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收藏 0 0

《资治通鉴》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它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 d a U的史+ f k ~学领域。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司马光生前曾多次为皇帝讲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i c ~ = : ! J”。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然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

首先,不妨将《通鉴》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正视其“垂鉴V a v Q资治”的功能,以求“迹得鉴失”。司马光曾说,历代史书“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F R %,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故“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v H H ` j * 4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通鉴》K g 0 {的取C K b R ~材及编修,秉持了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垂鉴资治”虽不能涵盖《通鉴》的全部价值,却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今日读此书,不宜忽视。

其次,今日读《通鉴》,应将其置于史学语境中,重视其特有的编纂方式和叙事特色9 I C 9 V ! .。“历史”一词,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述和研究。相比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更为重要。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事实”,都是理解、书写、阐释的结果。《通鉴》作为一部编修的史学作品,字里行间难免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g A m甚至有记载舛误和评论偏颇之处。

当然,其中不少问题已被学术研究订正。今日读《通鉴》,一方面应结合学术研究成果,查s D M o % ,疑订误,以求准确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把握《通鉴》编纂历史的原因、书a @ N写方式及文字背后的政治寄托。

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有断裂,也有延续,历史的? o : ; 4 % J ~经验教训并不因时代久远而陈旧落伍,经过岁月的涤荡反而历久弥新。《通鉴》通过对宋以前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深切思考,总结了决策、用人、吏治等治国理政方面的i * d d F得失。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这些规律与当今管理各类行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实有相通之处,不无借鉴价值。同时,历史长河中,不变的还有人性的善良与丑恶。阅读《通鉴》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_ T I S G R,阅读他L / l K x | l 1 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 B % ! ~ ~ G + ]与纠葛,对个人亦是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

《资治通鉴》值得一读再读

人们常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读史不仅要知人论事,更要知人论世。否则,读毕《通鉴》,只知一部帝王将相明争暗斗的相斫书,何j x y e ? 0 k `谈资治?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曾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作品。就此定义而言,《资治通鉴》确实是一部值得重读,需要重读,也应该重读的经典。

上一篇

81岁荣获茅盾文学奖 堪称文坛奇人,趣写国学经典,引贾平凹盛赞

下一篇

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比较关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