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收藏 0 0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虽然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很是不光彩,但是监于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历史上对其也都是褒多贬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在一生中却有一件很难消去的瑕疵,到死之时其也不能释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子事件。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即位之初,采用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谏语,广开言路,而其治下,整个综合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水平,其命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的贞观律更是为后来最早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追求完美无瑕的太宗对未来的接班人的要求自然也是极为苛刻。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李世民即位的同时,年仅八岁的李承乾便被立为太子,早年的李承乾对太宗的各种严格要求都很合理的接受并学习了,表现出了一位帝位顺承人应有的作风。而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很是喜爱,李承乾生病时,而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可见如果不发生后来朱标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李承乾一定会荣登大位的,但可惜的是历史上后来的皇帝变成了李承乾的弟弟李治,这其中的原因又在哪呢?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人总是会变的,尤其是生长在深宫的皇子皇孙,李承乾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而唐太宗依旧拿对小时候李承乾的那一套严格管束来约束他,尤其是让类似魏征的一批谏臣来给太子提批评意见,然而对于越来越心高气傲的太子而言,一定会物极必反,正如后来李承乾所说的“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而后来李承乾的一些行为也彻底凉了李世民的心,使近二十年的精心栽培全部化为泡影。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在高压环境下成长的李承乾后来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但问题的关键此人是个男的,最后事情败露,男宠被太宗赐死,西汉的皇帝对男宠这件事比较看得开,但李承乾生活在唐朝,此事之后太子和唐太宗的关系可以说是渐趋恶化,而后来李承乾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杨广(针对受太宗器重的同母弟李泰)或玄武门之变事件发生而策划的谋反事件则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太子生娃。李承乾后来被废,之后更是在二十六岁的年纪便英年早逝在流放之地。四年后带着遗憾地李世民也离开了这个人世。或许再英明的人在后代的培养上也是会犯错的,虎父未必无犬子,天才也并不是机械的培养所能制造的,有的时候需要也许只是适合自己天赋的机遇和环境而已,适得其反也许最后连正常人都做不成了。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上一篇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中,雍正能够即位在于赶上了好的机遇

下一篇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