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收藏 0 0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这么一副场景:

某个大臣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皇帝龙颜大怒之下下达诛九族的命令,官府受命将罪人阖家老小押赴刑场。午时三刻,监斩官一声令下,行刑人手起刀落,断头台下血溅四地。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这里的“诛九族”,是指将犯人一家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范围内所有的亲族尽皆诛杀屠戮殆尽,彻底断绝任何来自罪犯家族的复仇可能。

“父族四”指的是当事者的父母、兄弟、妻儿,还有出嫁在外的女儿、姐妹、姑母,以及她们的子女;

“母族三”涵盖当事者外祖父全家、外祖母娘家、姨母及其儿女;

“妻族二”则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

由此可见,一旦某个家族被判处“诛九族”的惩罚,以当事者为中心,所有带血缘关系的亲属都将被诛杀殆尽,当真是斩草除根、断子绝孙。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求生的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尤其在古代讲究传宗接代、子嗣不绝的观念背景下,面对即将来临的整个家族被杀的灭顶之灾,当事者自然也是想尽办法希望活下去的。

比如出身于韩国贵族、策划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行动的张良,失败之后逃离秦廷追捕,在下邳一带过了一段隐居逃亡生活。直至熬到秦末陈胜、项羽、刘邦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凭着一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非凡谋略,终成汉初三杰之一。

然而,像张良一样能侥幸逃脱政府追捕的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在当事者被划定为“诛九族”范围内的情况下,官府必然会采取最严密的手段加以掌控和围捕,涉案家族想要逃跑,其难度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我国古代自齐国管仲首创编户齐民制度以来,正常的人口流动便被严密的户籍制度所限制。

商鞅主导秦国的变法后,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添加进了严酷的连坐制度。秦国基层社会被细致得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小单位,让乡民、邻居互相监视,举报告发予以重赏,隐匿不报连带有罪。在这样的条件下,被政府认定的犯罪之人,是很难逃脱官府的抓捕的。

极具黑色幽默的是,连坐制度的始作俑者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继位的秦惠文王下令缉拿,商鞅四处逃亡却因严酷的连坐制度,以至于沿途都没人敢收留他,最后只能落得个被五马分尸的下场。成语“作法自毙”指的便是这场发生在商鞅身上的戏剧性经历。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除了户籍、连坐制度,设置于全国各地关隘津渡的关卡,也是官府管理人口流动的重要手段。

例如唐朝的法律规定,无论官民行经各地关卡,都须持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凭证,凭证上须注明外出事由、路线和期限,更要命的是上面还会标注持有人的外貌体征、长相特点。每经过一个地方,当地州府机构都会对来往行人进行严格的盘查、检验,防止偷渡人员蒙混过关。

如此严格的制度执行起来,普通百姓想要合法外出尚且十分麻烦,更何况对于那些被官府通缉的朝廷罪犯,穿州过府逃跑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此外,在封建皇权统治下,朝廷对泄露机密之人的惩罚相当严厉,即便内部有人想给涉案人员通风报信,也得掂量掂量这样做的风险与后果。

而且古代信息通讯技术非常落后,基本靠骑马、车船等交通工具,甚至是原始的“11路公交车”。相比于可以直接通过朝廷各处关卡、动用官方驿站的600里加急快马,涉案人员收到预警的时间也会大大晚于朝廷的逮捕文书。那个时候,估计早就已经进了囚车了。

当然,严格的惩罚措施之外,古代朝廷也很重视金钱、爵位之类的悬赏制度对百姓检举行为的强烈刺激。一赏一罚双管齐下,便很少有人能逃过官府的缉捕了。就算幸运隐藏身份多年,一刻不慎也仍有被抓捕归案的风险。

在古代被判灭九族重罪时,若要侥幸逃脱朝廷追捕,到底有多难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崇祯皇帝的遗孤朱慈焕了。

这位朱三太子,先是被李自成俘获,后在大顺军裹挟撤出北京时逃出生天,辗转流落到浙江余姚成家立业,过起了长达70余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然而到了快入土的年纪,还是因为一个嘴巴不牢传开了身世,引来清廷危险的关注,到最后全家男女老少落得个切切实实“诛九族”的悲惨下场。

上一篇

典型大规模围歼战例——长平之战

下一篇

冯玉祥在四川阆中发出谢绝拥护袁世凯做皇帝署名的电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