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收藏 0 0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曲村九组晋侯墓排列图

曲沃城东北十公里许,有一个村子叫羊舌。2006年在这里发掘出一组大墓,该大墓立即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尤其是对墓主人身份的认定,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歧见颇多。一种意见认为是晋文侯;另一种认为是曲沃庶族的桓叔、庄伯或武公;还有一种认为是晋文侯的嫡传后人晋昭侯等。

一、唐与晋的概念

有一种意见认为:古曲沃应在晋的始封地,即“河汾之东”或“河汾之内”;因为晋国的南疆,在晋献公之前基本未超出其始封地。更何况横水一带还有一个倗国,所以成师一族不可能被封在闻喜一带。

在这里,实际上将几个问题揉到了一起。司马迁说的“河汾之东,方百里”,指的是古唐国而不是古晋国。自标有铭文的“王令唐伯侯于晋”的青铜簋被发现后,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燮父改晋”的迷惘已基本扫清,专家学者已有初步共识:即叔虞初封在唐,原为伯爵,到燮父时因受“王命”来到晋国,由伯爵升为侯爵。在地域概念方面,如果唐为“河汾之东”或“河汾之内”,晋的疆域是否也在“河汾之东”或“河汾之内”,那就另当别论了。既然“王令唐伯侯于晋”,即说明晋的疆域要大于唐的疆域。在晋文侯时,晋国越过南面的董国和魏国,灭掉河南陕县的焦国;又跨过西面的冀国和耿国,灭掉韩城的韩国,这都是有史可查的事。《史记·周本纪》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秦楚齐晋始大”。晋国此时挤入“四强”之列,说明晋文侯时疆域已经扩大了许多。多种史籍记载,春秋初期的“曲沃”在闻喜一带,晋昭侯封成师的“曲沃”也在闻喜一带,这些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倗国的启示

从横水倗国墓随葬品的时代信息看,倗国跨越于西周中期,即周昭王至周穆王时期。这个时段早于公元纪年的起始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晋靖侯十七年即前841年始,晋国有了纪事年表,开始了文字纪年的时代。

有人说此时闻喜县仍然为倗国占有。成师始封曲沃在晋昭侯元年,即公元前746年:武公夺取晋政权在公元前678年,此时倗国已灭亡二百多年了。倗国作为前商遗贵,又是弹丸小国,其来无踪,去无影,为谁所灭也史籍无载,但历史长河遗留的蛛丝马迹和时光残片,又为人们提供了可查的线索。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博馆从香港购回的铜鼎铭文是:“晋侯令口追于倗,休又(有)禽(擒)”。这个“倗”即字被专家认定为横水倗国。既然倗国有可能是被晋国所灭,那倗国的土地也只能归晋国了。在倗国灭亡二百余年后,即成师封曲沃的这个时段内,横水地面上不可能再冒出一个“复活”的倗国。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雄才大略的晋文侯

史载“曲沃邑大于翼”,这种“邑”大于“都”的现象虽然反常,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曲沃邑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绝非三朝两夕的事。在闻喜上郭村的考古资料表明,这里曾经是一座人群活动频繁,延续时间很长的古代城邑。其墓葬随葬品的信息,跨越了西周晚期到整个战国时期。据说在这里还出土过子犯编钟,这自然会让人产生联想:跨越西周中期的倗国是否就在这里?是否原来的倗国,西周晚期及春秋早期在这里延续发展,使这里成为了大邑?

三、成师封沃的反思

现在看到的史籍,多是记载成师封沃,两族相残之事,难道这是分封成师的初衷?在晋文侯之前,曾出现过殇叔夺权篡政的事。《史记·晋世家》载:“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四年,穆侯太子仇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对于如此沉痛的教训,作为晋文侯儿子的晋昭侯难道毫无所闻?对年届58岁,老谋深算的成师,难道也毫无戒备之心?分封成师应该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分封成师的初衷自然是“选建明德,以藩屏晋”。晋昭侯即位后,考虑到“曲沃”地区凸兀前伸,又是山高皇帝远的大邑,为了有效控制并延续发展,便将此地封给桓叔。试想一下,晋的都城在曲村,南距现曲沃城仅二十余里,如果在曲沃再封一个桓叔,不等于在自己的门口垒了个山头吗?这断然是不可行之事。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晋文侯理政

还有人说,上郭村极有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左邑城,这个说法很难与其文化遗存相吻合。人们认为古曲沃在这里,除了依据《汉书·武帝纪》以外,主要还是因其文化遗存涵盖着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内容,上郭村即便确为秦汉左邑城,也仍然留着很大的时段空档,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事。

有人认为是桓叔一族的墓葬,古代生产力极为低下,修建大墓需要很多人力、财力和时间。曲沃与晋翼前后征战六十七年,《左传》有:“惠之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伐翼”;“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等多次战争记载,可谓攻伐不断,战事频仍。在战事如此紧张的形势下,曲沃族有无精力去修造规模浩大的墓葬,当然是值得怀疑的事。

因该墓与曲村隔河相望,有人说古代水位较高,敌对双方经常隔河对峙。但那指的是战时,是有特定时间性的,公侯们视自己的陵寝为“吉壤”之地,他们敬天法祖,要“一脉传承”,倚仗的便是吉地的“脉气”。他们不会将陵寝置于易受攻击的阵地前沿,让敌人轻而易举地毁坏陵寝的“脉气”。

成师族在经营曲沃的过程中,政治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难道一直待在始封地?《左传·僖公十年》有“狐突适下国,君曰:‘七日新城西偏……’”,这座“新城”应该是指另一座曲沃城。成师族是否曾将城邑北迁,迁徙后仍称曲沃?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之,曲村九代晋侯墓出土后,寻找曲沃族成师三代的君主墓葬,他们不会就在离曲村很近的地方。

四、管窥一号墓主人

在发掘羊舌一号墓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该墓有三个非同寻常的特点:首先是墓葬规模宏大,该组墓是两座“中”字形墓葬,有南北两条墓道;一是一号墓南北长6.7米,东西宽6.5—6.7米,全墓长达48.3米,其规制超过曲村的最大墓葬;二是祭祀非常丰厚,前后共有250余处祭祀坑。特别是在早期晋侯墓中,已很难找到陪葬的殉人,但这里除有祭祀的马、牛,猪、羊骨外,还有十具人骨;三是墓葬遭受过严重损毁,毁墓者采用大揭盖形式,揭开墓室顶盖半边之多,他们将室内青铜器抢掠一空,将玉器损坏后乱弃于地。又将内棺砸坏后,将墓主人头颅弃之椁外。若大的一座墓室,竟没遗留下一件可供鉴别墓主身份的器物。至于毁墓的时间,从迹象看应在安葬不久的时段内。

曲沃发现超级大墓,对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晋文侯

晋文公石雕群

这三种看似孤立的现象,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呢?能否有一桩阴谋贯穿其中呢?在早期晋侯中,史籍赞誉最多的是晋文侯。《国语·晋语四》赞“郑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国语·郑语》赞“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对周室有“再造之功”。晋文侯在位35年,政治清明,局势稳定。晋国西、北与诸侯国接壤,东、南与赤狄为临,《国语·晋语四》说“晋郑之亲……可谓兄弟”,说明晋国与周边关系非常和睦。在这样的条件下,晋国有足够的物力、财力做支撑,有充裕的人力、时间做保证,自然有条件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

可在晋文侯之后,晋国出现了“曲沃伐翼”的重大事件。随着成师族夺权成功,晋文侯的威望和影响也成为笼罩在他们心头的巨大阴影。古人视自己的陵寝为“吉壤”之地,“龙脉”之源,但也将他族发迹的原因,归属于陵寝的“脉气”上。明崇祯皇帝曾派出专人,千里迢迢去陕西米脂县挖掘李自成的祖坟。是否为了抑制晋文侯后人,为使其不能东山再起,而特意组织一次损毁晋文侯陵寝的活动呢?这自然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之,因墓葬未提供任何文字资料,使人们无法做出结论。但按历史迹象分析,羊舌一号墓主人很可能是晋文侯。

在羊舌大墓的西侧,已探明还有并列的三座墓。该三座墓葬的发掘,很可能成为打开这些疑猜的钥匙。

下一篇

她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37岁因病去世,留下2个儿子,现状如何?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