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收藏 0 0

春秋时期就是国家林立的时期,大国小国层出不穷,小国们在大国的夹缝中求存,如何生存,如何有尊严地生存,这些都是学问。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宋国人在春秋时期是打仗最多的国家,跟左邻的郑国和右舍的鲁国之间战争不断,可是几乎没打赢过。

宋国的南面就是楚国,宋国人瞧不起楚国人,说他们是南蛮子。楚国人很生气,所以经常来打宋国。可是宋国人会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时期几次著名的围城战争,都是楚国包围宋国首都睢阳。

楚成王曾经率领军队包围宋国数月,宋国顶不住了,于是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就有了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揭开了晋楚争霸的序幕。

后来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比晋国还要强大,连晋国都不敢与楚国正面交锋,可宋国敢。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楚庄王派两个大夫出使晋国和齐国,分别要路过郑国和宋国。按当时的规矩,应该开具“单位介绍信”向这两个国家借路,可是楚庄王嫌麻烦,就省了这道程序。结果,路过郑国的大夫顺利通过,可是路过宋国的大夫就被宋国人杀了,理由是“楚国不开单位介绍信,就是不把我们当一个国家”。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宋国

后面的故事可以想象,楚军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对抗楚国,只是派人忽悠宋国“顶住,我们就来了”。这一回,宋国被围了8个月,悲惨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就是这次发明的。最终,宋国人还是投降了,“城下之盟”这个成语也是这次发明的。

宋国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结果面子基本上也没有,城下之盟签了,其他国家还笑话他们。关键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当时宋国百姓是各国中最穷的。

如果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是一种小国生存之道的话,那还有像陈国和蔡国这样的小国家,那真是没病找病型的了。

陈国和蔡国都属于根正苗红的周朝诸侯国,都挨着楚国。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在大国的面前基本上可以忽略,除了站队,别无选择。

楚国可以随时消灭他们,可是楚国并不愿意这么做,理由很简单:晋国有那么多盟国,出门前呼后拥,说起来是个国际领袖,多带劲啊。如果楚国把周边国家都给灭了,自己不成了光杆司令?看相也不好啊。所以,楚国要留着陈国和蔡国,有几个跟班的感觉还是不错。再说了,陈蔡两国根正苗红,有这样的跟班,自己也有面子。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蔡国

基本上,陈蔡两国不仅站队没选择,站什么队也没选择,只能站在楚国这个队。问题就在于,这两个国家没看清形势。他们总想着什么时候回到中原阵营,却忘了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

春秋时期,陈国和蔡国几次被楚国灭掉(之后被恢复),都是因为背叛楚国。他们不知道,大国之间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国的利益而斗个你死我活,小国不过是大国手中的筹码而已。

春秋时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稀里糊涂搞不清形势而自己找死,就是陈国蔡国这样的小国。

其实小国在大国的虎视眈眈面前,选择是必须的,其结局也是必然的,独善其身是不太可能的。

上一篇

左宗棠的8句话,句句在理,字字入心

下一篇

孙殿英盗慈禧墓时为什么连慈禧身上的衣服都给扒下来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