城,枉费他魏文长一番好心,为此,魏延还与文聘大战一番。就在魏延与文聘大战之时,刘备却自顾走了,魏延白白牺牲了手下不少弟兄,最终势单力薄逃了出去。​

很显然,刘备弃魏延于不顾,彰显出他的自私,但是魏延去没有怨恨他,依旧被他的仁德所感动,这也成了他日后跟随刘备的原因之一。

其三:韩玄目中无人,魏延怒杀庸主

关羽攻打长沙之时,魏延投奔韩玄时日不多,因此韩玄根本不清楚魏延的实力,没有将其放在眼中。韩玄狗眼看人低,认为长沙第一猛将只有黄忠,而魏延不过是个投奔自己的落魄之人罢了,根本不足以与老将黄忠相提并论。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魏延也知道韩玄是个什么货色,因此暗气暗憋,隐忍而不发作。但韩玄要杀黄忠之时,他终于忍不住了。韩玄的残暴不仁让魏延很恼怒,也恰恰是韩玄的残暴不仁与轻贤慢士给了魏延献城投降的一个理由。因此,韩玄要杀黄忠之时,魏延挥刀砍死刀手,并大叫“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

魏延一声怒喝,振臂一呼,瞬间有几百人响应他,看来韩玄也是个该死之人。魏延除掉他,也正合将士们心意。

魏延这个人自从跟随了刘备之后,很受刘备倚重,刘备让其跟随左右,这一点便看出刘备是非常信任他的。而魏延呢?没有给自己丢脸,甘愿从底层做起,一直在阵前杀敌,一步步做到将军之职。按理说,魏延这个人是很忠直的,但诸葛亮却偏偏看不上他,认为他是个反复无常之人。最终,魏延依旧没有逃过诸葛亮的计谋,这也许就是他的命运吧!

三国时期,关羽战长沙,派老将黄忠迎敌,年轻的魏延为什么不战呢

(作者:西方游龙,本文由“游龙公子”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上一篇

历史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怎样对待敌人的呢?

下一篇

7000年前,人们为什么将“零口姑娘”残忍处死呢?啥原因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