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收藏 0 0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枭雄人物,两人自始至终实力悬殊,然结局却很具戏剧性,朱元璋取得天下最大的对手就是陈友谅,陈友谅集团在最强盛时,领地覆盖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外加福建的汀州和安徽的安庆,而同时期的朱元璋仅仅占据半个苏南、半个皖南和半个浙江,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陈友谅的实力都是朱元璋的好几倍,朱元璋要想打败陈友谅,除非出现奇迹,然而奇迹还真出现了。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朱元璋电视剧照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两人的发家史,1351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同一年参加反元的“革命”,24岁的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32岁的陈友谅投奔青春的徐寿辉,在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麾下担任主簿,此后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创业之路”,朱元璋在成为郭子兴的麾下后不长时间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又用四年的时间,打下了滁州、芜湖附近的地盘,最后在熬死了老领导郭子兴和其他元老后顺利继承了郭氏集团的遗产,又用四年的时间打下了南京以及半个苏南、皖南和浙江西部的地盘,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军阀,而陈友谅在投奔徐寿辉集团的最初七年里,并没有崭露头角,直到第七年,他的直接上司倪文俊与老大徐寿辉产生矛盾被逐,陈友谅这才迎来出彩的机会。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陈友谅电视剧照

这里先主要介绍一下陈友谅,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市),在说陈友谅之前还必须先说说徐寿辉,徐寿辉又名徐贞元,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原是贩卖土布的小商贩,他身格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莲教会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区发动了几万人的黄河民工大起义,在起义军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时,对元朝统治早就不满的徐寿辉见时机已到,便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一起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八月,他们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庄即天堂寨中发动武装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因为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同时他们都信奉弥勒佛,烧香集众,又称“香军”。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当时徐寿辉手下有四大金刚,分别是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将军赵普胜和傅友德,邹普胜是黄州府麻城县邹家岗(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少年以打铁为生,后成为一位玄学道人,善卜天机,精通阴阳八卦,在当时也算是世外高人了,很有煽动力,当全国范围内都在爆发农民起义时,邹普胜加入了徐寿辉的红巾军,并担任军师一职,倪文俊是黄州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渔民出身,后跟随徐寿辉参加起义,此人打仗很有一套,也深受徐寿辉的倚重,赵普胜是巢湖庐州(今安徽庐江)人,武功高强,因善用双刀,江湖人称“双刀赵”,徐寿辉在蕲州发动起义时,赵普胜会同俞廷玉父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源三子)、廖永忠,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有水军千艘,傅友德是安徽宣城(今安徽淮北)人,世代为农,元至正十年(1350年),刘福通到砀山迎接韩林儿,傅友德投奔红巾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随李喜喜入关中,第二年四月,李喜喜进军巩昌,兵败后进入蜀地,这一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占据重庆,攻打成都,占有蜀地,傅友德便归顺明玉珍,因不被明玉珍重用,遂转而到武昌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让他协助丁普朗驻守小孤山(位于江西彭泽县北长江中)。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后,又打败了元朝的威顺王宽彻不花,攻占了蕲州(今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蕲水(今浠水)建都,国号“天完”,年号为“治平”,“天完”就是压倒“大元”的意思,徐寿辉在蕲水县城附近的清泉师太殿上称皇帝即位,同时设置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以及中央六部等军政机构,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丞相和领军元帅,徐寿辉创建政权后,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红巾军很快就发展到几十万人,徐寿辉以现黄冈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同时派出两路大军向江西、湖南挺进,至正十二年(1352),丁普朗、徐明达攻陷汉阳及兴国府(今湖北省阳新县),邹普胜攻陷武昌,曾法兴攻陷安陆、沔阳,徐寿辉攻陷江州(今江西九江),欧祥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许甲攻陷衡州,项普略攻陷饶州、徽州、信州,由于红巾军纪律严明,不淫不杀,每攻克一地,只把归附的人登名于户籍,余无所扰,因而深得人心,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之众,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当时有民谣说:“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徐寿辉手下大元帅倪文俊在攻占汉阳后修建宫殿,迎接天完君主徐寿辉入居汉阳帝宫,将天完政权的都城从蕲水迁至汉阳,徐寿辉进入汉阳倪文俊的地盘后,便受制于倪文俊,并逐渐被架空,按说倪文俊作为丞相加大元帅的职务基本上已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徐寿辉只不过参加起义比他早了点,除此之外,没有比他强的地方,因此取而代之的野心极度膨胀,于是便着手图谋加害徐寿辉的计划,篡夺其帝位,由于徐寿辉事先得知了情况,结果双方在火并中倪文俊遭致失败,不得不从都城汉阳败退回黄州,投奔自己的部下陈友谅,希望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然而却被自己的部下陈友谅算计,陈友谅在杀死倪文俊后,继承了他的遗产,并得到了徐寿辉的信任,直接晋升为天完集团的二把手,陈友谅上位之后,率军大举东征,占领了整个江西、福建的汀州和安徽的安庆、池州,此时,陈友谅的威望和实力达到顶峰,随后他开始了和朱元璋的争霸赛,由此拉开了三次东征。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第一次东征,陈友谅大胜,占领了广阔的地区,陈友谅的实力也随之大增,同时也使得徐寿辉的势力也变得越来越小,陈友谅功高盖主,严重威胁到徐寿辉的安全,徐寿辉就想除去他,没曾想被他抢占了先机,1359年,陈友谅前往安庆摆下鸿门宴,搞死了徐寿辉的得力助手赵普胜,第二年,挟持了徐寿辉,并自立为汉王,随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东征,目标直指朱元璋,陈友谅的水陆大军绕过池州(在杀死赵普胜之前,被常遇春趁机夺走池州),直奔太平、采石矶(现在的芜湖当涂县、马鞍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逊在这场战役中战死,陈友谅在攻下采石矶之后,弑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把徐氏集团改成了陈氏集团,然而一路顺风顺水的陈友谅在龙湾一战中遭到厄运,当时恰逢江水退潮,陈友谅的百艘巨舰搁浅,陈军大败,最后陈友谅仅率领亲军狼狈逃回九江,经此一战,朱元璋算是保住了南京,在陈友谅往西败退的同时,徐达率军一路追击,不仅仅夺取了安庆,还占领了江西全境,并追击到汉阳,把陈友谅围困在汉阳城内,在这场大战中,原赵普胜的部将付友德投降了朱元璋,南昌将领胡廷瑞也投降了朱元璋,如果不是胜利的成果扩大的太快,以至于南昌降军降而复叛,徐达不得已从汉阳撤军前往南昌平叛的话,恐怕陈友谅在汉阳城内就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徐达从汉阳撤围后,陈友谅得到了喘息之机,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陈友谅就重建了几百艘战船、组建起五十万水师新军,单从数量上看,陈友谅的新军非常强大,强过朱元璋,这样,陈友谅开启了他的第三次东征,在收复九江后,大军直接开进鄱阳湖,围困南昌,然而陈家军围攻南昌长达85天也没能攻下,这时,朱元璋亲率大军前来救援,稳扎稳打的把鄱阳湖与汉阳之间的水陆要塞全部占领,陈友谅不得已撤离南昌,这样双方的水军在鄱阳湖上遭遇,著名的鄱阳湖大战由此爆发,最终的结果是,陈友谅铁锁连舟的水师彻底败于朱元璋的火攻。《三国演义》里有关赤壁之战的描写,其真实来源就是元末明初的这场大战,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恰好正在陈友谅的帐下效力,他亲身经历了这场大战,所以掐头换足,把鄱阳湖大战写成了赤壁大战,水战失败的陈友谅收拢小股部队突围出去,从湖口进入长江后,在作战中被流矢射穿头颅,不幸身亡,其部下将领张定边护送陈的遗体突围回到汉阳,第二年,明军再次包围汉阳,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出城投降,两大军阀的争霸战至此告终。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关于陈友谅的惨败让人感到很是意外,第三次东征时,他率领50万大军,为何围攻南昌三月不下?为何对战数量远远少于自己的朱家军,却遭遇惨败?原因何在,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不难看出,陈友谅的50万大军只是貌似强大,而实际战斗力已远远不如从前,陈友谅二次东征时出动的是自己的嫡系精锐,也就是当年跟随倪文俊打天下,又跟随自己攻占江西和皖西南的老兵,而这支队伍在龙湾之战中几乎损失殆尽,逃回汉阳后,重建的50万大军都是从两湖地区征发的民夫,大多数都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新兵,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水战的经验几乎没有,而在一年内赶制出来的几百艘战船,虽然船型高大,但质量无法保证,而朱家军的战船虽然船型偏小,但坚固的多,原本陈友谅的大船可以采用直接撞击的战法一举击溃朱元璋的小型战船,但陈友谅的新军不习水战,而且战船的质量也不行,这也是陈友谅为何采用铁锁连舟这一下策的原因,这也是陈友谅鄱阳湖惨败最直接的原因。

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却败给了朱元璋,是什么起的了决定性作用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一场战役的成败,可以有战术、军队战斗力等诸方面的因素,但战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后勤保障体系的配合,以及决定后勤体系的政权组织能力,这点朱元璋就做得比较好,他深得他的前辈、也是他的偶像刘邦的真传,而陈友谅方面从徐寿辉起义到陈友谅覆灭,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建立起财税和练兵体系,以至于一场大败之后再无后备军队,军队所需的后勤物资也要从富家大户那里强征,自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失去了民心,而朱元璋集团从占领南京起,就实行了“广积粮、缓称王”之策,让各地军队屯田产粮,并建立卫所制雏形,物资供应和练兵体系在争霸战争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再有就是内部成分、派系山头的问题,徐寿辉集团是由南方系白莲教形成,在起义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多个派系,徐寿辉充当的不过是共主的角色,也就是和后来的洪秀全、蒋介石的情况差不多,多个山头势必导致实力分散,这也是陈友谅二次东征时只能调动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他山头出工不出力的原因,另外内部权力的争斗也带来了大量的内耗,诸如财税、练兵之类的政策也无法施行,此外陈友谅明目张胆的弑杀共主,也引发了其他山头的不满,二次东征大败后,赵普胜遗留的势力由傅友德率领,投降了朱元璋,江西的胡廷瑞也投降朱元璋,没有救援被围困在汉阳的陈友谅,而四川的明玉珍更是封锁三峡,自立为王,而朱元璋一方,在其成为首领后,很快就凝聚了整个集团的力量,在随后的扩大地盘过程中,尽管不断有新势力的加入,但朱元璋能运用权术,很好的把新势力消化掉,没有让他们成为山头,比如常遇春、巢湖水师廖氏兄弟、投降而来的付友德、胡廷瑞等,都没有形成气候,貌似弱小的朱元璋,其实背后是一个高度集中的集体,而看似强大的陈友谅,背后却是一个山头林立、一盘散沙的二流政权,其兵力征调、财税和后勤保障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政权注定不会太长久。

上一篇

蒙古人西征欧洲时,指挥官曾发生争吵,结果导致拖雷家族开始崛起

下一篇

没有秦始皇,我们会像欧洲一样分裂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