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收藏 0 0

农村老话叫“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在中国农村,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建房,二是结婚。特别是建房,简直就是所有农村人的梦魇。因为整个建房的过程就是一个受苦受难的过程,不仅要经历从设计到建造的艰难过程,更要把握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还要注意不要触碰一些忌讳。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农村人在建房之前,会好好地研读一下关于建房的一些俗语,以便在建造过程中避免一些忌讳。例如农村人常说的“头不顶桑,脚不踩槐”就是其中一例。如果不小心触碰了,那是要被先人骂得狗血淋头的。

什么是“头不顶桑,脚不踩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一下中国农村的俗语文化有个特点,那就是谐音,也就是同音不同字,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指代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农村人建房所使用的材料来源基本上是木料,而木料的来源则是山上的森林或者是木材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农村木质结构的房屋中,有一根最重要的支柱叫大梁,梁定则房屋的整体就会稳定下来,所以农村人在建房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叫“上梁”。

“上梁”日,几乎等同于结婚日,主人是需要请来四乡八镇的宾朋祝贺的,一旦“上梁”成功,则大摆宴席,以示祝贺。而大梁的材质使用的多是上好的松木或者花梨木,绝对不能用桑木。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虽然桑木也很结实,但是“桑”同“丧”,你想想,让一根桑木整天顶在自己的脑袋上,心里想想就会觉得别扭,这日子还怎么过呢?这不就是相当于每天脑袋上顶着丧事吗?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头不顶桑”。尽管从价格上来说,桑木比松木或者花梨木要便宜一些,但几乎没有人会去计较这点费用问题。

说完了头顶,咱们再来说脚下,“脚不踩槐”又是什么意思呢?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家里每家每户大门口都有一个门槛。有些门槛还比较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农村老鼠或者各种虫子爬进房间里。

门槛的材质可以使用各种木料,但是唯独不能使用槐树木料,因为“槐”同“坏”。使用了槐木当门槛,也就意味着踏出这道门的人要出去做坏事,这是极为不吉利的。天天踩着这样的门槛进进出出,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头不顶桑,脚不踩槐”,严格来说,反映的是农村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从科学上来讲,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木料来建房,都是可以的。只要木料本身结实、不容易腐烂就可以了。仅仅是因为谐音的问题,就觉得这些木料不能用,其实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好在现在我们国家即便是农村建房,用木料的也少了,都改成使用钢筋混凝土了。

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更结实、耐用,同时也防水、防虫,是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的重要表现。而对于木料的使用,也有着更加严格的管控,不再像以前那样,想进山伐木就可以随时进山了,需要相关部门的同意许可,而且在伐木数量上还有严格的限制。

上一篇

俗语:三寸长寿,四寸无忧,是什么意思?三寸四寸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