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收藏 0 0

本文乃“迷信二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封书信,而实际上是一篇驳论性的论说文,它反驳了司马光对改革的责难和攻击,坦率地陈明自己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理直气壮地辨明是非,委婉地指明司马光反对新法的实质,表达了革新进取和坚持政治原则的可贵精神,显示了高超的论辩艺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豪强势力恶性膨胀,西夏不时骚扰边境。朝野有识之士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提出了不少改革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宋神宗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春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为中枢机关。新法以理财、整军、富国、强兵为原则和目标。这种改革虽然是在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巩固封建王朝的前提下提出的,但在客观上起到“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的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进步意义。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越了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抗,爆发了新旧两派的竟争。吕海、范纯仁,苏辙等保守派人物都参与了反新法的合唱,而谏议大夫司马光的反对尤为激烈。他不遗余力地诋毁新法、攻王安石。他利用代替神宗皇帝起草“批签”的机会,诬慈青苗法引起了“黎民骚动”;他纠合韩琦、程题等台谏官员上书弹劾王安石;他挑拨王安石与其助手之间的关系;他拒受枢密副使职务、表示不愿与王安石合作,以此要挟神宗。同时他于熙宁三年写了一封长达三下四百多字的《与王介甫书》,对新法进行全面攻击,软硬兼施,要求平安石废除新法,恢复旧制。《答司马谏议》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由三段组成。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第一段指明与司马光分歧的原因,并说明复信的目的。王安石在收到司马光来信后,曾先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来作实质性的答复。这封信,已失传。本文是对司马光再次来信后的第二封回信。王安石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开诚布公地指明他们政见不合的原因是由于根本政治主张的不同。“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所以第一封回信里没有作具体的答辩。继而用“重念”二字转折,现在决定“具道所以”是因为你对我“视遇厚”。显然这是客气话,实际上是因为司马光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而对他的一再挑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辨明是非。第二段,反驳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和攻击,这一段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提出以名实是否相符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其次,以名实为标准,就对方指责“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罪名,连用四个“不为“否定判断性的排比句,针锋相对地 以反驳。再次,剖析“怨诽的原因,以及对待“怨诽”的态度。怨诽之多,根子不在改革,而在一些士大夫们的身上,一针思血,击中要害。接着用盘庚迁都的史实为证,赞扬“度义而后动”的慎重态度和勇往直前的革新精神,借以表明自己决不后退的决心和信心。第三段,揭示分歧的实质,表明自己的态度。作者并非狂妄自大而拒绝一切批评,只要助上泽民,他从善如流。但断然拒绝“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的要求,表现了作者的坚毅与魄力.最后两句结尾,是旧时书信照例的客套话。全文三个段落,首先指出分歧的原因,进而辨明分歧的是非,最后揭示分歧的实质。如剥春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其中第二段辩明是非,是文章的主于,重点十分突出。理直气壮,绵中藏针,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例如对“侵官”的反驳。王安石说:“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干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上面,“受命“于皇帝;中间,朝廷有所议论而最后确立;下面,授命于有司.这样设立的“置制三司条例司”,完全合法合理,循章办事,无懈可击,“侵官”之说当然不能成立.又如“拒谏“,其矛头直指王安石本人。他直翻了当地回答:这是“辟邪说,难王人。“排斥错误的言论,揭露巧辩的坏人,这是完全必要的。王安石的辨驳,针锋相对,理直气壮,这是对一个为首的政敌的原则斗争,因此,毫不含糊,寸步不让。但是这位政敌,很受皇帝信用;在朝廷很有影响;又是自己十多年的同僚熟人;这篇实质上的驳论又以书信形式表达。因此,在表现形式上是针锋相对而不箭拔考张,是理直气壮而又不以势压人。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对司马光的批评,也不是任情斥责,恶语相加,而是委婉讽谏,含而不露。总之,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恰当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王安石的态度,坦率真诚,有理有节,把提分寸,恰到好处。因而使文章又具有绵中藏针,柔中寓刚的特点。例如,书信开头,以“所操之术多异”亮明现点,同时讲了一些应酬话,语气委婉,甚至用了“冀君实或见恕“的客气话。这样写,既旗帜鲜明,又彬彬有礼。又如论述“怨诽之多”是由于“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表面上并非直指司马光,其实正是戳到了他的要害。再如“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则非某之所敢知。”连用两个假设句,正反相对。措词平和,语气婉转。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前一句,可见其谦虚诚恳,平等相待,大度宽容的宰相风度。后一句是重点,作者本意所在。“守前所为”,实际上是批评了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安于现状不思前进的僵化思想。“非某之所敢知”,表明了王安石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在这里,对司马光的批评十分深刻,但由于以假设句出之、并无咄咄逼人之感,而显得十分得体。应当看到,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分歧,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王安石明白要说服司马光是不容易的,但其本心是希望得到司马光的支持,而不愿扩大和激化矛盾的。因此在目的和策略上都不能不讲究论辩的态度和方法,掌握恰当的分寸。一些论者,只看到此信理足气盛的一面,而忽视委婉恳切的一面。未免有失偏颇。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这封信,反驳手法灵巧多样,明快有力,其一,概括敌论,抓住要害。司马光的信有三千四百多字,涉及的人和事很多,又引经据典,软硬兼施。如果一一答复,势必被动散漫,掩没中心,不仅费力,且无必要。于是王安石不拘泥于司马光来信的词语,而用自己的话对其作了高度的概括,拎出五个方面,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这十个字。例如司马光信中说“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等等,王安石只用“拒沫“二字就准确地道出了司马光的真实用意。这就芟锄了枝蔓,抓住了主干,做到集中兵力,有的放矢。使文章简洁明快,准确有力。又加上作者语言精炼,“束千万言十数转于数行中,“,篇无余语,句无余字,写得短小精悍,可谓简炼峭拔之至。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其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敌制敌。司马光的信中,多引孔、孟言论,以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王安石接过这个武器,为其反驳服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他以儒者所共认的孔子的“正名”说,来检验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为反驳手段。经过循名责实,结果“侵官”等四条罪状,名不副实。于是就把司马光抛来的四顶帽子一顶了回去。这对于司马光来说是有口难辩的,如欲申说,必然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其三,可说是“以子之帽,戴子之头”,对于“怨谁”,先作“固前知其如此”的判断,原来早在意料之中,再分析必然怨诽的原因,乃是士大夫们不顾国家利益。于是把这顶帽子戴到了司马光等一些士大夫们的头上,进而以盘庚迁都的史实为证,说明给你司马光戴这顶帽子是十分恰当的。

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坦率地陈明与司马光政见分歧的原因

王安石又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面对汹汹然而岿然不动,显示了何等坚毅的大无畏精神。也意味着,你司马光要做“怨者”,那未这顶帽子戴定了,就得戴下去。历史的结论不正是这样的吗?

下一篇

走进贺龙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