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收藏 0 0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勉县定军山脚下。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河南南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协助。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据其谋略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

曹丕代汉后,诸葛亮帮助刘备称帝,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传说他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武侯墓区,岗峦起伏,山环水抱,素有“陕南天然公园”之称。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关兴、张苞,侍立左右。 墓在大殿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意。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家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墓后有古桂两株,高大,繁茂,浓荫如盖,传为“汉桂”,号曰“护墓双桂”。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相传诸葛亮因为魏延夜闯,延寿之法被破坏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遗书后主刘禅,嘱其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刘禅岂能不遵?于是他命四个关西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四个人商议后,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回去后,他们报告刘禅,说将丞相棺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听了报告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这个故事至此就该结束了。

但是后人为了渲染诸葛亮之机智,认为这一切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因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后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来挖他的坟墓,所以他“导演”了这出戏剧,以保自己死后的安宁。

武侯墓:一代名相诸葛孔明长眠之地

曹操与孔明,都采取了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但前者被认为是一种“奸诈”,后者则被理解为“机智”,其中的微妙之处,颇值得后人细细玩味。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泓水之战,被群嘲两千多年的宋襄公舍命坚持的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

明朝有锦衣卫十五万,为何在被灭国的时候,他们没有出来救国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