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收藏 0 0

在战国时期,一天,齐国的相国田单路过淄河,远远地望见一个老大爷正在过河。当时正是冬天,老大爷只穿了一件破单衣,还光着脚,可想而知得冻成什么样儿。这时,田单停下车,以一个相国的思维问随从们:“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家还要过河,你们说是为了什么?”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相国家的随从自然也跟一般人不一样,纷纷从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等方面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大讨论,有文采飞扬的还写了几首诗,表达了祖国人民不畏严寒勇为国家建设四化的崇高精神。就在田相国给随从们打分的时候,有个随从不合时宜地叫了一声:“大人快看!那位老人家晕倒了!”田单抬起头,搜索了半天才找到那个老人,正像一根木桩子一样趴在岸上,田单赶紧让车夫赶过去。到了老人跟前,田单问随从们:“你们谁有多余的衣服,快去给老人家穿上!”结果随从们一个也不吱声,有几个还偷偷紧了紧衣服。有人会说了:这还是田大相国家的随从吗?怎么连这点儿觉悟都没有?您先别着急,其实这正是随从们有觉悟的地方。在古代,越是大人物越要体现“亲民”,比如哪个老百姓有困难了,身为领导的你打个电话就给解决了,那效果几乎等于零。而如果你能亲自跑过去,又是嘘寒问暖,又是端茶倒水,兴致来了还脱了衣服来一场大扫除,那新闻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就等着择日升迁吧!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田相国家的随从当然比我们更了解这个道理,因此谁也没有站出来,而是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田大相国。老田也没客气,伸手就把身上的貂皮大衣扯了下来,盖在那位老人身上,摆了几个姿势后,赶紧回到了空调车上。这件“相国脱衣救老汉”的好人好事自然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大新闻,全国百姓也都在热情讴歌田大相国的仁爱之心。不过,有一个人却感觉很不爽,就是当时的国君齐襄王。要想知道齐襄王为什么不爽,得先说说他这个王位是怎么来的。公元前284年,燕国看齐国不爽,就联合其他五国讨伐齐国,齐国虽然牛哄哄,但也架不住六国一通乱揍,首都临淄都被占去了,国君齐闵王也被杀死了。这时,齐国的田单站了出来,率军打退了燕国大军,收复了临淄。收复临淄后,老田可能觉得自己功劳这么大,是不是可以当几天国王过过瘾?后来看大家都不同意,只得把齐闵王的儿子齐襄王接了回来,自己当相国。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因此,齐襄王对自己这个王位很没有安全感,时刻都在担心被老田废掉。这次老田做了把好人好事,自然又把齐襄王给刺激了,恨恨地自言自语:“你这么假仁假义,不就是想收买人心吗?想废我?我还想先废你呢!”不巧的是,这番话被旁边一个采珠人听到了,就赶紧劝齐襄王:“大王,您可千万不要这么想,田相国这也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啊!再说,您觉得以您的实力,能跟相国抗衡吗?”齐襄王不是笨人,经这么一提醒,冷汗就下来了。是啊,田相国势力那么大,想废自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自己有什么实力跟人家摊牌?可是就这么忍气吞声又不甘心,怎么办?采珠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给他出主意:“大王,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只是暂时偏向田相国而已,只要我们略施小计,就可以让这件好事变成偏向大王。”齐襄王一听,还有这好事?采珠人说:“其实很简单,大王只要给田相国发一道嘉奖令就行了。”齐襄王一听,给他发嘉奖令?你疯了吗?

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如何化解?历史上有一个最好的例子

采珠人赶紧解释:“大王先别急,玄机就在嘉奖令上。大王就说,寡人担忧老百姓吃不饱饭,田相国就分给他们粮食;寡人担忧老百姓没衣服穿,田相国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正合寡人的心意,所以要特别嘉奖田相国。”齐襄王是个聪明人,当即拍手叫好:“太妙了!这下老百姓就知道了,田相国做那些好事都是因为我的倡导,自然就不会被他收买了!”采珠人接着说:“这只是第一步,过几天百官朝贺,大王还要在百官面前再次嘉奖田相国,既让相国挣足了面子,改善了君臣关系,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大王才是幕后的倡导者,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在历史上,幼主跟权臣之间的矛盾历来是不可调和的,在幼主敏感的心理面前,权臣做什么都是错;而在权臣日益强大的心理面前,那张龙椅也确实有极大的诱惑力。要调解双方的矛盾,不光需要极强的智慧、耐心,更需要精准的眼光。这位不知名的采珠人,正是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才一击而中,既巩固了齐襄王的地位,又化解了田相国的困境,太高明了!

上一篇

无辜又可恨,秦二世胡亥仅在位3年,怎么把大秦帝国送上断头台?

下一篇

以明君著称的汉景帝,为了能传位汉武帝刘彻,也做了一位狠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