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日不落帝国的起点:三次英荷战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不落帝国的起点:三次英荷战争
收藏 0 0

“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英]华尔特雷利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扩张是建立在军事上击败其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开始,直至18x c +世纪以后,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印度、北美对法国; , g q Q ~ P $ :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才终于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优势地位。到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为止,英国已经变成世界上的商业和海军强国——这无可否认地得益X E D n w | Z d于英国在夺取制海权方面所取得的军事胜利。 记得《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在书中提到:@ n @ C“如果说英格兰是为大海所吸引的话,荷兰却是被赶向大海的。没有大海的存在,英国或许会一蹶不振,而荷兰则会败亡。” 此言明显道出了这三次战争的主动方与被 # 5 h # 6 0动方。 尼德1 i i X G F } *兰(今荷兰)在16世纪前期还是西班牙的属地,1566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1581年才在尼德兰北部建立起独立的b M I m h )荷兰国家。其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v P 4 G八分之一的居民”。“土地的贫瘠与海岸无险可守的本质驱使荷兰人首先从事了) d o ) o # 9渔业。随后,加工保存鱼类方式的发现给予他们除了进行国内消费以# r b # # & 9外还能用以出口的物质,并由此奠定了他们财富的根基。”或许正是有了“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至16世纪到17世纪中K : % Z x + B G U叶,荷兰资本主{ G ) 4 H .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1637年,荷I A 1 3 j p兰拥有了制造排水b Q N *量高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1644年,荷_ r 0 h w C y V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 2 . y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 [ G n b U,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17世纪上半叶,它V k s ^ % w $ f }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1.6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j [ 2 H E o a =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商业上的霸权以炮舰为后盾,荷兰人垄断了世T K B D H ^ *界的: ] d a R f a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F r n商品的转运业务。当时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n / w e f z 6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亦难怪他们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像“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荷兰人还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地事业,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以东方为主):1595年,荷兰商人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亚s 0 V $ u f @ o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1602年,荷兰商人、贵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公司据说拥有商船队、军队和统治的权力。荷属s @ 7 o M S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各地不断扩张: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打败西班牙、葡萄牙海军;1605年,抢占了盛产香料的帝汶岛;1619年,荷兰兴建了_ } 7 ~巴达维亚城(今雅J G K s T加达)作为据点,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苏拉威西;1621年,荷兰建立J u [ l i 0 C 9西印度公司,势力扩张5 ^ b ; I a = Z到美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后于1661年为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1642年,塔斯曼尼亚岛为荷兰航海家发现;1^ V [ E640年,荷兰从葡萄– K h c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1648年(另说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L : a B L i (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荷兰的大规模海上殖民扩张与西班牙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但同大肆扩张、正处于上升阶M Q ?段的英国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英国,正如众人熟知的那样,掠x P i夺殖民地的活动与荷兰大体上为同一个时间段。早在1584年,英国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按:弗吉尼亚为“处女”意,伊莉莎白女王未婚之故。)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 E { U d 5 t“无敌舰队”,为海外扩张拓宽了道路。166 i M ! 8 L : w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07年,在印度占领了第一块殖民地。1609年、1610年、1619年,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16U H s % | S20年,著名h / ; . r ]的“五月花号”到达今美国东北的马萨诸塞州,一批为逃避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组织。至164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7世纪初的一倍多。 然而荷兰在海上的霸权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双方的矛盾尖锐起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受到荷兰的排挤,为争夺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两国贸易公司连连在海上0 _ ( D t | + (发生武装冲突。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打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双方缔结协议,规定荷兰有) Y ] z 2权输出东方香料的三分之二,而英~ $ m ? t 1 T ,国公司仅能输出剩下的三分之一,迫使英国的殖民重心转向了印度,此充分显示了当时两国实力的对比。6000艘荷兰船只在波罗的海张帆D – z h + q $遨游,几乎完全封闭了英国与北欧各国的贸易途径,使得英国L L l * @ d j在木材、树脂、大麻等方面物资奇缺。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不仅在北美殖~ 7 W U y 8民地到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甚至在英国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上,据说仅仅与巴4 j x K 4 g w l巴多斯进行贸易的荷兰商船就是英国商船的两# ^ q m V f * =倍。尤其令英国人恼怒的是,荷兰人在英国周围海域大面积自由捕鱼,并将捕到的鱼置于英国市场销售,此严重影响了英国捕鱼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7! m i R V ~世纪上半叶,荷兰的海外投资比英国多了15倍,船只多了10倍。如果单一国家构成世界格局的说法能够成立的话,此时的荷兰无疑已经取代了葡7 m ! P & F } / }萄牙、西班牙重组了世界体系。

17世纪中期以+ * w h前,英国的资产阶级或许正忙于进行国内革命,无暇与荷兰争霸。但到了1649x ? A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之际,形势发生了转变。资产_ n # ] B d阶级迫切要求开辟新的海外殖民地、拓宽海外市场,而荷兰对于海上贸易的垄断成了这种需求最大最直接的阻碍和威胁。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当政时期为此制定了控制海洋的战略。他非常重视海军的组建,专门成f | n _ 1 + { 5立了“海军委员会”负责建造为海e b X e O } i B战设计的新型战舰。从此英国海军一改了伊莉莎白女王时期战时征召武装商船和海盗船的习惯做法,而将武装商船和海盗船作为预备役用。英国海军从1649年的39艘猛增至1~ ; J v L651年的80艘,其中大部分是二层甲板、并拥有60至80门炮的巨型战舰。据说规模最大的“海上主权”号,排水量为1500吨,四层甲板104门重炮,水兵800多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一次齐射的炮弹重达一吨。另外,克伦威尔还加强海军训练和管理:改善水兵的薪饷膳食;制定所谓的“奖金”制度,犒劳俘虏或击沉敌舰有功的士Q 9 p兵;还专门从陆军中选出兵士担任职业海军军人,并任命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指挥海军。陆军军官罗伯特布莱克(1599-1657)就是此时被任命为海军统帅,而后成为一代海军名将的。这样的海军改革使得英国海军在战争爆发之时实力远远超过了荷兰:据说1652年,荷兰仅有战舰60艘,最大战舰仅配备40至50门重炮。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人渐s & ] ! 8渐变得有恃无恐起来。165l年2月,& ] A P w % K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全权] U _大使出使荷兰,提出两国应该结成更紧 ] q h U密、更真挚的同盟——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两国应该像一个8 S S统一的国家H ! J那样采取行动,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三级会议应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了荷兰三级会议的断然拒绝。于是1651年,著名的《航海条例》由英国议会颁布。这是英国在完成战备后对于荷兰的公然挑衅,也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产物。《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得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Q u n a H ` D ? g凡从亚洲I p u、非洲、美洲运送n Q l P ` /到英国、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e – B X 2 %货物,必须由英国船( ^ U ? b X只或英国有关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不许英国商人进口中介商品;只有英国船只所捕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从英国出口的鱼品也必须由英国船只运送,等等。此《条例》中的各款明显是针对大量从事“中介贸易”和海运的荷兰,是对荷兰的严重挑战。 荷兰提出抗议要求英国废除,遭英国断然拒绝。于是双* X ^ = q b j [ Q方都意识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剑拔弩张的) ` r P形势下秣马厉兵式扩军备战展开了。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紧急动员了125艘武装商船;荷兰也在1652年大量征用商船,使海军舰艇扩充至226艘。但正如上文所述,荷兰的战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是难以和英国抗衡的。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第? = 9 U W N Z一次英荷战争可以说是海军战列线战术的真正提出。 1652年,一次遭遇战式的小冲突直接成为了这次战争的导火线:5月,英国海军将U n T , $ E 5 d [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与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不期而遇。布莱克要求荷兰海军下降军旗向英国国旗致K F a敬,遭到拒绝。(按:自从13世纪以来,英国总是要求其他国家的船只在经过多佛尔海峡时必须向遇见的英国军舰行“升旗”礼。以示敬意,承认英国的所有权。原本这一要求无碍大局,但在两国矛盾Z ) ) L ` / } K J日趋尖锐、敌对气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摩擦自然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p 6 Z l | a S T)英国开炮轰击,于是双方互酬炮弹4个多小时,荷兰损失了2艘战舰,| T = $ b布莱克的旗舰“詹r K = J K 8 q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第Q Y v } b q B一次英荷战争的序幕被拉开了。7月28日,双方正式宣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A } H 9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2-3万名水兵6000-8000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据说有人作了次^ ) q统计,仅在16Z Q z J o )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个月之内,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y – `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 E 7 X 9 O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B ! z _ n [ b 0 :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k , !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陆军作战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海军战术。战争的伊始,英国便将自己的舰队分成红、白、蓝三个支队以便于指挥。并颁布了“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3 K n o ~ ~ 3 G Q,整顿军纪。另外,他还派出舰队到苏格兰北部袭击荷兰东印度S ( g 6 7 ! Z O公司的运银船,到北海击沉或捕获荷兰的捕鱼船,甚至进入波罗的海,破坏荷兰和北欧、东欧方面的海上贸易。毫无疑问,5 . 9这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对于荷兰经济方面的打击是致命的

荷兰方面v @ [ 3 @ u制定的战略是以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强行通过多佛尔海峡,确保与外界的联系。决定于海军实力的对比,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极的战略,然而战略k ] c 9 /部署的不当却D C ! W更使之陷u l f X i / : 2 C入劣势的境地:荷兰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荷兰海军将领马顿特罗普(1579-1653)尽管在与法国海盗和西班牙海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具有很高的统率艺术,荷兰水兵的战斗素质也= 8 p X比较高,但各舰常常缺乏协调能力,加之装备、数量方面的欠缺,以致在军事方面仍处于劣势,使得英国的海上封锁奏了效。 双方海战次数不计,但一般意义上规模较大的公认的有9次,多以发生地点命名。 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 这M Z N + i + l a一战区的战斗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2年5月-1653/ i _ k n e年2月)(按:说法不一,另一说为1652年5月-1653年@ ] ` h p @ S B5月) 阶段特点:战略相持,英荷双方在这一阶段互有胜负。 主要海战: Ⅰ、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8月26日) 荷兰舰队护航商船通过英吉利海峡时受到英国舰队(约40艘军舰和5艘纵火船)拦b / 3 7截。荷兰著名指挥官米歇尔_ 3 h K 0 9 4阿德林森德奈特(1607-1676)在普利茅斯港` } g , 3 J外投入了30艘军舰和6艘纵火船与英军作战。此战双方实力相近,在舰队指挥、舰船运转技术、海战技术、炮术方面都堪称优秀,被认为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棋逢d – ^ @ V = C对手、将遇良才的海战。此役双方互有伤亡,但荷兰商船队成功地通w z / + _过了海峡。 Ⅱ、肯梯斯诺克海战(1652年10月8日: q A Z) 英国舰队在布莱克指挥下打击荷兰捕鱼船,使之损失惨重,约有900多名 l T 渔民被俘。于是荷兰决心报复。普利茅斯一战以后,荷兰方面认为英国海军战斗力不如其海军,便在没有从地中海抽调援兵的情况下,忽视兵) 6 z x P z w 力和火力都弱于敌方的现实,贸然发动P M F 8攻击。10月8日,双方在泰晤0 y Y ) –士河口外的肯梯斯诺克不期而遇。英e 7 ) r V _ q { J国方面舰船约68艘、荷兰则为64艘,英舰数量略多且火炮亦占优势,双方混战两天两夜,最终荷兰舰队无法招架,有3艘被击沉,数艘遭毁坏。英国舰队大获全N | n Y P ? / $胜。 Ⅲ、达格尼斯海战(1p U b # _652年12月10日)(按:又译邓杰内斯海战) 英国在取得了肯梯斯诺克海战的胜利后,可能出现了轻敌心理:将舰队分成了几个部分,并抽出20艘军舰前往支援6 5 [ f R M地中海战区。如此一来,英国在多佛尔海峡战区的军舰仅剩下了42艘,在数量明o A ) 2 A G | ?显处于了劣势。另一方面,特罗普又重掌了荷兰海军的帅印,为荷兰商船队护航。12月10日,特罗普出动78艘战舰替拥有300艘船只的庞大商船队护航,布莱克指挥英舰在英格$ N 2 t兰东南的达格斯坦海角拦截。双方军舰在数量上相差悬殊,加之特罗普与其副手德奈特的正确判断和果断指挥,使得英国战舰z 2 _ H T W { &被击沉3艘、被俘虏2艘。英国舰队大败,龟缩于英国南部港口,一时间将制海O ] W k e权拱手相让。 Ⅳ、波特兰海战(1653年2月28日至3月2日)(按:又称“海峡三日战”或“三日海战”) 前一次的战败使得英国将分散为几部分的海军力量重新集中,加之国内又新建了多艘战舰,海峡方面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又发生了变化。2月28日,特罗普率领80艘战舰护送约180艘Q ] Z E h商船在返回荷兰的途中0 2 ) P ;与英) f 6 u国舰队(约70艘战舰)遭遇。荷兰舰队投入攻击,掩护商船j Q T前进,双方在海上激战了整整3天* x [ (,特罗普才突破了英国的海上封锁,将大部分荷兰商船安全送回本国。但此役荷兰海军损失惨重? x q ~ V,11艘战舰与30艘商船或被击沉或被缴获,阵亡人员近a U N 62000。英国方面今损失1艘战舰,伤亡1000多人。另外,布莱克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了伤,由蒙克继任。 第二阶段(1653年2月-1654年4月) 阶段特点:英国取得战略优势。 波特兰海战h 1 c % y M 4 V 4之后,英国重新获得了多佛尔海峡以及北海水域的制海权。英国海军上将蒙克坚持集中兵力的原则,贯彻以优势兵力封锁海峡,w O q f q切断荷兰对外联系的战术。另外,英国国内动员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趋于劣势。

需要一提的是英国海军在1653年颁布了两个在海军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件:《航行中舰队良好队[ _ , 4 ^ 4 2 $ 5形教范》(它明确规定:舰长在航行和逆风时,不得随意抢占有利的顺风位置,而应保持队形并遵从上级指挥;一名舰长决不能抢风到中队长官的前面。另外它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联络信号,用火炮、旗语、灯光等工具,通_ ~ n R V ) % ? ~知各舰航向、航行位置以及停船、下锚、召集会议等事项。)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该教范共14条,i = | 1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战列线战1 # i a h *术的地位,并说明了保持一线队列地各种战斗行动。)此新战术无疑是将陆军作战方式运用于海军,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这在海军战术的发展史上堪称是“一个巨大的迈进”。而荷兰方面仍然采用旧的{ v M ? 9 0 S J #战术,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第一次英荷海战期间,英国海军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t n 4 : m 7 # y机按军舰携带火炮的, / ` @数量分成六个等级:第一级90门火@ l k P D I = 2 3炮以上;第二级80-90门火炮;第三级50-80门火炮;第四级38-50门火炮;第5级18-38门火炮;第六级18门火炮以下。但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师法英国海军的做法。 主要海战: Ⅰ、加巴德沙洲海战(1653年6月12日至13日) 6月12日,特罗普指挥荷兰舰队(约军舰104艘)从本土基地出发,试图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蒙克、迪恩指挥115艘@ Z J英国战舰迎战。初时,双方力量接R S y X近,相持不下。暮色已下之时,布莱克率18艘军舰赶来增援,荷兰舰队在数量上居于劣势,于13日开始撤4 t 4 % :退到佛兰德浅滩,英国军舰无法追击。(荷兰船只吨位较小,船底较平,吃水不深,能够停靠在像荷兰海域那样的浅水滩;英国军舰则大多吃水很深,无法进入浅滩。)[ o c A v C荷兰此役有9艘军舰被击沉,11艘被俘,损失兵力1400多人。英国仅损失了1艘军舰和400多人,但舰队司令迪恩海军上将阵亡。 Ⅱ、斯赫维J – 6 ; S l宁根战役(1653年8月8日至10日) 加巴德沙洲海战战败后,荷兰完全失去了英吉利海峡的制} D ]海权,其海岸受到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经济一度陷入瘫痪。为了挽回败局,荷兰N D S老将特罗普决定进行一次“敢死”式的决# G R X o战,他重新扩充军队,于英国海军战于斯; : m赫维宁根H r | C % / N :海面。8月10日战斗正式开始,荷兰海军拥有; / J战舰106艘(其中特罗T i M k 4 6 F普指挥82艘,德奈特指挥24艘),英国拥有战舰100艘(蒙克1 ; G 8 ] w { [ 6指挥)。据说战斗从早晨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战况十分激烈。特罗{ & u ( u普中途中弹身亡,荷兰人士气大为受挫,25名舰长脱逃。这次海战以荷兰的惨败告终,荷军损失了15艘战舰,伤亡I 4 n G y4000多人,而英军仅损失了2艘军舰,伤亡1000多人。 斯赫维宁根海战以后,荷兰舰队元气大伤。英国对荷兰实行绞杀式封锁。多佛尔海峡_ 3 ; # W E K p和北海战区再无大战。 地中海战区: 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1 c e H之,对战争影响不大。 荷兰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始终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范盖伦指挥的荷兰舰队有14艘战舰组成,每舰配备26至30门火炮,另外M 8 . =还有22艘武装商船作为增援。英国舰队有15艘战舰,每舰配备30至54门火l ; L S g炮,但英国舰队分为两部分,分别部署再6 L a } m地中海东部的里窝那和厄` U 0 a # O M尔巴岛。这就给了荷兰舰队分而歼之的契机:荷兰舰队司令范盖伦巧妙集中兵力插入英国两支分舰队之间,切断他们的 B } } Y相互联系,造成了局部优势。 1652年8月28日,部署在厄尔巴岛的英国分舰队主动出击与优势的荷兰舰队交战,遭受到重大损失。荷兰军队继而封锁里窝那长达6个月。1653年3月13日,里窝那海战爆发。范盖伦诱出部署于里窝那的英国海军并予致命的打击——除了一艘脱逃外,其余的全被击沉或俘虏。荷兰海军虽然在此役中大获全胜,但卓越的统帅范盖伦于激战中阵亡。战后,英残舰撤出地中海,荷兰海军控制了此战区的制海权。 尽管荷兰海军在地中海得到了制海权,然而对于整个战争E C A – y `的发展却是于事无补的。v O v = ] w . C 3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据说当年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封锁几乎使得荷兰X 6 ? Y [ $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于是荷兰被迫与英国进行和Q S p F } x N 1 z谈。 1654年4月15日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2 + { , h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i q M,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英国胜利之因固然离不开对方战略部署的失当——在次要战区集中优势兵力,忽略了生死攸关的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英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补充战力、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都要优于荷兰所致。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1660年} 7 n H r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残余势力的妥g L U L * 1 y F 0协下回到英国,被立为Z f & 8 W & $国王。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 o 2 ? * k c &爵为最高指挥官。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 ` n 4 B 7 Y @的攻势。然而此, : @ 7时的英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了:克L y r X W ` 9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对内镇压反对势力,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并与西班牙进行战争,使得国家背负200万镑的债务。至1660年,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o C Y f ) M ],欠外债高达100万镑。全年海军拨款仅及海军预算的2/3,造成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第二次英| ` m j n Y @ V }荷战争中的海V R ~ a战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此时,德奈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j f } k并重8 f / R = 5 A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8 u D 0 R o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1 @ * 1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这种战D { , N i ) )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火炮48O 8 ? @69门,官兵21631人。自从英国采用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据说最早提出N p u [ $ P ` / E这一战术思想的可能是荷兰的老将特罗普。不过,真正大胆运用这种战术则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 英国的挑衅使得荷兰觅到了复仇f F 8 E s 5 V E的良机:1664年4月,一支英国y q T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v { T | B1663年,英国得寸进尺,组织“皇家非洲公司”开始进攻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并于1664年占领,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忍无可忍的荷兰开始采取行动: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 p R P }西非据点;1665y ^ $ V d =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于M # d是爆发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海战的次数虽然大幅度减少,但规模更大了。双方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进荷射程以及杀伤力的提高,使得双方在海战9 f ; M q ? V中的损失w 1 $大大提高。战. K V E场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地区,战争进程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665年6月-12月~ ~ O 6 h r) 阶段特点:t Q 9 O R } :英国海军占据优势。 英荷两国宣战后,并未立即投入战斗。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海战,故直到春季来9 . % +临后才正式交战。 主要海战: 洛斯托夫特海战(1665年6月13日) 1665年6月13日,英荷双方舰队在英格兰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展开海战。荷兰方面由于德奈特远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纳尔和奥布丹指挥,大约有战舰103艘,11艘纵火船以及7艘通讯船,合计4900门炮,2.1万人。英国方面舰队总司令是查理二世的兄弟约克公爵,拥有战舰109艘,其中50门至90门火炮的战列舰为35艘= ~ A G Y,武装商船21艘,纵火船21艘,以及小型船只7艘,合计4200门炮,2.2万人。但英国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E 3 R z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

战端伊始,荷兰处于有力的顺风位置,但指挥系统未能掌握时机主动攻击。(推测可能为是指挥高层的不协调性所致。)等到风向改变之后,荷兰舰艇才顶风攻击。双方列阵齐射不久,队形就开始散乱,继而转入混战。在激战中,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特”号被击p z [ / c 1 F中弹药库,6 + ; / l J发生爆炸,两位舰队指挥官沃森纳尔和奥布丹双双阵亡。旗舰上409f 4 ) d人仅有5人获救。之后,荷兰巨舰“奥兰奇”号遭俘虏,被焚毁。荷兰船只纷纷溃逃,损失惨重:至少17艘战舰、3名海{ z V F D军上将以及兵士4000多人。英国方面仅损失了2艘战舰和800多名水兵。荷兰人指z s ( b p G &挥系统的失误以及旗舰的过早损失给了英国获胜的机会,但其火炮射程的远与海军战术水准的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P C v * y D _。 洛斯托夫特海战后,英国舰队向北欧进发,企图俘虏停在挪威卑尔根港内的70艘荷兰商船,但为荷兰人击退。1665年8月6日,德奈特返回荷兰,临危受命统率全国海军。他率领荷兰舰队驶往挪威,护# ! – v a Q Q Y m航停在卑尔根港内的商船队回国,其中仅有10艘因为风浪掉队而为英国海军俘获。 1665年的下半年,德奈特依靠出色的指挥艺术,游戈于英吉利海峡、巡逻于泰晤士河口外,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对外海上贸易。但是英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仍然存在,荷兰仅仅是处于只能维护交通线的被动态势。H ^ T 2 U M 第二阶段(1665年12月-1666年9月) 阶段特点:战争的扩大与战略相持。 经过冬季的休战之后,春夏之交双方又恢复了战斗,但此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肆虐于14-15世纪的黑死病(按:即鼠疫)在1664-1665年h : 3 # ) g Z间又卷土重来,再度侵入英国。半年内由伦敦的西区扩y } 6及东区。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死亡人数由4S ? 3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夏季发作,9月后开始流行,死亡人数剧增。据说伦敦人口的1/4、约M U R ~ U | _ I10万人死于! p b p这场灾难。这使得英国国内一片混乱。 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b / R – q Y J 2麦结成反英同盟。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尽管法国并未积极参战,但也迫使英国舰队拨出20艘战舰应付,使得英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受到削弱。 如此一来,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这一阶段,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0 B 7 / d h K双方连续展开了五次海战。激烈程度空前,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是一场实力的拉锯。 主要海战: Ⅰ、四日海战(1666年6月11日至14日)(按:又称敦刻尔克海战) 1666年6月11日,德奈特率领拥有84艘战舰、4D 2 d ]600门大炮和2.2万名官兵的2 + ? j G J x K舰队出海。据说这是整个冬季荷兰花费了1100万荷兰盾才得以组建的。蒙克(按:当时: & s h t : % i f他已经是阿尔比马比尔公爵了)率r 9 n s d / W {78艘战舰、4500门火= # q 7 N a u 3 O炮、2.1万官兵的英国舰队迎战。] Z # R : ! h 战前由于情报工作方面的失误,使得英* U u Q { { o国深信法国舰队前来挑衅,于O 3 ? Y 2 9是派鲁珀特亲王率20艘战舰前去截击。仅给蒙克留下2/3的力A F c ; B a J E量,作为支援鲁珀特亲王的预备队。但意想不到的是蒙克舰队迎头撞上了荷兰的主力舰队,于是激烈的战斗就无可避免了。 第一天的激战中,荷兰舰队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不但抢占了上风,更渐渐包围了蒙克舰队,给了处于逆风状态的英国舰队以沉重的打击。但战斗的持续没有使得荷兰舰队保住胜果,战至黄昏,双方各损失了几艘战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吧。英国的“绥夫蒂秀尔”号遭a _ j F到俘虏,舰队司令贝克利阵亡。英舰“亨利”号重伤,顽战。荷兰的先& , +遣舰队司令艾弗森被流炮击中,阵亡。` * / 2 * 第二天,英国舰队首1 { , j P ! 7先发难。荷兰后卫舰队想要抢占上风,结果引起阵形混乱。但英国舰队由于数量上屈居劣势,无法抓住战机f x 5打击荷方,故双方仍未打破僵持之局。 到第三天为止,英国方面仅剩下30艘战舰拥有战力,蒙克被迫西撤。英国先头舰队旗舰“皇家亲王”号(按:又译“太子C L g 4 V O”号,是英国参战的最大一艘战列舰,拥有90门火炮)被荷兰舰队包围搁浅,舰队司令阿伊斯秋投降,该舰被荷兰人焚毁。但到这一天,战局又发生了变化:先前被派去截击法国舰队的鲁# C H ^ J珀特亲王舰队由于没有找到法& % , Q国舰队踪影,返航,与蒙克舰队残部会J ( ] b N p %合。

6月14日清晨,双方展开决战。英国舰队中先头舰队由于航行速度没有掌握好,致使其与主力舰队之间留有空隙,遭荷兰舰队切入。英国舰队后卫为小特罗普(按:既老将特罗普之子)迂回。德奈特率主力猛攻入英国舰队中央。英国舰队陷入混乱,但仍坚持抵抗。荷兰方面为了全歼英国舰队,先后投入3万人和6000门炮,但没有达到目的。至夜幕降临时分,天降大雾,英国趁机撤出战斗。荷军也因弹药耗尽,加之天气因素,并未予以追击。四日海[ u ( 1 # # r T v战就此落幕。英国损失了17艘舰船(包括三艘旗舰),阵亡和被俘官兵达到8000名(按:一说阵亡8000名,被俘3000人),其中有2名将军和12名舰长阵亡。荷兰方面仅损失了6艘战舰,伤亡2l @ D C n H @ .500名官兵(按:一说2000名a ? c H % p K e),其中包括3名将领。此役是英荷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少有的几次败仗之一,Y v L + F 0 – [ s但四日海战并不是决定性的战役。 Ⅱ、古德温海战(1666年7月1日至4日) 德奈特在四日海战之后虽然把泰晤士河封锁了一段时间,但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舰R 5 : .队很快就修复完毕,又出现在了海洋h , } D X q ; 上。R + x g7月1日,蒙克率60战舰与小特罗普指挥的约100艘军舰,其中71艘是战列舰,遭遇,双方激战了两天。3日,荷兰援兵赶到,蒙克撤出战斗。但到了4日,鲁珀特亲王又率一支援军赶到,蒙克遂发动攻击,但为荷兰舰队击退。此役规模不大,英军损失10艘军舰,死伤1700多人,被俘2000余人。荷兰相对损失d v 2 G k p x % $较轻。 Ⅲ、圣詹姆斯日之战(1666年8月4日至5日)(按:又译北福兰角海战,即多佛尔海峡北部之战,英国人称其为圣詹姆斯纪念日之战。) 德奈特准备率荷兰舰队溯泰晤士河而上进攻英国首都伦敦。英国方面派出90战舰和20艘纵火船迎击。荷兰方面兵力与之相当,约89艘战舰和20艘纵火9 w o ^ p S船,然而这次是列阵作战,故在前几次混战中英国方面难以发挥的射击的准确和射程的远的优势,在这次战斗中得以体现。此战打响不久,荷兰先头舰队中的7名将军已经折损了3名,先头舰队溃逃。而小特罗普突然驶出战列线堵截英后卫,并对其穷追不舍,使得德奈特指挥的中央舰队遭到英+ 0 ) u国前卫舰队和主力舰队的围攻。德奈特采取机动战术,边打边撤。直至8月5日清晨,小特罗普依然杳无踪影,德奈特只能用8艘军舰掩护沿荷兰海岸浅滩赶上来的掉队船只。后小特罗普幸喜借助浅水海域掩护才未被切断退路,安全返回本国。此役,英军大胜,在仅损失1艘战舰和2至3艘纵火船,伤亡不到300人的情况下(4 W } v U @包括5名舰长),使得荷兰损失了20艘战舰s N z,伤亡7000人,4位将军阵G L = r V 6 J 9 ?亡。此役之后,英国重握制海权。 Ⅳ、“霍尔姆斯篝火”(1666年8月8日) “霍尔姆斯篝火”事件很难归入海战一类,但荷兰所受到的损失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荷兰造成的损失的总和。事情大致是这样的:英国的霍尔姆斯受命率领一支小型分舰队突袭荷兰的弗利兰岛,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了大量隐藏其间的荷兰商船。英国舰队在几乎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按Y j Z J O s + 8:据说当时仅有两艘小型荷兰军舰前来迎击,如飞蛾[ t ^扑火皆被焚毁。)纵火焚烧了挤在一起的150多艘荷兰商船。之后,英军又劫掠了弗利兰岛,遂离去。 第三阶段(1666年9月-1667年7月) 阶n r . e W Y | U段特点:荷兰海军取得优势 无关乎舰队实力或是国家总和国力,这一阶段的海战予人的感觉更像是德奈特的个人华彩的演出。纵然U a ; x T T a $这种说法有些所谓英雄史观的偏颇,但个人于历史的价值恐怕是难以否认的。 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英荷双方虽然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也并未就此停息。两年之久的海战使得两国国力亏空,元气大_ w P = X 1 1 T伤。当1666年9月10日,z l & R * 6 4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2/3,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按: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无力再战,从166~ ; u m K U / (7年1月开始,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并未如英国那样= n o Y P强烈,国内对于“霍尔姆斯篝火”s { s ^ z } 事件的复仇情绪依旧高涨。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荷兰元首德维特在布雷达会谈期间,秘密下达了进行军W X E S v s k ^ A事行动的授权k w c l : K m u。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这里亦是得到了体现。 荷兰海军虽然在圣詹姆斯日战役x e Y N 6 _中失利,但舰队主力依旧健在,并未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德奈特通过这场在英国本土附近作战的实践,认识到了夜间偷袭的可能性,并利q C m 4 B U 9 T用间谍获取了泰晤士河的潮汐、水位、航线等情况以及伦敦地区的军事河经济情报,还对水兵进_ 1 @ = ! q C [ $行了夜间战斗的训练。“万事具备,e { B I U 7只欠东风”,在得到元首的m T c , , $授权之后,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罕见的作战计划:先将舰队在特塞尔岛外紧急集合待8 4 R ] I命,然后觅机偷偷驶入泰晤士河口,沿梅德韦p D L l ?河溯流而上,直达英国舰队的战舰船坞查# & 4 i C i =塔姆,然后将英国战舰击沉或焚毁。之所以谓之“大胆”主要因为这一计划有着极大的风险:姑且不论沿途有英国的各种防御设施,N I 8 / k O d a仅泰晤士河口和梅德韦河就a k C & j Z L 3多沙洲浅滩,只有涨潮且顺风才能通过,稍一疏忽,错过潮位或是风向不顺、风力不够,则军舰就有搁浅的可能,况且英国海军的全部战舰未必都已进港= R G O q e不能作战。另外,对于硬体的依赖也是= Z . i O , P英军未能料到这次奇袭的原因之一:[ : v F 9 / f在梅德韦河口和查塔姆之间,设有一根长达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链。任何人也未曾设想到,荷兰舰队竟敢深入敌腹,将战火引至大英帝国的家门。都说战争是一场豪赌,那么胜利女神大概常常会去眷顾那些敢于在关键时刻掷下巨注的人物,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出现了。

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 v @ y ? H L ^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Z ? !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U , U y c R ] H质。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最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 r Z ! & W #,登陆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X Q Z y : 8 Z $ q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U ? s些威武雄壮v w C P u R !、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7 * * ( d % j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封锁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v 6 p u g , p 3 O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1667年7* G 2 I K : v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和约实际上意味着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势力范围。第二次英荷海战随之落下了帷幕。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 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也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w c v L V W g ~成部分,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战b b Z争使得欧洲的许多国家卷入其间。荷兰是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的障碍之一,法% , n国国王路易十四早就图谋瓜分荷兰,并将现今属于比利时的荷兰领土作为法国的“天然边界”,以巩固法国大陆霸权的地位。英国方面也对上次战争的失败心有不甘,希望卷土重来。于是,在法王路易十四的贿赂下,英王查理二世同意了共抗荷兰的提议。1670年6月,两国签订了《多佛密约》。该条约规定:查理二, 3 j y r世有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的义务;路易十四有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的义务。9 N m | ^ h 5 _ c 1672年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退出了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援助法国对荷作q v @ 9 x S m :战。据说路易十四为此给了英王40万镑的贿赂。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这次战争实际上已经扩4 2 h 6大成为了一场国际战争,参战的还有P e & ( J h 0 9 h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如法国、丹麦、瑞典、西班牙等。 第三次英荷战争是一场海上和陆地同时进行的战争。法军从陆地、英军从海上两方面向荷兰发起了进攻。法国陆军在孔代和蒂雷纳等名将的指挥下充分显现了欧洲第一流陆军的实力,进攻荷兰势如破竹。正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荷兰陆_ C Z 6 ) @ 2 l $军不过是象征性的点缀,无论在~ i J作战经验、武器装备或是战斗实力方面都远不是法国陆军的对手。荷兰的格尔德兰、奥弗赖塞尔和乌得勒支等省相继沦陷,即使是久孚众望得威廉将军t p n亦是无法X c m g抵挡路易十四骑兵的冲h * a击。法军连连得胜,突破了埃塞尔河防线,直逼| ` |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无奈之中,刚出任荷兰国家元首的奥兰治的威廉(1672-1702)忍痛下令掘z F P a o w F开保护荷兰人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穆伊登堤坝。堤坝即开,汹涌的海水立时涌入了良田沃野,须德海和莱茵河之间成了一片汪洋v l Y T大海,成千上万的荷兰人也被迫转移到了船只上,准备随时撤离。法国先头部队后撤及时,免了遭受灭顶之灾,陆上进. z k – i c B x攻却也就此告了一个段落。但如此一来,荷兰b U / =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就落到了海军的身上。 德奈特此时已经是65岁高龄了,仍执掌荷兰E e A D * 9 h海军帅印。他分析了敌军情况后,认定敌v V o G / V y X军的核心是英国海军,法国海军不仅力量小而且缺乏战斗经验,不足畏惧。因此他制定了集中主力对付英军、只分出一支小舰队牵制法国舰队的战略。在战术方面,他把主力部署在靠近荷兰海岸的浅海中,为的是可以随时寻求浅滩的掩护,觅机向英国舰队发动进攻。后来证实这种战术是十分奏效的。 主要海战: Ⅰ、海峡之战(1672年3月) 即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对荷兰商船队发动的袭击。英国海军拥有12艘战列舰以及6艘小型战舰,荷兰仅有5艘战舰为72艘商船(按:其中有24艘是武装商船)护航。荷兰舰队E = } , @ Z V司令哈恩坚决与优T _ j势英国舰队周旋,终于抵挡住了英国舰队的攻击。在被击沉1艘、被俘虏3艘商船的情A i z f 2 0况下c _ 1 : t m &,大多数荷兰商船还是安全抵达9 3 ^了目的地。

w H | `、索尔湾海战(L 3 Z U1672年6月7日)(! , ! : R i按:又译索斯伍德湾海战) 6月7日,德奈特指挥荷兰舰队(大约130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为61艘,4500门炮和2.1万名水兵)偷袭泊于英国东南部索尔湾的英法联合舰队。当时港内泊有联合舰队的各类船只大约150多艘,其中~ c u 9 7 % a有45艘英国战舰和26艘法国战舰,其余的多为小型船只Z e F 9 S 1 )、运输船只或是后勤补给船只等,估计有5100门火炮以及3.3万人。 荷兰舰队抢得先机,不但事先在港外布置了封锁线,更) . _ E L在战[ T } v初利用涨潮放出纵火船,造成联合舰队陷入混乱。 在荷兰舰队的炮击之下,英国舰队指挥r q , { d } N官约克公爵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手腕,很快控制住了形势。英舰在一时的混乱之后,迅速编成队形出港迎战。而法国舰队则不愿意消耗己身的实力,只居片隅远射M A [ 5 D 5 (作势,观英荷双方近距离炮战虎斗。战略十分激烈,自中午至暮后。英国损失了4艘战舰、2500多人;荷兰则损失了2艘战舰、2000多人。据说英国后卫舰队指挥官桑德威治与荷兰后卫指挥官范根特中将均在战斗伊始即告阵亡,但总体来说,此役就战术层面而言,j D Z ^ ;双方各无重大建树。 然而,这次海战所带来的战略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q h W : g k L !。荷兰先发制人的进攻不但粉碎了英国对荷兰本土入侵的计划,也使得普鲁士打算从陆地侵入荷兰的企图落空。 此役之后,荷– h m W | j i M兰舰M N 7 x . Q h e队依旧贯彻自己先前的战略思想、战术方针。而英法方面则蠢蠢欲动:1672年7月,英法联军因为陆上作# M + p h战不利,遂打算利用联合舰队运送了b 3 ^ s一支强大的登陆部队企图. B ~ G w f强行登陆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冲特塞尔岛,以便建立前沿基地,进攻荷兰本土。但由于有B p o l P M _ { 德奈特舰队的侧翼牵制,计划宣告破产。 1672年8月,威廉三世在此存亡之秋,担任了荷兰国家元首。他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终于在1673年的春天争取到了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持。但几乎同一时间,普鲁士则同法国签定了盟约。战争的规模得] i T W k g z ! !到了扩大。 Ⅲ、第一次库内维尔海战(1673年6月7日) 1673年6月7日,英法舰队再次集结了舰队输送陆军,打算登陆荷兰本土。德奈特率由B . . m C &89艘军舰,其中有52艘战列舰组] 7 b S ? c u G成的荷兰舰队迎战。英f 7 { R 6 X{ P a Q : B K 6联军大致拥有127艘各类船只,其中包括54艘英国战列舰和27艘法国战列舰。英法联军数量占优,但登陆计划未能立时实现。双方在各自损失了一些小型船只之后,撤离战场。 Ⅳ、第2次库内维尔海战(6 S ~ ~ K _ J =1673年6月14日) 在第1次库内维尔海战后,仅仅过了七天,双方舰队又一次展开了交锋。但这一次进攻是荷兰方面主动发起的:德奈特趁着风向突变,荷兰舰队占了上风,杀入联军阵内,迫使英法舰队仓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陆计划遂不了了l q &之。 Ⅴ、^ , T ) + 7 t N 7特塞尔海战(1673年8月21日) 1673年8月,英法舰队又一次纠集势,企图登陆特塞尔岛。约摸2万陆军集结在英国,第一梯队1万人登舰,在鲁珀特亲王的率领下驶往荷兰。这一次联合舰队准备充分,不但坐拥120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0艘、纵火船30艘)(按:一说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将联合舰队分编为三个分 / K 2 @队:鲁珀特亲王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德埃斯特雷指挥之下的法国先头舰队;斯普拉格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更仔+ t ? b %细研究了德奈特的战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E b。 荷兰舰队事先得报,德奈特亦将麾下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他本人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班克特指挥之下的先驱舰队;小特罗普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但荷兰方面仅拥有75艘主力舰和30纵火船(按:一说75艘战列舰、1( F P O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实力对比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 21日夜间,德奈特指挥舰队利用风向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拂晓时分,主动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于是双方三个分舰队非常有趣地捉队撕杀,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应酬w v z y F – Q。尽管英法联军兵力占了优势,但荷兰水兵士气高昂,双方战斗_ % O可谓空前激烈。德奈特与英将拉帕尔3次更换旗舰,仍英勇作战X q o B $ H ^。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却是双方的前卫分队:法国分舰队y I = 8 a X的水兵训练很差,i G ^ r } ( = %作战消极,而且有一旦部分军舰受创后便忙于修理,不再参加战斗的陋习。指挥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包围班克特D K – H W分队,但结果班克特突破了舰队的战列线,使得法国分舰队全面陷入了混乱。或许是考虑到为了保存实力,法国分舰队就此退出I 0 8 c a了战斗。于是班克特在O s a # &d K * J n A 9下部分船只监视法国人的情况下,率领余下战力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领的中央分舰队。原本英国的鲁珀特亲王打算将适于浅海作战的荷兰舰队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时后卫舰队交战的激烈程度引起了双方中央分舰队的注意:英国分舰队指挥官斯普拉格在两次转换旗舰之后殉职。鲁珀特亲王与德奈特V : } y m o _双双率领麾下分舰队赶来支援己方的后卫舰队,而班克特指挥的荷兰前卫舰队也加入了战斗。这场海战一直持续到了晚上7点,夜幕降临之后英方认为登陆作战无望,] U J C遂退出了战斗。此役双方都未有战舰被击沉,但严重受创的船3 $ ? _ ) d I Y [只不计其数。(按:一说英军损失9艘军舰。)英法联军损失了2000多人,荷兰方面伤亡了1000多人。此役后,荷兰暂时消除了海上威胁,取得了制海权,大批东印度公司护航船安全返回。 战后,鲁珀特亲王声称:“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而英国历史学家坎贝~ n A L ` 1 $尔曾高度评价了荷兰在这= V y场海战中的成功:“荷兰,因其舰队司令精明强干,使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无论如何,特塞尔海战结束G Q ` 9 W 2 ; V了荷兰和英国之间为了控制# 2 A海洋所进行的d ~ Y ! : D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却也导致了英法两国的裂盟。海军的失利与法国的日益强大,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对政府参加法荷战争倍感不满。在议会的削减军费后,英国海军无力再封锁或入侵荷兰l , W,于是英国国会通过了与荷兰单独媾^ + / Z ;和的决议。1674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恢复了战前状态。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V u ? %荷兰领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 Y H + h z的中立。在此之后,荷法战争依然持续。同年4月,德奈特在一次交战中身负重伤逝世,而法荷战争一直拖到了167r K I I8年才宣告结束。X G 8 c 英荷之间的三次战争则就此落下了帷幕。战争的结果对于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而言,是“商业资本主义从属于工业资本主义”;对于海军战略来说,在这三次战争中,其基本内容则已转变为了制海权的争夺:谁控$ ~ e t制了海洋,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上一篇

13岁男孩捡到一枚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再上门

下一篇

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灵猴,到底都有什么本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