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元朝明朝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为何清朝被盗皇陵如此之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元朝明朝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为何清朝被盗皇陵如此之多
收藏 0 0

元朝作为入主中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他们在生活上依旧保持了以往的风俗习惯,皇帝在死亡之后就会将尸体埋葬在草原深处,然后让马匹在上面飞奔,过几年之后草长起来,就看不到陵墓的痕迹了,随着时光推移,沧海桑田,想要寻找元皇陵更是难上加难。

元朝明朝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为何清朝被盗皇陵如此之多

据明朝人的资料记载,元朝皇帝死后,不用棺椁,而是砍一棵大树,劈成两半,将死去的皇帝装在掏空的树中,用三道金箍把树勒紧,埋葬在于一块没有明显地标的土地。最后万马踏平,播种牧草,绝不留下一点曾经埋葬过的痕迹。 如果要祭祀祖先,就会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一头小骆驼,母骆驼因为悲痛哀嚎,会记住这个伤心地方。等到第二年祭祖时,让母骆驼带路,母骆驼就能找到下葬的地方。如果母骆驼死了,那就再也没人可以知道先埋葬的具体位置了。所以迄今为止,没人知道元朝皇帝的陵寝埋于哪里。 另外据传说称,元代皇帝下葬,没有值钱的陪葬品,仅仅只有随身物品而已。因而这也更让人对元皇陵不感兴趣。爱在哪在哪,后人没兴趣找一座没有陪葬品的陵墓。

明代皇陵主要有分布在南京的朱元璋的明孝陵,其次就是分布在北京的朱棣明长陵和后面一票后代的明十三陵了,他们的陵寝没有被盗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深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清军入关后对于明皇陵都是派兵守护,就连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就是清政府为他入葬的,明皇陵唯一的破坏就是乾隆皇帝为了修自己的陵寝,把永定陵上的楠木给偷梁换柱了,但是对于地宫一直未动分毫。明代的地宫门往往都在地下二三十米的深处,也就是说,如果想找到他们的地宫门,需要挖掘九层楼深的土方才有可能找到,如果挖掘方向不对,就算挖了这么多土方也不一定能找到。而且明代的地宫入口都是不确定的,这样就直接导致民间的盗墓贼是无法盗掘这样宏大工程量的皇陵的,但俗语道,不怕民间的就怕官方的,大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便是被郭沫若等人带头给挖掘了,地宫被打开后,很多陪葬品顿时灰飞烟灭。尔后又遇到了一场不可描述的运动,万历的骨头和棺椁都惨被破坏。现在想想还是极为惋惜呢。

元朝明朝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为何清朝被盗皇陵如此之多

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但他们的生死观与汉人相似,所以皇帝死后都会葬入大型皇陵。清朝皇陵分为东西陵,它们分别坐落在河北敦化市与易县。与明十三陵相比,它们的地理位置不算优越。不过它们被盗主要还是归结于清政府后期的腐败无能与当时的战乱。自1840年以来,清政府一味割地求和、赔偿巨额白银、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一系列的国耻不仅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使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所以不少人盗清陵还觉得是在做好事。另外据调查,清朝皇陵被盗的恶举都发生在战乱时期。一次正逢北伐战争,孙殿英盗了乾隆和慈禧的陵殿。一次处于国共内战,不少土匪在孙殿英挖掘的基础下盗了康熙的墓。战争时期一方面政府忙于打仗无暇顾及这些历史遗物,另一方面当时社会混乱、土匪横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清陵被盗并不奇怪。

元朝明朝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为何清朝被盗皇陵如此之多

对比这三朝皇陵,元陵是藏得太深,明陵则保护得太好,而清陵既显眼又没人管,所以清陵会被盗多处。但是不论哪朝的皇陵,它们都是历史的瑰宝。吾辈人,应当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

上一篇

张作霖遇袭前一晚的生活

下一篇

日本为何敢于在二战期间发动太平洋战争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