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收藏 0 0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典故来自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年轻时学兵法,阅书无数,谈起兵法来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就连赵奢这样的沙场老兵也说不过他。后他接替了廉颇的职位,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总是以自己兵书上学得的兵法作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致被秦军大败,他所率领的40万赵兵也被秦将白起活埋坑杀,酿出史上最惨烈的悲剧。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人屠白起

其实原本赵国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原先赵括的母亲向赵王上书,请求不要派他儿子出战,赵王并没有听从赵括母亲的建议,结果遭致失败。赵括母亲为何要向赵王上书不让自己儿子率兵呢?赵王又何以拒绝这位母亲的请求?

赵括的父亲赵奢不是一般人物,他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曾经率兵打败过秦国,被赵文慧封为马服君,地位与老将廉颇和蔺相如同等,赵奢不仅兵法过人,而且其人品也十分高尚,不循私情,深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聪明过人,勤学兵法,并认为天下莫能当。不过赵括并不像父亲一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只是强记书上的理论知识而已,赵奢作为沙场老兵,深知实践的重要性,见儿子一心成名于书本理论,非常担忧,并对妻子说,打仗是关乎生死的大事,赵括把它说得太简单了,赵国如果用他带兵打仗,那么赵括将成为使赵国灭亡的人。当秦国向赵国进军的时候,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领兵出战,在军队出发前,赵母向赵王上书,请求不要让他的儿子当大将。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赵国名将赵奢

赵王问她原因,赵母说,当日侍奉赵括的父亲时,他还是大将,他就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供养食客,食客的数目要以十来计算,他结交的朋友要以百来计算,国王和贵族们赏赐给他的东西,他全部拿出来给军吏和士大夫,他但凡接到出征的命令,就不再过问家中的私事。而赵括自从升任大将后,不断接受军吏的拜见,但这些人没有一个敢抬头亲近地看着他,而皇帝赏给他的财务他也全都收藏起来,并且还四处寻找合适的田地房屋,想扩充自己的财富,这孩子和他父亲有许多不同,居心有差异,所以赵母请求不要派赵括任大将带兵出征。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长平之战

赵王听了赵母的理由后很不以为然,说他已经决定了,相信赵括的能力。赵母见赵王决心已定,便不多说,只问他,如果此次赵括出征有误,致使赵国大败,赵王能不能不要连带着惩罚她,赵王当场表示,不会为难赵母!赵括此次出兵果然如赵奢所言,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不会变通,致使赵国40万军队全部被坑杀,赵国损失惨重,至此走向灭亡。这件事也应了他爹赵奢的预测,由于赵母有言在先,所以在赵括坑惨了赵国之后,赵王也没有拿她怎么样,只能放过她。

母亲明白儿子不是帅才,请求皇帝别让其领兵,皇帝没听害了40万人

长平之战

如果当日赵王能听从赵括母亲的建议,说不定这场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上一篇

清朝总督巡抚,可以蓄养多少奴婢?

下一篇

隋朝短短三十年,对待领土完整丝毫不让,少一点都不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