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收藏 0 0

在大秦帝国中,曾经有一个很精彩的场景,秦国准备拉拢魏国去攻打齐国,这是一场决定天下霸主地位的大战,秦国可谓是占尽先机,但万万没有想到已经臣服于秦国的魏国,突然反水在秦国背后捅了一刀,这导致了秦国观泽大战的惨败。当年看到这一段,实在是非常的震撼,正处在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国,居然受到了如此的羞辱和惨败,而张仪本人差点被杀。按理来说魏国的这一招玩得非常的妙,但是很多读者看完以后都在那里感慨,魏国实在是太愚蠢了。那么问题来了,一次完美的埋伏与反埋伏,并且还重创了秦国君臣,为何会被誉为是一次愚蠢的行动呢?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我们先不说历史中的记载,就说剧情中的演绎来看,秦国当时对于这次大战其实就是一次立威,他要让全天下人知道谁才是霸主,所以这次大战对于秦国至关重要,秦国赢了那么天下第一,如果秦国输了,那么天下人就会觉得秦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于是就会跑到他家里来打仗。因此当年魏国临阵反水看起来非常危险,但的确能够重挫秦国的威望,然后拉拢其他的国家去秦国找事,这是一种拉敌自救的办法。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但可惜的是魏国的设想是好的,在具体的操作中却非常的残酷,因为很明显秦国当时国力最为强大,而魏国只是一个小的国家,虽然秦国在那场大战中丢掉了自己不败的神话,但是它的国家实力还摆在那里,因此魏国想要拉拢其他的国家共同去挑衅秦国,必须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切磋,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怂恿,才会使得其他的国家有勇气与秦国打仗。在这个漫长的间隔阶段里面,秦国与魏国是非常近的,只要一句话,魏国就会遭到秦国大兵压境。所以中间的这个缓冲阶段魏国是绝对承受不住的,而且如果魏国没顶的住,那么魏国亡国是有可能的,而且其他的国家还有可能会作壁上观。因此当时张仪虽然本人被赶走,他是魏国的相国,却直接表示魏国非常危险,甚至有可能亡国就在于此。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秦国果然派出军队疯狂的攻打魏国,如果不是公孙衍当时拉拢三个国家赶紧过来保护魏国,很有可能魏国直接就完蛋了。后来公孙也组织了一次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的过程,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那样,强国与强国的大战永远都是利益的交换,像魏国这样的小国家永远都是被牺牲的对象,当年他勇气可嘉,的确搞出了一个五国攻秦的趋势,但是他最终还是被大国当成了利益给牺牲了。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因此在最后的结果中,魏国当年谋划了那么久的今天计划,结果被秦国三言两语给破坏,而且张仪本人更是来到了魏国,把魏国当成了秦国的一个附庸。可见这个电视剧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弱小的国家,如果想要靠着谋略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并且让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的话,很明显是不够的,因为谋略的支撑需要国家实力在背后,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谋略,也只是大国玩剩下的一个业余搞笑活动。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所以说当年为国谋划了那么久,动用了那么多的手段,最终被秦国轻轻松松的给解决掉,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大国的博弈永远都是利益交换,小国在大国面前没有反抗的余地,只有被宰割的命运。大秦帝国用简单而又残酷的画面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大国竞争的过程中,小国永远都只能自保,如果想要进行疯狂的操作,最终也只是毁灭,魏国就是很好的例子,而这也是小国的悲哀。

大秦帝国中,魏国背后偷袭秦国,这一招为何被称为昏招

上一篇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袭家族,2000年来从未中断,至今都能受供奉

下一篇

周瑜嫉妒诸葛亮,出副上联骂他老婆丑,诸葛亮妙对下联,气歪周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