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孙恩卢循起义:摧毁王谢在浙东的势力,动摇东晋的统治基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孙恩卢循起义:摧毁王谢在浙东的势力,动摇东晋的统治基础
收藏 0 0

东晋末年内外部矛盾丛生,维系平衡的重要力量门阀世族的代表王谢的快速坠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孙恩卢循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

浙东起义的两个诱因:司马元显的一厢情愿和王谢在浙东的作威作福。

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司马元显颁布的征兵的法令,让浙东百姓们本来可以安心过上耕种日子的愿望成为了泡影,梦想破灭的时刻,带来的是对于命运的抗争,这成了促成浙东农民起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孙恩卢循起义:摧毁王谢在浙东的势力,动摇东晋的统治基础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浙东这块地盘,是由北方来的世家大族的庄园集中的地方,而他们对于佃客所进行的剥削,是超出了依附农民所能忍受的限度所致。以王、谢为首的北方来的世家大族,为了避免和江东世家大族在经济上发生冲突,他们把庄园安置在了浙东一带。

谢万书曰:“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晋书·王羲之传》

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和谢安他们能够闲暇小聚把酒言欢,是建立在对于土地的基础之上的,确切点说是建立在对农民剥削的基础上的。

孙恩卢循起义:摧毁王谢在浙东的势力,动摇东晋的统治基础

南渡的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鲁国孔氏等,他们的田地庄园都集中在东土一带,明白了这一点,而后对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后从海上登陆,获得浙东农民的积极响应,而且孙恩也以这一地区为根据地就不难理解了。

五斗米道:孙泰利用道教联络教众,培育自己的势力,企图伺机而动。

自东汉于吉以来,五斗米道就在会稽、吴郡一带传播。晋孝武帝的时候,有钱塘人杜子恭传教授徒。琅琊大族孙氏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孙氏南渡以后,到了孙恩叔父孙泰又拜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孙泰继杜子恭成为道首。

恩叔父泰,字敬远,师事钱唐杜子恭。——《晋书·孙恩传》

孙恩卢循起义:摧毁王谢在浙东的势力,动摇东晋的统治基础

道教的教义本身并不含有反抗黑暗统治的企图,不过在缺乏经济联系的封建社会里,它却是联络农民发动革命的较好工具,东汉末年张角的黄巾起义就利用了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是利用了宗教手段。

百姓敬之如神,皆竭财产、进子女以祈福庆。——《晋书·孙恩传》

这种力量是可怕的,百姓们被控制思想,甚至把他当做了神明来对待,把自己的财产和子女都送敬献给他。孙泰就是利用宗教去联络农民群众的,他虽然出身世家大族,但他这种做法引起了东晋政府的怀疑,于是把他流放到了广州。

当时东晋统治基地上层也有不少人信奉五斗米道,孙泰到了广州以后,被广州刺史王怀之暂时任命为代理郁林太守。不久之后东晋政府又把孙泰召回来,任命为徐州主簿,迁新安太守。王恭起兵反晋,孙泰以讨伐王恭的名义,私自纠集人马,得到了数千人的部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东晋政府害怕孙泰做乱,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便采取诱骗的手段,悄悄杀死了孙泰和他的六个儿子,孙泰哥哥的儿子孙恩便逃入海岛。

海岛之主:孙恩依托海岛和内陆五斗米道的信徒,运用灵活的战术,屡获奇效。

孙泰的信徒听说孙泰被杀,他们都不肯相信是真的,都坚持认为孙泰好像蝉一样脱壳成仙了。人总是不愿意接受自己不想接受的事实,很多时候都会选择逃避,这些五斗米道的信徒们不肯承认孙泰已经死了的事实,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心头的希望破灭罢了。最初这个希望是孙泰给他们编织的,现在他们自己要继续编织下去,他们纷纷给逃亡到海岛上的孙恩馈送资财。这样一来,孙恩不仅没有在海岛上困顿,反而过的很滋润,同时他还在海岛上聚集了一百多个和他一样,决心反晋的伙伴。

及元显纵暴吴会,百姓不安,恩因其骚动,自海攻上虞,杀县令,因袭会稽,害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晋书·孙恩传》

孙恩虽然在海岛上,却可以通过在大陆上的信徒,不断的观察着东晋政府的动态和时局的变化。公元399年,东晋政府下令发东土出具免奴为客者,冲冰亦一石,这一举动激起浙东依附农民普遍的骚动,孙恩在这一年的十月中,带了一百多人在海上登陆,攻下上虞,杀上虞令,袭破会稽,人数发展了好几万人。

于是会稽谢鍼、吴郡陆瑰、吴兴丘尪、义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凡八郡,一时俱起,杀长史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晋书·孙恩传》

一时之间浙东地区的八郡都反叛了东晋朝廷,他们杀死郡县的官员,起义军的队伍迅速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于是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谢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乌程令夏侯愔等皆遇害。——《晋书·孙恩传》

除了郡县的长官之外,南北世家大族很多人也在这次动荡中,先后被农民起义军杀死。

于是恩据会稽,自号征东将军,号其党曰:“长生人”,宣语令诛杀异己,有不同者戮及婴孩,由是死者十七八。——《晋书·孙恩传》

孙恩以会稽为自己的指挥部,自称征东将军,把自己的教众称为“长生人”,他诛杀异己,凡是和自己不同道者,尽数诛杀连孩童都不放过。

谢琰:世家大族的最后希望,以被孙恩阵斩的结局收场。

浙东地区是王、谢世家大族的势力范围,浙东的陷落,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最直接的损害,出于维护他们本身利益的需要,他们也就对于镇压起义有强烈的需求。

遣卫将军谢琰、镇北将军刘牢之讨之,并转斗而前。——《晋书·孙恩传》

东晋朝廷于是安排谢安之子谢琰担任讨伐军统帅,利用他的影响力和威望,把他推上了前台。可是光靠影响力还不够,谢琰还需要个助手,这个人东晋朝廷也已经提谢琰物色好了,这个人就是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

吴会承平日久,人不习战,又无器械,故所在多被破亡。诸贼皆烧仓廪,焚邑屋,刊木堙井,虏掠财货,相率聚于会稽。——《晋书·孙恩传》

面对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精锐,孙恩手下的乌合之众自然不是对手,谢琰对农民军的进攻也取得了节节胜利。但刘牢之纵容部队任意劫掠,不仅引起浙东民众的强烈不满,也给了孙恩从容撤退的机会。

时东土殷实,莫不粲丽盈目,牢之等遽于收敛,故恩复得逃海。——《晋书·孙恩传》

面对不利的局面,借着刘牢之忙于敛财的机会,孙恩带领部下退入了海岛,保留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他在等待机会。

隆安四年,恩复入余姚,破上虞,进至刑浦。琰遣参军刘宣之距破之,恩退缩。——《晋书·孙恩传》

孙恩很有头脑,在隆安四年的时候,他先是从余姚登陆,遇到了谢琰的部队后选择了主动退缩,但不是因为战不利,而是为了麻痹谢琰,为了下一次的战斗做准备。

少日,复寇刑浦,害谢琰。——《晋书·孙恩传》

谢琰中计了,这位名门望族之后认为孙恩已经不足为患了,放松了警惕,结果是十分惨烈的,谢琰和儿子被孙恩阵斩,就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在几万人面前被砍掉了脑袋。

刘牢之:北府兵的杰出将领,野心勃勃的牟利之人。

谢琰的死给东晋政权敲响了丧钟,这个时候只能依靠北府兵来对抗孙恩了,东晋朝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味道了。

于是复遣牢之东屯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晋书·孙恩传》

东晋朝廷不得不倚重北府兵将军刘牢之,让他统领五郡诸军事,屯兵在会稽,防备孙恩进犯。看了史料记载,其他的将领对于孙恩总是胜少败多,但刘牢之和孙恩就像是猫和老鼠的游戏,见到刘牢之统领的部队,孙恩就撤退到海上。

恩复入浃口,雅之败绩。牢之进击,恩复还于海。——《晋书·孙恩传》

从刘牢之的出身和他过往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曾经被司马元显用利益说服,轻易就背叛了自己的主人,这样的逐利之人,是没有什么节操可言的。因此我很怀疑孙恩和刘牢之之间有某种默契,结果是孙恩没有被剿灭,刘牢之的地位却一步步上升。孙恩又活捉了北府兵的另外一位将领高雅之,但却没有杀死他,究其原因恐怕因为高雅之是刘牢之的女婿的缘故吧。

孙恩的覆灭:被切断了补给线,又遇到了克星,只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力。

孙恩这种战法要通过不断的胜利来维系,但是在面对刘牢之和刘裕的时候,他就像遇到了自己的克星一样屡战屡败,在海上的日子也让他的部队遭遇了疾病的侵袭,导致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牢之率众西击,未达,而恩已至,刘裕乃总兵缘海距之。及战,恩众大败,狼狈赴船。——《晋书·孙恩传》

孙恩多次在刘牢之这里占不到便宜,便采取了游击战术,利用水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坐船出海。孙恩摆出进攻建康的架势,这让东晋政权十分紧张,因此调集了力量,做好了保卫京师的打算。

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恩至新州,不敢进而退,北寇广陵,陷之,乃浮海而北。——《晋书·孙恩传》

但是这次又中了孙恩的诡计,趁着东晋集中兵力保卫建康的档口,他转移了阵地,改道攻击真正的目标广陵,并攻破广陵,而后继续乘船向北寻找战机。

刘裕与刘敬宣并军蹑之于郁洲,累战,恩复大败,由是渐衰弱,复沿海还南。裕亦寻海要截,复大破恩于扈渎,恩遂远迸海中。——《晋书·孙恩传》

五斗米道的基础在于浙东,因此孙恩还是对于会稽之地有所寄望,但是这次面对刘裕和刘敬宣的部队,孙恩屡战屡败,无奈之下只好有调转船头向南寻找战机,又回到了海岛上等待时机。

东晋政权针对孙恩之祸,采取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控制,切断了孙恩的补给线的策略,这样一来孙恩就失去了依托,孙恩也不再神奇了,手下部队越打越少,距离穷途末路也不远了。

及桓玄用事,恩复寇临海,临海太守辛景讨破之。——《晋书·孙恩传》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有选择死的方式的权力,孙恩不想和叔叔孙泰一样,他选择了投水自尽,作为世家大族,他选择了有尊严的去死。

恩穷戚,乃赴海自沈,妖党及妓妾谓之水仙,投水从死者百数。——《晋书·孙恩传》

孙恩也好,孙泰也罢,都是利用五斗米道的广大信众和浙东地区的百姓,来到达满足自己所代表的孙氏利益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尽管起到了打击世家大族的目的,但是参与其中的浙东百姓也是被利用的工具,被孙恩利用达到打击王、谢所代表的世家大族的目的。

卢循:利用东晋政权更迭的间隙,从中牟利达到个人目的的野心家。

孙恩死后,起义军推举孙恩妹夫卢循为首领,这时东晋政权西晋落入桓玄手里,为了稳定局面,桓玄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在大起义失败后,也想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所以表面上他接受了任命,实际上并没有停止对东晋统治阶级的斗争。

卢循也是北方世家大族出身,还是东汉卢植之后,孙恩起义时,他就参加了起义军。严格来说他和孙恩一样,都不属于被压迫的百姓,而想是利用时事,达到自己目的的野心家。他利用东晋政权内部权力的更迭,先是出兵东阳,但是被刘裕击败,同年八月,刘裕进攻永嘉,卢循不是对手,退到了晋安。第二年十月,卢循又泛海攻下了番禺,活捉了广州刺史吴隐之。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代理广州刺史,后又派徐道覆攻下了始兴。

在这期间,北府兵后起将领刘裕掌握了东晋政府大权,他正在消灭桓玄的残余势力,没有精力对付卢循,因此正式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双方达成了妥协。

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不仅是为了推翻东晋在江南的统治,同时由于参加起义百姓多是浙东世家大族庄园里的佃客,作为领导者的孙恩,尽管自己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但为了满足起义百姓的要求,因此必须无情的打击以王、谢为首的世家大族。浙东名义上尽管是东晋的地盘,实际上却是王、谢的天下,因此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王、谢在镇压起义上出力最多,而浙东起义军的重要目的就是铲除王、谢在浙东的势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上一篇

他是内蒙最后一个王爷,断然拒绝归顺外蒙,率军队起义加入解放军

下一篇

亡国君主巴布尔流窜印度,1万杂牌击溃10万印军,建立莫卧儿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