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才兼备不屈于日本人,拒绝出任北京市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才兼备不屈于日本人,拒绝出任北京市长
收藏 0 0

中国自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总共产出638位状元,1300多年的历史,只出现六百多位状元,可见状元的称号来之不易,能够当上状元的人肯定是人中龙凤。

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名字是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筼,肃宁人。1904年考中甲辰恩科头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清朝最后一个状元试卷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才兼备不屈于日本人,拒绝出任北京市长

人们常说,人生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今史事对这四大幸事的解读是:久旱逢甘霖,天时。他乡遇知故,地利。洞房花烛夜,人和。金榜题名时,功名。以天时地利人和成就功名事业!我们不妨想想人生还有比这四件事更让人幸福感爆棚的吗?

中国的科举制起于隋朝终于清朝,科举制的历史有1300多年,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第一届科举是在605年(隋朝大业元年),最后一届科举是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个状元是刘春霖。1872年刘春霖出生于直隶肃宁县北石宝村。父刘魁书是一个纯朴本分的农民。由于生活所迫,父亲带着全家投奔到保定府一个亲戚家。经人介绍,父亲到府衙当差,做了皂隶。刘春霖在历史上以书法著称。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才兼备不屈于日本人,拒绝出任北京市长

这样的试卷,行文行云流水,字迹力透纸背,而且是一字不错,真的是让人心生敬仰啊!怪不得古人讲究字如其人,真的是这样吧!古代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如果“书”都不好,怎么见人呢!

光绪三十年,刘春霖中得状元,被派往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深造,光绪三十三年学成回国,刚回国就当了咨政院议员,可是没过几年清政府就完了,辛亥革命爆发,刘春霖一直待在家里不出来。在家里一直研究书法,写的字在当时很有名气。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才兼备不屈于日本人,拒绝出任北京市长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中国,当年的同科进士,日本留学时的同学王揖唐想借刘春霖状元的招牌,邀请出任北京市市长,百般动员说服,但是刘春霖严词拒绝,王揖唐恼羞成怒让日本人抄了刘春霖的家,用刺刀把全家人赶出家门。后经重资买动和托人说情,才让家人进门。

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没过几年刘春霖就去世了。刘春霖生前的书法成就非常高,当时的人都说”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

晚清最后一名状元也是中国历史长河最后的状元:1944年1月18日,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上一篇

中原王朝的公主嫁匈奴,为何几乎没生过孩子?只因匈奴有这3习惯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旷世鬼才,诸葛亮却没上榜,只能屈居于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