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收藏 0 0

前言

一个朝代的的灭亡事实上是诸多原因综合而成的,明朝也不例外。甚至在史学界对于明朝的灭亡原因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那就是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便是明朝末年那次让整个华北都沦为人间炼狱的鼠疫。甚至不少学者还提出了”老鼠亡民”的观点,使得这一观点为更多的人所接受。那么明末的那场鼠疫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又是何以使得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了呢?今天就请大家跟小编一起走进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灾荒遍野,老鼠成群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多发旱灾。仅仅万历年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不大的鼠疫。尤其是崇祯年间的那一场大旱,更是历时四年之久,整个中国可以说是陷入了灾荒之中。

旱灾所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量的难民开始逃荒。人没有吃的,老鼠也没有吃的,于是为了逃荒保命,老鼠也开始跟着难民们的脚步开始逃荒迁徙。就史料记载,有人甚至看到在内陆地区出现了数千只老鼠,它们成群结队,后面的老鼠咬着前面老鼠的尾巴渡河的可怕场景。这些老鼠在渡河之后,开始向周边逃窜。就这样,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就开始在难民之间传播,并随着难民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区域。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明末地图)

万历十六年的一场大雪,让明朝进入了历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期。在这一段时间里,连年的旱灾加上冬天的极寒,使得粮食大面积减产,人民生活更加不堪。饥饿的难民先是挖开老鼠洞,取得老鼠洞穴中的粮食来吃。在吃光了老鼠的存粮后,难民们便把目光转向了老鼠。

青壮年会选择抓活的老鼠来吃,而体弱的老人和妇女就只能捡已经死掉的老鼠来吃了。鼠疫就这样开始在饥不择食的难民间爆发开来。

鼠疫爆发,尸伏遍野

1579年,大同鼠疫开始爆发。可怕的景象就此出现在人间。在大同的居民,大多感染了疫病一家人里只要有一个人染上此病,不出几日便会导致全家丧命。大同首当其冲,之后疫情很快在山西全境蔓延开来,并紧接着开始向周边省份蔓延。

两年之后,鼠疫开始在米脂蔓延开来。鼠疫给这里带来的伤痛并不亚于大同,感染鼠疫的患者先是腋下和大腿间会长一个硬包,服药无效,不出几天就会吐血而死。更加恐怖的是,由于没有防疫与隔离的观念,几乎在旁侍病的亲友都会感染此病,往往是一家几口皆因此丧命却无人下葬。

据明史记载,到了崇祯十四年,鼠疫已经传到了北京周边。那一年从立春起,大名府就滴雨未落,地里的麦早已被蝗虫吃光,加上鼠疫横行,大量灾民饿死病死。户部尚书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描述自己的所见,他说道,一路上来,见到的人民饿死的有三成,因瘟疫而死的有三成,剩下的四成也是挣扎在垂死的边缘。米价疯长,最贵的时候,一袋米要二十辆银子。人死后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吃人”现象屡见不鲜。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

而北京似乎也在劫难逃。在那时候,北京的鼠疫被称为”疙瘩病”,是因为染上鼠疫的人,身上一旦出现了一块隆起的肉,就代表着他没救了,不出两个小时一定会死亡。当时北京因为”疙瘩病”而丧命的达到十分之四五。

到了崇祯十六年,情况变得更加的糟糕。鼠疫开始产生了变异。而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疫情也变得越发严重起来。病者呕出西瓜汁颜色的血,很快就死了。北京城中因为鼠疫而丧命的每天达到上万人,运输棺材的车子堵住了城门。通州和昌平的疫情也大同小异,可以说是一见则死。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欧洲爆发鼠疫的场景,我国虽然没有绘画作品的记录,但是就死亡人数来看,比起欧洲更为惨烈)

而这仅仅是夏秋两季的情景,到了春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随着大面积的传播,鼠疫杆菌开始变异,发病症状也有了变化,人一旦感染上鼠疫就会开始呕血,最终死亡。后来的鼠疫越发的严重,很多人早上染病,下午就死了,拍门逐户,无一保全,甚至连街上的叫花子已经死的一个都不剩了。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面对这样的惨状,朝廷不但不积极赈灾,却开始加重赋税。这样一来,使得情况更加惨烈,民怨沸腾,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队伍了。虽然李自成在十多年前就加入了起义军,但是这场鼠疫才是他可以侥幸占领北京最为直接的原因。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以《闯王李自成》为原型的绘画作品)

1644年,五十万起义军到了京师城下。迎接他的,却是经过了一年血洗,早已被疫病耗空了元气的北京城。守卫京师的虽然是精英,但是因为鼠疫肆虐,部队早已失去了基本的战斗力。侥幸在鼠疫当中活下来的只有区区五万士兵,而这些士兵也因为鼠疫和饥饿,跟乞丐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这场鼠疫,李自成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打进北京城。因为李自成这支由各地难民组织起来的”草台班子”战斗力实在是不怎么样,常常被官兵打的到处乱跑。尤其是在攻占北京前不久的宁武关大战,虽然侥幸获得胜利,李自成却也损失了七万士兵,要知道跟他对垒的也就仅仅数千官兵而已。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末大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李自成起义路线)

李自成也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这场鼠疫的肆虐,加上明朝后期军队腐败问题严重,整个军队没有人再听从指挥,甚至上级反而要底下身来求士兵们守城,而愿意守城的士兵的战斗力,还不如勇敢的走上城墙的三四千太监。然而尽管北京的守军已经到了如此狼狈不堪的地步,李自成的军队也是打了整整两天才打下北京城。

结语

这场明末的鼠疫,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经济体系和国防实力,这也使得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进入北京的李自成的军队也不幸地感染了鼠疫,最终被清军打败,就这样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下一篇

维吾尔族的史学家翦伯赞和他的《中国史纲》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