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收藏 0 0

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国徽是中国首面国徽,是基于传统“十二章”设计的民国国徽,名曰“十二章国徽” 又称“嘉禾国徽”。图案基于中国古代礼服的十二章花纹,在1913年2月至m ^ % X y h1928年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袁世凯所建立的中华帝国亦沿袭作为国徽。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民国时期,上海金城银行(老照片)

1912年8月,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鲁迅、许寿裳、钱稻孙三位教育部荐任科长负责研拟国徽图案,8月28日完成。三人合作设计图样,由B F # A钱稻孙画出图例,说明书由鲁迅执笔。1913年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表,该国徽正式启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载有《致国务院国O $ a z L 0 n t x徽拟图说明书》,文中说明国徽采用了十二章,并附有国徽图。还在附注中说,原 E x ~ w ( I图经国务~ y 7 U T院提意见,已经照改过。文章未署名,但与《鲁迅O 0 0 { ` V 9 ]日记》记载相符,应认定为鲁迅等人之作。《鲁迅T , 4 m y 0 4博物馆保管目录》今发现有“袁世凯时期国徽图案铅模一件”,是十二章国徽图案,铅质,明文。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国徽的设计中结合了西方纹章的布局及传统的十二章图案。图案中含有日、月、星辰、山、龙、凤、总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吉祥物,象征国运之长久美好。

嘉禾:一种双穗禾,为古代吉祥的象征。国徽n Q 8 | S 0 b K上的设计来源于汉代《五瑞图》石刻上的@ e k # 1 |图案。干:嘉禾% W , v C ~ 6 – (之后的黑色盾形。黼:斧形的图案,象征决断H 8 0 _ 8 Z w 4。粉米:斧形表面点缀有白色的米粒,象征农业的供养。山:斧形下方的曲线,象征m 3 c + f _ j稳重、镇定。日:中心上方红白相间的图案。黻:下方黄色丝带间的红色亚形图案,象征辨别、明察、背恶向善。

左侧为华虫:雉鸡,象征“文采昭著”。藻:华虫嘴中衔藻,象征洁净。星辰:华虫头上戴有星辰。宗彝:华虫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l , b P S Z酒器,象征供奉、孝养。

右侧为龙:象征神异、变幻。月:龙角背后的图案。火:龙身的火焰,象征明亮。宗彝:龙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征供奉、孝养。

1923年3月,财政部以铸造新i J 4 I & 4银币取代袁世凯像币,便采用“嘉禾国徽”作为新币的图案,因上海造币厂R Y w未能投产,便委托天津造# C H 4 D J M币厂铸造,后疑因其有较浓厚的帝王色彩而未发行。当时制成的样币` u $2 v ! h u分大小字两种),特别是极少量的银模金铸币便成了中国近代机制币之珍品。

1926年,直隶督军兼省长褚玉璞以“调剂市面金融”为由,( % ( Q p ^ h {饬令天津造H k t Z V币厂铸造: C ; : –新辅币,又重新采用“十二章图”作为图案,通于京津一带。无奈因质量成色较低,市价暴跌,仅两年即停铸。另据耿爱德《中国造币史》载:壹角生产约412万枚、贰角352万余枚。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上海金城银行旧址,位于江西中路200号,现为交通银5 ! b 0 6 e行。, b e 3 $ h w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行楼建筑正门门楣上的图案,即是“嘉禾t c Y b – f V p国徽”。

直到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发动震惊中外的k z D t o / ^ F 6东北易帜事件,将原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更换为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十二章国a ^ l A d e ) /徽同时正式废止。

故事讲到这里,接着请欣$ O K o (赏四枚由PCGS评级鉴定的龙凤纪念币(龙凤大字壹圆,龙凤小字壹圆,贰角,壹角)恰恰充分体现了嘉禾国徽之美。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龙凤大字壹圆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龙凤小字壹圆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贰角

“嘉禾国徽”银币趣谈

壹角

上一篇

分不清字体,还怎么玩古钱?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