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百代犹行秦政法,暴虐空期万世长—《君临天下》之秦始皇嬴政1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百代犹行秦政法,暴虐空期万世长—《君临天下》之秦始皇嬴政13
收藏 0 0
百代犹行秦政法,暴虐空期万世长—《君临天下》之秦始皇嬴政13

秦始皇凭借秦国的强大、自己的雄才伟略及知人善用,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这一前无古人的千秋伟业。他首次把华夏民族统一到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大大增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自秦以后,统一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崇高追求和发展的大趋势。同时,秦始皇的功业也激励着后世无数的英雄为了国家民族的统一前仆后继,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华丽篇章。

当然,说到秦始皇,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焚书坑儒和万里长城。

秦代以来,焚书坑儒都是批判秦始皇的一条重要罪状。其实我们只要认真的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委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恶劣。

首先,这个事情是由一些披着儒生外衣的方士引起的。我们都知道这些方士历朝历代都是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家伙;

其次,这些方士本来就是想到秦始皇那里骗几个钱,哪知骗不下去了,就只好诽谤朝政。这放到哪个朝代都是大罪,何况当时秦刚统一天下,思想统一更显得重要。严格的来说不能叫坑儒,而是“坑术士”;

第三,“坑儒”虽然不人道,但还是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都说秦始皇残暴,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到明朝或者清朝,估计坑杀的人不是四百六十,而是四千六百,甚至四万六千;

第四,“焚书”还是有选择性的,诸子百家的书没有烧(烧的是私人收藏的),关于民生建设的书没有烧。虽然对我们的文明有很大的伤害,但破坏性不及梁元帝焚书,更远远不及清乾隆修《四库全书》。

因为后来汉代秦,加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需要找一个靶子树立权威,秦始皇因为他的地位和作为自然成了最好的对象。事实上,秦始皇虽然对儒家不感冒,但也没特别的压制儒家。总是觉得秦始皇被儒家骂了几千年,实在是有些冤屈了。毕竟当时百家争鸣,每个国家每个朝代都有权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理论。过去现在的事实都证明以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得到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根本途径。后来儒家统治中国两千年,其实不还是借助法家的手段和政策,儒家只是做个表面文章罢了。实际上,秦朝猝亡也不是法家治国的原因。

至于修筑万里长城,这应该是秦始皇的一项功绩,而不应该是他的一个污点。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就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全而言,在当时的情况下,修长城是有必要的—秦始皇那样一个征伐海内的君王做出防御性的姿态,可见匈奴之患有多严重。当然看看后来汉朝的情况就知道了;

第二,与国家人民因匈奴入侵的损失相比,修长城的成本要低一些;

第三,秦之前各国在修长城,秦之后历朝历代也在修长城,何苦为难秦始皇?

第四,中原民族是农耕民族,如果不是有绝对的优势,很难一时解决北部异族的侵扰问题。当时天下初定,没有力量大规模军事出击,修长城是比较好的选择。

上一篇

他是诸葛亮最崇拜的男神,也是千古商战第一人

下一篇

历史上两个装逼失败的例子,媒妁之言原来由他而来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