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收藏 0 0

人活于世,总是会遇到急难的时候,家里没有米了,或者没有钱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得求别人帮忙。到人家家里或者借点米,要么借点钱都可以。农村有句老话,叫“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很有说法呢。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过去农村穷,有些人家里人口多,米不够吃怎么办?不能眼看着一家人饿死呀,到邻居家借点米吧。来年春播之后,打了粮食,再加倍奉还。你到邻居家借米,这个没有问题,农村人特别热情,只要还有能够借得出的米,他们就不会吝啬。

但是如果你在借米的同时还提出要借柴火,邻居就会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农村,柴火遍地都是,你只要到外面去随便走一圈,都能捡一大捆回来。如果你连柴都要借,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太懒了,懒得都动都不愿意动,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过去农村山林的管理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严格,每家每户如果缺柴,就可以直接到山上去砍。所以那个时候每家每户家里都会准备一把锋利的斧子。借米可以,借柴不行,对于农民来说,这是基本的要求。

那么什么又是“借衣不借鞋”呢?过去农村条件不好,人们穿衣都是破破烂烂的,家里唯一好的衣服只是用来外出参加婚宴时穿的,而且是家里人轮着穿。一旦有紧急情况,需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但是家里唯一正式的衣服被借走了,怎么办?就得向领居去借。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但是,邻居可以借给你衣服,但是不会借给你鞋子。因为鞋子属于极度私人的物品,每个人脚部的尺码不同,穿上不合脚的鞋子,你反而会觉得不舒服。

更何况,过去农村穿鞋比较随意,除了一些稍微正式的场合要穿皮鞋以外,一般情况下,用草、麻、葛都可以制成鞋子,而且农村妇女个个都是制鞋高手,鞋子也确实没有必要去借。强行要借,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有些过于矫情了,一点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都想捞现成的。

这样的人时间长了,邻居也就不愿意搭理了。这句俗语引申下来的含义其实就是,人如果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就不要去麻烦别人了。老是跟别人借东西用,也不是个办法,还是得自己想想办法。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好像天生不愿意动脑子,事事都要找别人帮忙来做。别人教了他一次,指望他能够有所长进,结果过了几天,他又来问了。这次更过分,直接说,你帮我把这个事情搞定吧。这种人时间长了,就让人心里厌烦了。不是不肯帮忙,帮忙也有个底线,凡事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当你努力之后,你会发现,办法永远都比困难要多得多。老想着去麻烦人家,人家难道没有自己的事情吗?适当的救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每件东西都去找人借,这并不现实,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人品有问题。

上一篇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下一篇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民间称为“害人经”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