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收藏 0 0

沧海桑田—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作者:梁光河

地球的历史大约46亿年,在地球形成以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美国科学家通过最新科技(古地磁、古气候和古生物等)恢复了最近1.5亿年的演化历史。下图展示的是从1.5亿年以来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及大陆漂移过程(图中单位My表示百万年)。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对更久远一些历史,从6亿年前至今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及大陆漂移过程,也做了恢复,如下图所示。该图令人震撼,我们栖身的大陆历史上竟然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之间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漂移和海陆变迁。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而6亿年前的更久远历史因经历了太过复杂的构造运动难以准确恢复。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大致了解了46亿年地球历史的一个很小片段约6亿年,其中较为精细的是1.5亿年。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China’s five major rotational tectonics 梁光河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作用于欧亚板块在中国及邻区形成了巨型的构造带。伴随着这种挤压,受阻于西伯利亚地台而形成逃逸构造(或挤出构造),这种逃逸主体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图1),较大型刚性地块和盆地会同时发生旋转,这种旋转在当前的地质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图2)。它们分别是:(1)鄂尔多斯盆地;(2)四川盆地;(3)海南岛;(4)塔里木盆地;(5)台湾岛。其中前三个在左旋,后两个在右旋。

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可以描述为:中国大陆主体是由三个古陆块拼合碰撞粘贴在一起的,它们是塔里木陆块、华北陆块、杨子华南陆块。这些陆块拼合(包括与西伯利亚拼合)后又经历了上述的逃逸构造变形而且当前仍在持续变形中。其中包括几个块体拼合形成的造山带和几个陆核。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都属于陆核。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1亚洲构造分区略图及受力图(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2 中国地质图及旋转构造(据1:500万中国地质图修编)

1、鄂尔多斯盆地左旋

鄂尔多斯盆地(地块)的左旋特征在嵇少丞2009年的专著《地震与中国大陆形影相随》中已经有明确描述(图3)。事实上从当前GPS测量上也可以看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和北缘都向东南运动,但南缘运动的速率更大一些,因此它在向东南整体漂移中存在左旋。我国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存在较强的整体转动(徐锡伟等,1994;陈小斌等,2005;范俊喜等,2003)。而且更明确指出鄂尔多斯刚性地块会产生逆时针旋转(张岳桥等,2006),从而导致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东为山西盆地、南为渭河盆地、西为银川盆地、北为河套盆地。这些盆地以深大断裂为界,构造活跃,是强震活动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8及以上地震(陈小斌等,2011)。鄂尔多斯地块四周被共辄剪切拉张带所围限,而只有西南边界受青藏高原物质北东向流动影响为挤压边界(邓启东等,1999),李文辉(2013)博士论文对该区域的大地构造研究进行了综述。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3 中国大型构造与地震(据嵇少丞,2009)

2、四川盆地左旋

王二七等2014年在系统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邻近的四川盆地的新生代变形基础上,发现四川盆地相对于其周边地区发生过逆时针旋转,四川盆地现今的地表变形和地貌均形成于此构造运动。他们根据四川盆地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的交切关系,提出四川盆地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可能是青藏高原沿鲜水河-小江断裂向南东生长产生的牵引作用造成的(图4),类似齿轮作用。根据鲜水河断裂和龙门山断裂作用的时间,他们提出四川盆地的逆时针旋转发生在中新世中晚期(13-15Ma),并由此得出结论:龙门山的右行压扭性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汶川大地震是四川盆地的逆时针旋转造成的,而与青藏高原向东的生长无关。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以及震中在龙门山的位置表明地震断裂是高角度的,发震构造并不是向西倾的铲型断裂,而是一个深部近直立的花状构造,形成于四川盆地的逆时针旋转(图5)。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刊登在国际构造地质学权威期刊TECTONICS,尊重版权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4 四川盆地的逆时针旋转示意图(据王二七等,2014)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5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示意图(据王二七等,2014)

3 海南岛左旋

作者在2013年已经撰文给出8个证据说明海南岛是从中国北部湾分离左旋漂移出去的,目前仍在左旋中(图6)。见海南岛成因之谜?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6 海南岛地质复原图(据梁光河,2013)

4 塔里木盆地右旋

从中国GPS测量速度场特征看塔里木盆地整体向北漂移,但西部速度明显大于北部,说明塔里木盆地在北漂中存在顺时针旋转(图7)。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7 GPS测量矢量图及塔里木盆地旋转方向(据中国地震局)

5 台湾岛右旋

从GPS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台湾岛相对于中国大陆正在逐渐靠近,也就是说台湾海峡正在缩小中。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岛正在整体向北西方向漂移,同时伴随右旋,这种右旋特征也很明显,那就是台湾岛南部向北西方向漂移速度快,北部漂移速度慢,整体表现为右旋(图8)。台湾相对于福建沿海的漂移速率可达每年61mm(李延兴等,2002),如果这个速率保持不变,那么2Ma(百万年)后台湾海峡将不复存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将碰撞连接在一起。事实上,台湾岛是从菲律宾漂移过来的一个地块,参见链接:台湾岛的成因之谜?

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 中国五大旋转构造

图8 东南沿海-台湾地区GPS站速度分布图(据李延兴等2002修编)

这些旋转构造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认识中国的宏观大地构造背景十分重要,本文为讨论稿,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来源:科学网博客,如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上一篇

月亮的秘密,有些你可能不知道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