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朝嫔妃的花盆底鞋,跟高又难受,为什么还要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嫔妃的花盆底鞋,跟高又难受,为什么还要穿?
收藏 0 0

如今清宫剧风靡,大家也都会对剧里的妆容、服饰津津乐道,其中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清朝的妃嫔们都穿着”花盆底”鞋,看起来走路也不容易,在《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为了穿这个花盆底鞋走路没少摔跟头。

清朝嫔妃的花盆底鞋,跟高又难受,为什么还要穿?

那么这个鞋的由来是什么呢?为什么清朝妃嫔都穿这种鞋呢?

花盆底鞋,严格地说,可以算是高跟鞋,但又跟如今高跟鞋有区别。鞋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鞋底下方的”花盆”,由木头制作而成,位于鞋子的正下方,高度在5至25厘米左右,为了美观,通常会将它蒙上一层白布或者喷上白色的漆料,雕刻美丽的纹饰。鞋子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上面的缎面,也就是放脚的地方,它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颜色和花式,缎面是一双鞋子精致名贵与否的关键。

清朝嫔妃的花盆底鞋,跟高又难受,为什么还要穿?

花盆底鞋的由来

相传,清朝祖先女真族的男子在负责狩猎的同时,女子就负责采集,而东北山区树林茂密,蛇虫时常出没,女人们在劳作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叮咬,于是她们逐渐发现如果在鞋子下绑一块木头,那么就能减少伤害,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在人群中流行开来,于是便有了最早的花盆鞋。

清朝宫廷中的妃嫔穿这种鞋当然不是为了防叮咬,而是传承了前人的做法,把它当成了一种民族服饰。

清朝嫔妃的花盆底鞋,跟高又难受,为什么还要穿?

花盆底鞋是妃嫔爱美的表现

当时汉族女子都会缠足,而清朝入关前是游牧民族,女子没有裹小脚的传统。而且当时的清朝统治中国后,见到汉族女子缠足,认为这是违反自然的现象,严禁满族的女子缠足,所以八旗中的女孩没有缠足的。

众所周知,女子爱美是天性,这点满族女子也不例外。当宫中妃嫔看到汉族女子都是小脚时,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容易想到如何让自己的大脚不让他人看到,这时候花盆底鞋就是最好的选择。

穿上花盆鞋很不方便行走,特别是不能快速奔跑,如果遇到雨雪天儿行动更不方便,搞不好就会摔一跤。因此,满清贵妇们走路的时候就会刻意放慢脚步,小步而行,恰好又体现出了女性的优雅和尊贵。后宫妃嫔之间的内斗明显,于是为了突出自己,更重要的是穿花盆鞋走路能让自己表现的婀娜多姿,于是就流行穿花盆底鞋。由于花盆底鞋的特殊造型,女子在走路双手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花盆底鞋可使身体增高,便身体更加修长,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而且,就算在清朝,也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资格穿这种鞋子的,只有皇室贵族才有如此殊遇,因此,它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上一篇

高阳公主不爱贵族公子,偏爱辩机和尚,结局惨淡

下一篇

教育家范仲淹:执教兴学,为国为民,真正的心怀天下是这样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