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收藏 0 0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最新统编本里的“寒号鸟”是一只啮齿类动物

《寒号鸟》是一篇国人耳熟能详的文章。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它就被长期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寒号鸟”是一只鸟,也曾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认知。

然而,在] ~ y Y b b bS ( ! x新的统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课书(201* a % W 3 j p7年出版)中,寒号鸟的配图,已被修正为一0 E 6 R k |只栖居于岩洞中的啮齿类动物(如上图所示)。

遗憾的是,这种修改,是错误的。

“寒号鸟”真的是鸟

“寒号鸟”的故事,在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是多种原型融合之后的产物。

它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型。

第一个原型,是一种叫做“鶡鴠”(heb c 9 – %dan)的古鸟。

这种古鸟,见于先秦的《礼记》《吕氏春秋》,西汉的《方言》《淮南子》《盐铁论》等著作。

在两汉之际S a O W V,鶡鴠有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夜鸣求旦”——在晚上鸣叫,呼唤白天到来,太阳升起。

比如,《盐铁论》里说“鶡鴠夜鸣,无益于明”(鶡鴠再怎么鸣叫,天亮也不会变早);东汉人郑玄则说它是“求旦之鸟”(祈求、呼唤天~ r = 5 S M明的鸟)。

到了两晋时代,除了在晚上号鸣求天? 3 4 a D W亮,“鶡鴠”(hedan)又增入j 6 e了一些新k * h w I [ } x p的特征——夏天长着漂亮的五色羽毛,$ , m ( k冬天则羽毛稀少或者掉光

比如,郭璞说它“似鸡,五色,冬无毛,赤倮,昼夜鸣”;郭义恭说它“冬毛希,夏毛盛”。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本草纲目》认为“寒号鸟”就是古书记载 P 8 .的“鶡鴠”

第二个原型,是出自佛教故事的“寒苦鸟”。

据民国学者丁福保所编著的《佛学辞典》,佛经中的“寒苦鸟”故事,是这样子的:

“(动物)又名雪山鸟。天竺雪山有寒苦鸟。终夜,䳄(雌L 4 y 5 T I 1 M U鸟)说杀我寒苦,雄鸣夜5 ` U I = | { F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鸣曰: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天竺为佛国,鸟o ! w n 1 {兽亦有功德,故r Y ` r 7 Z p作无常偈,如此啭也。或云:妻鸟鸣寒苦逼身,夜明造巢。夫鸟鸣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

大意是:天竺的雪山上住着一E } ]种“寒苦鸟”。每到入夜( ? u U _时,雌鸟会鸣叫“冷死我了”,雄鸟会回应“天亮了就造巢”。天亮之后,太阳5 I @升起,暖洋洋的,两只鸟并不造巢,反唱起了偈歌: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死$ Z 5 e / r,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何必费力造什么巢穴,来安放这无常的身体呢?

渴求天亮 | 9 i、渴求太阳升起,是“寒苦鸟”与“鶡鴠”共有的故事情节;较之“鶡鴠”,“寒苦鸟”多了一段在寒W _ T冷中承诺筑巢、暖和之后又不兑现承诺的描写。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1934年出版的《佛学词典》中关于“苦寒鸟”的描述

这个“寒苦鸟故事”,也见于《日本大藏经》(中野达慧主编)第13卷第85页。

笔者以谷歌图书进行搜索后发现,自平安时代起,日本宗教界m 6 j U N % *与文学界即流传着“寒苦鸟”V r = ; ^ G W &的典故;求助于中文学术搜索工具} l v 7 O,则发现除了丁福保的《佛学辞典》,“寒苦鸟”这一称呼,3 E ; C鲜见于其他汉文典籍——考虑到丁福保的《佛学辞典》也是以日本的《织田佛教大辞典》为蓝本编译而成,“寒苦鸟”这个称呼,a G k o q d e大概是日本所特有。

在中国,这种佛经中的鸟,隋唐两宋时期多被称作“寒号虫”;至明清两代,“寒号鸟”的叫法也开始流行。

比如,隋代仁寿四年(604)至后周Z / V m : @ ^x g r P & L w德六年(959)前后一直在民间广泛抄写读诵的汉文《佛说善恶因果经》中,有“今身喜露形坐者,q $ * G u # D死作寒鸮虫”的句子。明代的王世贞有“区区此时此身如寒号鸟Q z : L,逼岁无一羽”的感慨。清代的蒲松龄则说“老鸨大于寒号鸟”。

“寒号鸟故事? z z”的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节点,是元代人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里的一段记载。

他这样写道:

– C x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彀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大意是:五台山有一种叫做“寒号虫”的鸟,四足,肉翅,不能飞,它的粪便就是著名的药材“五灵脂”。这种鸟在盛夏时长满了漂亮绚烂的彩色毛羽,会鸣叫出类U u % 9似“凤凰不如我”的声音;到了寒冷的严冬,它的毛羽会全部脱落,宛如新生的雏鸟,会鸣叫出类似“得过且过”的声音。

细读这段文字,可以发现,“t ( s f E f 6 4 W 1 D M # V A z号鸟故事”的两种原型,在这里已经融^ 5 c v – v 1为了一体。这段文字包含了如下要素:

(1)“鶡鴠传说”中的夏天长着茂盛的X l F C , a H五色羽毛,冬天几乎全部脱光形同赤裸。

(2)“寒苦鸟传说”中的“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死,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何必费力造什么巢穴,来安放这无常的y h D n ~ i 身体呢?”,也就是得过且过。

尤其 * _有趣的是,陶宗仪所耳闻的“寒p T T Q = ?号虫(鸟)故事”,出自佛教胜地五台山。这可能不是偶然,而是佛教故事与世俗传说彼此交融. l Z N 2 E 2 : Z的一种线索。

到了明代,陆深《俨山外集》里的“寒号鸟故~ 0 R # k ] } . !事”,已经与今人所熟知的课文,没i r K有多少区别了:

9 w h t d V 6 } b当严寒脱毛之时,夜间鸣声曰:冻杀我,冻杀我,天明垒个窝。至天暖时,毛羽已成,乃鸣曰: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凤凰不如9 k T 5 6 E _ S 我。”

夜鸣求天亮、夏天长毛冬天脱毛的鶡鴠是鸟,冷到不行发誓筑巢、天暖之后又一再食言的F n J s g q u + I寒苦鸟也是鸟。由这两种原型融合而成的“寒号鸟”,自然也应该是鸟,而且,是一种不需要有现实对应! ( o m . & ` e 动物的传说之鸟。

但在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寒号鸟却6 9 ) g + Q i D被实打实地画成了啮齿类哺乳动物“复齿鼯鼠”。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复齿鼯鼠

寒号鸟不是复齿鼯鼠

问题出在“五灵脂”这种来历不X A y明的中药上面。

“五灵脂”是一种见于宋代史料的传C : p – b 2 统药物。具体说来,它是一种动物拉出来的屎。“脂”是就这种物质的形态而言;7 U , “五灵”则是指拉出这种屎的动物,同时具备“毛、羽、鳞、介、倮”这五种特征——古人将有灵性的动物分成五大类,分别是兽(毛,麒麟为首)、鸟(羽,凤凰为首)、鳞(鱼,龙为首)、介(甲壳类及昆虫,龟为首)和倮(不长毛的人类)。

一种动物同时具备“五灵”的基本特征,那么它拉出来的屎,一定很有2 x V H , y D药用价值,这是“五灵脂”在古代的“药学原理”。也正因为“五灵脂”是如此厉害的动物拉出来的屎c ^ ! ^,所以在宋代,它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名称,叫做“药本”——药之根本。

可以想见,这种神奇的药物,一定得找个神奇的动物来拉。完全满足“五灵”特征: 9 1 : r的动物,自然极稀有(甚至根本不X . q存在);退而求其次,以满足“四灵”“三灵”“两灵”特征的物种代替,就H B m 0成了必然的操作。

在这种背景下,“五灵脂”与V { R – Y @“寒号虫(鸟)”附会到了一起。北宋《物类想感志》说它是“寒号”拉出来的屎。《嘉祐l 6 S X本草》则说寒号虫是一种“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的物种。尽管这种外形描述很难让人考据出寒号虫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但加上原本的K 7 F ) 5寒号虫传说,至少已让寒号虫具备了“三灵”特征——兽(四足l ^ J)、鸟(有肉翅)、倮(冬天毛脱光)。

剩下的问题是:得把传说之鸟“寒号虫”现实化,因为只有真实存在的鸟,才能拉出 T M ? C I ~ @真实存在的屎} O e

于是,自宋元而下,拉出“五灵脂”的寒号鸟究竟是什么,就成了一桩众说纷纭的事情。

明代的杨慎、李时珍、方以智,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寒号鸟“夏天长毛,冬天脱毛、不肯筑巢”的特点上,一致认为“寒号鸟”就是中国古书记载的“鶡鴠”。从文化考古的角度: e $ S来看,这是个正确的结论;但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结论并不解决问题,因为“鶡鴠鸟”仍是一种6 v 0 G m (传说中的鸟,它拉不出现实中的屎。

到了民国时期,S 9 } M `学者杜亚泉等人编写《动物大辞典》(1922年出版)时,将注意力转向了寒号虫(鸟)“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的v Q q E % $ Z i特征,进而认为拉出“五灵脂”的寒号虫,是一种翼手类的“大蝙蝠”(Pteropus pselaphon)。

这种说法,一直流行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小学语文第五册V @ A l F $ N教学参考书”中,取用了民国《动物大辞典》的观点,告诉教学的老师:“寒号鸟——是蝙蝠里面最大的。”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1922年《动物大辞典》关于“寒号虫”的描述

但对传统医学界而言,这个结论仍然不能z M x f O , #令人满意。大蝙蝠固然是“四足,有肉翅”,但它们夏天不长五色毛,冬天也不脱光光。更要紧的是,蝙蝠的分布以热带与亚热带居多,而当代中药市场上自称“五灵脂”的东西,却大多产自黄河以北的河北、山西等地。

于是,1961年出版的《中药志》第四册中,中科院药物所对“寒1 O n N号鸟是一种蝙蝠”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理由是他们在河北考察时发现,当地民众所采集的自称“五灵脂”的药物,并非蝙蝠之粪,而是一种叫做“橙足鼯鼠”(后更名“复齿鼯鼠”)的动物的屎。

此后,“寒号鸟是复齿鼯鼠”的新说法,渐渐取代了“寒号鸟是一种蝙蝠”的旧说法。2017年发行的最新版语文教科书,把寒号鸟画成复齿鼯鼠,也是# * u T j ? z受了这种调查结论的影响。

很显然,由对“五灵脂”的调查,来反推“寒号鸟”是什么,犯了非常明显、非常重大的逻辑错误。

首先,g S E g % ! c当代中药市场上自称“五灵脂”的东西,未必是宋人笔下的“五灵脂”;当代人将复齿鼯鼠拉的屎当成“五灵脂”,不等于宋元时代的人也把复齿鼯鼠拉的屎当成“五灵H o C 脂”。

事实上,I & { a [ 0自宋元而下,“五灵脂”虽然与“寒号鸟”联系在一起,但因为“寒号鸟”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所以“五灵脂”究竟是谁拉出来的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而* R y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界的调查,也发现当I 9 G ( : m代中药市场+ A c B C u 4 n上的“五灵脂”,往往同名不同物,号称} } f m G I ! l !拉出“五灵脂”的动物,至z @ ; L p s T I H少存在十余种之多。比如,河北市场上的五灵脂多数出自复齿鼯鼠,湖北市场上的灵脂米多数出自红白鼯鼠,甘肃、四川的灵脂米、灵脂块多数出自各种鼠兔,新疆的灵脂块据说出自某种飞鼠……

“寒号鸟”真的是鸟,最新版教科书的“修订”是错的?

图:《本草从新》中的五灵脂及附图

其次z U _ z ~ P,寒号鸟故事有两个原型,分别是世俗的“鶡鴠传说”与佛教的“寒苦鸟传说”。在“五灵脂”与“寒号鸟”建立联系之前,这两个原型,就已经构筑起了流传至今的寒号鸟故事的主干——因寒冷发誓筑巢,又因懒惰没有筑巢。

对“寒号鸟故事”而– 2 ]言,“拉出五灵脂”这个情节,不但可有 N l # @可无、而且画蛇添足,给人一种很明显的强行塞入、强行挂靠之感。无视更重要的“鶡鴠传说”与“寒苦鸟传说”的存在,纠结于晚出的、边D m | L ( 5 | $ ,缘的“五灵脂”之说,然后得出“寒号鸟不是鸟”,这种考据方法,显然走错了方向。

最后,再强调一下结论:

(1)寒号鸟是一种鸟,它是古代佛教故事与世俗传说交融的产物,是一种不必有现实对应物种的虚构鸟类。

(2)从“五灵脂”入手考据,得出“寒号鸟不是鸟,而是复齿鼯鼠”的结论,犯了严重的逻. e 4 M z Q 7 o辑错误。

(3G f N w)最新版语文教科书1 . ]把寒号鸟画成一只啮齿类动物,这种“修正”是错误的。

上一篇

男子猥亵少女被无码通缉,反告警方赔偿10万,结果会怎样?

下一篇

原来身份证后4位是这个意思,你知道代表什么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