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收藏 0 0

对于熟悉《三国》的朋友们来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以说是后世争议最大的三国问题之一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探讨一下,这”子午谷奇谋”真的”奇”吗?又7 S L H V m 1 – H有多大的可行性?

首先,我t Q $ U ) w V们来看一下,大家眼中的m 2 *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样的:”魏延要领兵五千,从子午谷走,直接抵达并进攻长安。”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图中蓝色线是大家认为的魏延要) } ?走的“子午谷奇谋”的路M 2 x 3 [ L C ( /线

而子午谷中,山路崎岖难行。入谷中的军事行动没有成功的。举例如下:

1、后H , . ^来魏国大将曹真曾有过南下伐蜀的进军路线之一就是走子午g c e G谷直取汉中。

可结果呢?走了一个月,预计的行程还没走一半,比走其他路线的部队慢了一倍还多的速度。可见,从出奇兵的角度考虑,这基本就是”蜗牛”般的速度,根本无”奇”J @ y | ^可言。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2、一百多年后,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伐秦。其部将司马勋也走了子午谷,想要偷袭前秦都城长安。结果是,司马勋中伏,全军覆没,桓温大败只得退兵。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桓温的部将司马勋是真的老老实实的从头到尾走了一遍z D T W A K子午谷

3、又过了一千多年,历史再次重4 ~ x o P * ? 6演。李自成的老领导——老闯王高迎祥,率部六万,出子午谷,明将孙传庭率军万余,在子午谷谷口设伏,全歼高迎祥部,高迎祥本人也K 9 p f因此战死,之后由李自成接替闯王之位。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闯王高迎祥雕像

这都是用鲜血证明的不可行的教v o y u P训啊。那么,魏延作为蜀汉大将,三国时期P ( E一等一的军事人才,他会出现这种弱智的思维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J 0 C – 7能”了。


那么,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Y g x b v K史上的”子午谷奇谋”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三国志魏略》中记载:”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X H A i v p ) E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p W + E r O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

意思是”魏延认为,夏侯楙的曹丕的女婿,S 0 [ S Z 怯懦无谋。给我五千精兵,带足粮草,我中褒斜谷出,^ + P n F 2 沿着秦岭往东走,到子午谷后向北,1 ] N d D / w不到十日,就可以抵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来了,必然往东逃窜,去找援兵。”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魏延提到的是从”褒斜道出,沿着秦岭往东,到子午谷后再往北进攻长安”。

并不是后世大多数. D u V u A人所解读的”魏延就是^ 4 ( r C要从子午谷走,直达并且攻占长安”,因为其1 F r Z中提到了“子午谷”这三个M . v N Q B E字,就被后人断章取义成为了所谓的“子^ c P 9 z W g ~ j午谷奇谋”。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是从子午谷路过,作为”地标q h ] O V E v“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要从子午谷中走过去。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魏延褒斜道进攻路线图

纠正了这个严重的错误之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有多少呢?诸葛亮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那么将会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未知因素如下# , j + A z % &

第一,夏侯楙怯懦无谋,听说他来了{ = V Y d就会吓跑。前提是要被吓跑K V n,但是,如果没有被吓跑呢?如果夏侯楙凭借长安城池坚固,固守待援的话,魏延怎么办?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第二,魏军可以,以逸待劳。蜀军将有进无退,一旦中L 5 [ u k _ r O伏后,绝无退路。 ] – k – k K E |

第三,连天水这样的小城,都要攻很长时间。如果进攻魏国西北防区司令部所在地——长安,可想而知其防御力,应该是远远超过其他小城市的。想要靠魏延的区区五千精兵,就想攻下至少有万人防守的长安城?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第四,魏军的支援距离要比蜀军近,且都为平原,又有水路运输。而蜀军只能从崎岖难行的山路中行u ? 2 ( ) E T 3 U进,无论是援军的到达速度还是粮草的供应难度,都远远不及魏军。

第五,长安并不是魏国都城,即使攻取下来,除了能获得点心理平衡(收复旧都),痛快痛快嘴之外,没有任何战略意= I ^ M { N义。

其战略价值,反倒不如诸葛T k 2 6 %亮的步步为营,逐步蚕食魏k ^ o ~ k c国领土,来的更实惠一些。

第六,没有有效的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即使攻占长安,魏国君臣可能坐视不理吗?可能不派兵重新攻占吗?要知道你魏延只带了五千$ 6 e c D兵,能不& Z ` 2 u `能攻下长安暂且不说,就算你攻U p 1 k 0 v i G D下来了,损失一半兵马不过n 4 E U a b X j分吧?你剩下两千多人,面对的是魏国的举国之兵来攻,你z L F = 4 G 2 R B守得住吗?

一个根_ i ) q }本守不住的战N Y X ) 5 |略城市,你攻它下来有什么用?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就像当年毛主席在秋收起义G W R [之后,果断决定不按原计划进攻长沙等大城市,而是上井冈山的道理一样。最后很有可能想退W R O都退不回来,而导致全军覆没。

第七,魏延之一计划的前提是”奇袭D _ 8 ) / 7 P g l“,很难想象,一直五千人的蜀军队伍,在魏境内运动至少十几天而不会被发现。不知道是魏延的部队有多神奇?还是魏国的部队有多无能?

所以,毛主席给出来的评价是:”此计太悬危l 9 – J ] ] ; M 7“。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操作并且成功了呢?

答案,也是有的。

韩信,当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走的就是褒斜道,偷袭陈仓,之后攻陷咸阳,占据武F / ; i N f关和潼关,进而进军中原,最终打下整个汉家天下。

但是,当时的韩信面对的是项羽称霸王后,分封的以章邯为首的”三秦”势力,而他们都是各自为战的小规模国家,其中最强的是章邯,不过只有三万兵马,& 7 7 t其他两国都只有万余兵马,且互不辖制,不能统一指挥。韩信只要各个击破就可以了。

而当时的项羽,在这东方与齐国作战,根本无暇顾及西部的刘邦。所以,三秦之地根本没有外援可言。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诸葛亮率领的蜀汉面对的是统一且强大的北方中国——魏国。

即使,个别城市被蜀汉占领了,魏国的支援速度和力量是要远远强于当年的项羽的。而且魏国是以整个北方中国与蜀汉之地对抗,实力也是远超项羽若干倍的。而且项羽,当 G ; ` i m [ Z {年是因为内忧外患频发,而无暇顾及刘邦。魏国则不然,海内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蜀汉。

所以,在诸葛亮时期,想要学习韩信当年的策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不沾。怎么还会有胜算呢?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诸葛亮并不是像传言中”诸葛亮完全没有采纳魏延的计划”。

诸葛亮实际上是采纳了魏延的建议的,但是,不是全部,而是部分采纳了魏延的建议,并且没有让魏延去执行。

而是让赵云去做了这件事,而且,并不是主力或者真正意图去进攻长安,只是作为”疑兵”,主要是为了吸引魏军火力。结果也确实是把魏军主力吸引过去,而且是夏侯楙亲自挂帅,这一仗下来,如果没有关兴、张苞相救,赵云就OVER了。由8 r 6 E B D c a此可见,夏侯楙也并不像魏延所说的那么”懦弱无能”,所以,”听说魏延来了,就会被吓跑”的情况,恐怕也只能是在魏延的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了吧?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左右两侧红线为第一次北伐路线,其中赵云军的路线就是走的魏延提出的“褒斜道”路线,遇到曹军阻击后败回


总结:

1、魏延是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思考——达到阶段性目标就是胜利——攻到R l E E ( d W c长安就是完成任务,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2、诸葛亮是站在总经理的角度思考——需要从蜀汉的整体发展战略层面去思考是否适合这么做?这样做的话的损失与获取是否成正比?而后,又能不能保住所得到的胜利[ h ] P ` ~ U 2果实?

所得到的思考结果是:出奇兵攻下长安,风险太高,而收获甚微,不值得冒险,所以,只是让赵云做了个试验,证明了”不可行”就作罢了。

子午谷奇谋为何被错误解读?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采纳?

上一篇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个国家发生了改变世界的大事,影响至今

下一篇

赵云为何能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而在凤鸣山之战却遭惨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