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收藏 0 0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林则徐,清朝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曾力主禁绝鸦片,在广东查禁鸦片并于虎门销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并因此受诬陷被革职发配新疆。途中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句。

以下两封家书,第一封是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写给大儿子林汝舟的,第二封是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后写给次子林聪彝的。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广东虎门销烟纪念馆林则徐像

训长子汝舟

父自正月十一日动身赴广东,沿途经五十余日,今始安抵羊城。风涛险恶,不可言喻,惟静心平气,或默背五经,或返躬思过,故虽颠簸不堪,而精神尚好,因思世途险,不亚风涛,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立定脚根,必不免为所席卷以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择友之道应尔也。若于世事,则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若才不逮而思徼幸,或力不及而谋痨等,又或胸无主宰,盲人瞎马,则祸患之来,不旋踵矣。此为父五十年阅历有得之谈,用以切嘱吾儿者也。汝母汝弟,身体闻均安好。汝二弟且极用功好学,父闻之,心为一快。客居在外,饥饱寒暖,须时加调护;友朋应酬,虽不可少,而亦要有限制;批阅公牍,更宜仔细,切不可假手他人。对于长官,尤应恭顺小心,即同僚之间,亦应虚心和气。为父做官三十年,未尝以疾言遽色加人,儿随父久,当亦目睹之也。闲是闲非,不特少管,更应少听,一有差池,不但殃及汝身,即为父亦有不测也。慎之慎之!

译文:

我在正月十一日动身到广东,沿途经过五十几天,今天才平安到达广州。一路上风涛险恶,无法言说。我只有平心静气,或是背诵经典,或是反省自己的过失,所以途中虽然颠簸不堪,而精神倒还好。因而想到人生的道路十分险峻,不亚于江海上的风浪,所以入世者如果不能胸有成竹,站定脚跟,一定免不了被风浪席卷而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注意的。对于世事,则应当时刻小心谨慎,稳健地步步为营。假若才能不够想依靠侥幸,或者是力量不足却想得到更多,又或者心中毫无主见,如盲人骑瞎马,那么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这些都是我五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心得,用来嘱咐你的。你的母亲和弟弟,听说身体都很好,你的二弟极其用功好学,我听到之后,心中为之一快。你客居在外,饥饱冷暖要好好注意。朋友之间的应酬,虽然不可少,但也要有个限制。批阅公文,更要十分仔细,千万不要让别人代劳。对于上级长官,则尤其应当恭顺小心;就是同事之间,也要虚心和气。我做官三十年来,从来没有疾声厉色对人,你跟我很久了,应是亲眼目睹这些。对于别人的闲是闲非,不但要少管,连听也不必听,因为一旦发生什么差错,不但祸事要殃及你的身上,就是我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牵连。希望你特别要谨慎!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新疆乌鲁木齐林则徐雕像

训次儿聪彝

尔兄在京供职,余又远戍塞外。唯尔奉母与弟妹居家,责任甚重,所当谨守者五:一须勤读敬师,二须孝顺奉母,三须友予爱弟,四须和睦亲戚,五须爱惜光阴。尔今年已十九矣,余年十三补弟子员,二十举于乡;尔兄十六岁入冸,二十二岁登贤书。尔今犹是青衿一领。本则三子中惟尔资质最钝,余固不望尔成名,但望尔成一拘谨笃实子弟。尔若堪弃文学稼,是余所最欣喜者。

盖农居四民之首,为世间第一等高贵之人。所以余在江苏时,即嘱尔母购置北郭隙地,建筑别墅,并收买四围粮田四十亩,自行雇工耕种,即为尔与拱儿预为学稼之谋。尔今已为秀才,就此抛弃诗文,常居别墅,随工人以学习耕作,黎明即起,终日勤动而不知倦,便是田园之好弟子。

译文:

你哥哥在北京做事,我又远远地谪戍在边疆伊犁,只有你在家侍奉母亲和照应弟妹,责任很重大,所以要恪守以下五条:一是要勤奋读书,尊敬老师;二是对母亲要孝顺,小心侍奉;三是要关心爱护弟妹;四是要与亲戚和睦相处;五是要珍惜光阴。你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我当年十三岁就成为生员,二十岁就成为举人。你的哥哥汝舟也是十六岁成为生员,二十二岁中举,但是你至今还是个秀才。本来我的三个孩子中你比较鲁钝一些,所以我一直不指望你读书成名,只是希望你成为一个忠厚至诚的好后生。你若能放弃科举专心务农,那是我最高兴的事!

农民在“士农工商”中居于首位,是人世间第一等高贵之人。所以我当年在江苏任职时,就嘱咐你母亲购置苏州北郊空地,建一处房舍,并收购四周四十亩农田,雇人耕种,即是为你和你的弟弟拱枢务农预先准备下的。你现在已是秀才,若能就此抛弃诗文,住到苏州北郊的房舍中,跟随雇佣的农工学习耕作,清晨起床,劳作终日而不知疲倦,这就是农田里的好弟子。

历代家训选读:林则徐家书两封

林则徐手书“十无益”碑刻

作为中国近代“睁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有资料显示,林则徐略通英语、葡萄牙语,虽然主张抗击西方侵略,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贸易持开放态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组织翻译西方报刊书籍,是中国组织引进翻译《国际法》的第一人,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组织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对于晚清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林则徐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以自己五十年的阅历,首先叮嘱儿子“思世途险,不亚风涛,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立定脚根,必不免为所席卷以去”。因此一方面教导儿子要学习成才,谨慎交友,在官场要虚心和气,才能能够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期望儿子如果不能读书成才,也可以踏踏实实务农,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反映了林则徐以“耕读传家”传统观念教子的儒家思想。

上一篇

张作霖在东北被炸死,查明事情真相后,日本天皇:立马将他处死

下一篇

清朝贪的最多的人,家有上百亿,后代现今个个都是大亨,不是和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