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收藏 0 0

选择官吏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头疼的事情。从创立,一直到清王朝覆灭,这两千余年来,选拔官吏的方式大概分为了三种:、以及制。

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 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到了东汉人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 评绝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长时期观察,反复考量。于 是乎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

那么由哪些人进行品评 呢,主要是本乡名士。的名士皆以人物批评为务,从 他们口中得出的对人物的褒贬,当传达到政府时,可以在选 举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名士不但参与,甚至干涉了政府的用人之权。在名士之中又有特别以批评人物 恰当称著者,他们对人的品评,几乎出口便成定论。

这样一来 国家、朝廷的用人权不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是控制在在野 党的股肱之间,这无疑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巨大障碍。所 以为适应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政治发 展的必然趋势,这种选官状况必然要改变。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曹操的儿子曹丕登基称帝以后,发觉察举制度已经不能作为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吏方式了。而且察举制度太费钱了,把流通中的财物白白埋进土里,那是多可惜的一件事呢?

所以为此曹丕听从了的建议,修改了察举制,开始用九品中正制。那么什么叫做中正呢?这是一个职务的称呼,相当于评委一样,被选为中正的人就是该地区的中正官。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对自己本地的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每个州设立大中正官,而郡则设立小中正官。

  陈群为,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

  最初中正官是由下级官员推荐出来,比如说州的大中正官是有各郡长推荐出来,这么一来权力就落在了基层,这不利于高层把控全国的管理选拔。所以到了建立以后,大中正官的选拔,则是由三公中的司徒选拔,而小中正官则是由司徒选拔出来的大中正官进行推荐。

  大中正官的职责重大,所以选拔出来的人必须是在朝中做官且名声很好的人才行,他们被选出来以后,再由他们选拔小中正官。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什么叫做九品呢?有了大小中正官以后,他们会从朝廷那里得到一份人才调查表,这份表格当中,就把人才分成了九个档次。这九个档次就是所谓的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下下这九品。

  这么一来,但凡没有在朝中做官的闲散人才,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张表格之中。只要中正们通过某种渠道,认识并且了解到你,那么你就会得到他们所打的一个等级分数,并且会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那么很多人肯定说,这么个选拔方式,主观性是不是太强了呢?难道选拔官吏完全按照中正们的喜好去选择吗?其实还真的不是这样,因为中正怎么可能认识那么多人才呢?他们必须要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才能得知人才们的情况。

  也就是说他们了解人才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当地百姓们对这个人的评价,以及当地官吏们所描述的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从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就算当官的会说谎话,那么百姓呢?至少百姓不会让一个一无是处的家伙,成为他们的父母官吧?这是当时高层所考虑到的问题。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曹丕改革察举制为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曹丕的行为,因为我们回过头来去看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其实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主观性太强。

任何规矩一旦主观性太强了,那么其中的猫腻也就多了起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看似是在举孝廉,其实官位都被士族大家给垄断了。

  因为他们掌握了举孝廉的权力,他们当然要推举自己家族的孩子来做官。后来帝国高层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不准他们推举自己家的孩子做官。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立刻改变思路,变成了互相推荐。也就是你推荐我们家族的人,我再推荐你们家族的人,这样谁都不落空。所以到了曹操主政以后,彻底废除察举制,开始了一小段唯才是举的制度。所谓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个人品行如何,只要你有才能,只要你能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你就可以来我这里报道做官。这一命令轰动当时整个官场,大家习惯了察举制舒适的选官模式,士族家庭们受到的打击是最大的,因为察举制不再是曹操选拔官吏的标准了。为此不少人开始打击曹操,认为他有违祖制,这样是行不通的。

很可惜的是,曹操手里有军权,他不在乎这些人的抨击,依旧我行我素。当时曹操的声望非常高,所以没有人敢得罪他。

可是到了曹丕上台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曹丕没有曹操那种威望,他再用唯才是举的方式来选拔官吏,别说皇帝,就连魏王和丞相的位置都坐不稳。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曹丕为了缓和自己和世家大族们的关系,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开始启用九品中正制。一个个士族高官们成为了大小中正,手里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力,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那么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真的只是在向士族集团妥协吗?

毫无疑问,曹丕启用九品中正制,那就是在向士族集团妥协。可是九品中正制的创造者,陈群是不是也是这个目的呢?他所建立的这个制度,真的跟察举制没有两样?属于换汤不换药吗?

其实我们会发现陈群在建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其实就是希望选拔官吏更加合理。天下人才分为九品,大小中正负责评分。评分标准一般有这么三种:家世、才能和道德。

道德和才能无疑是任何一个时期都看中的事情,可是家世为什么会排在这里呢?其实最初是为了保证官吏的学识达到一定程度。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岂笃行,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举贤令》

普通百姓在魏晋时期没有机会去读书学习,读书的事情基本都被贵族们垄断了,所以家世成了一项重要的选拔标准。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尽量保证所选拔出来的人,是一个饱读诗书,且人品极佳,做事干练的官员。只有这样的官员治理地方,才能保证王朝的稳定。

当然九品中正制最让人诟病的,就是选拔权依旧掌握在高层手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士族们掌握了优越的读书资源,他们的老师都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也不用为了生计而浪费时间,他们凭什么就不能获得更高的等级呢?

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九品中正制之所以沿用了数百年之久,就是因为”人士流移”这个问题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始终存在,这一制度又部分地保留了东汉的旧传统,使其存在有了坚实的土壤。

上一篇

打下大唐一半江山的平阳昭公主

下一篇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燕国能逃过灭亡的命运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