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收藏 0 0

提起北宋,人们会联想到很多,但是却有一段冷历史一直不为人熟知,那就是在北宋也出现过一段时间跨度较长的临朝称制时间,那就是宋仁宗的养母刘太后。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在民间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讲的就是被黑化的刘娥,在故事中,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年间,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宋仁宗),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但故事终究是故事,与历史史实相差甚远,下面就来看一下里面那位刘妃的身世以及她是否是个奸妃。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刘娥,四川成都人,在出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的娘家那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也养成了其坚韧的性格。刘娥最终成了一个色艺俱佳的歌女并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之后随丈夫来到开封,但其丈夫迫于生计最终将其卖掉,而刘娥经过辗转最终来到了当时还是王爷的宋真宗王府中,但出身卑微的刘娥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在王爷亲信的家中寄居难得与真宗见几次面。最终宋真宗登基后,对这个只有一个兄弟(原来的丈夫最后认为义兄)的孤女甚是喜爱,最终力排众议,在层层晋封后刘娥成为了大宋的皇后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真宗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但也为后来的专权埋下了祸根。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与后来的咸丰一样,晚年的宋真宗也感到了女主专权的危险,最终与“顾命大臣”寇准商议太子监国的事,但和后来的清朝一样,皇帝的亲信终究是很难斗过皇帝身边的女人的,最终太子监国的事变成了皇后监国,真宗驾崩后,真宗之子,刘娥养子宋仁宗继位,刘娥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称制生涯,而在其中和之前的吕后和后来的慈禧一样,满朝难寻反对的声音,在称制第二年,甚至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后来的大臣更是上书均暗示刘娥称帝,但被刘娥严词拒绝了。已经具备所有条件的刘娥没有称帝当女皇的原因又在哪呢?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其实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刘娥与那些女主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是一个知足的人,从小就无父无母的她对身边的一点点好意就能知足,也很难真正嫉恨他人,她没有因为曾经的丈夫卖了自己而嫉恨他,反而最终认其为兄,同样地在后宫,像杨淑妃这样的与自己争宠的妃子,刘娥反而能与她们成为朋友,可见作为一个女人能有此心胸着实不易。关于其为何不称帝总结起来也只能从其个人品质上来找了,一 个无依无靠的蜀地孤女卖艺歌女能走到这一步已经着实难得了,而在她的内心里,或许感激之情要远远大于来自欲望的牵扯吧。

北宋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 为何不当第二个“武则天”

上一篇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瑕疵”也许并不是玄武门之变

下一篇

历史上的西班牙流感为何能夺走近千万人的生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