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收藏 0 0

西汉武帝喜好神仙,听方士们的话,在建章宫西南部建造了一座高大的“承露盘”,以承甘露。《史记・封禅书》讲汉武帝建甘泉宫之后说:“其后又作柏梁(台)、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集解》:“徐广曰:‘元鼎二年时。’”《通鉴》_ ?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春,起柏梁台。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x – r T G S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汉武帝 网络图片

近代有些书把承露台的建立定为太初元年,因为建章宫与神明台建于此年,承露盘的建造似不应该在这以前。我们不能确定。(按,以露水和玉屑而饮,不仅不能长生或成仙,反于健) 4 C康有害。)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铜仙承露台 网络图片

三国时代,《三国志・魏明帝纪》引《魏略》曰:“是岁徙长安诸钟簴、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汉晋. K i春秋》曰:“帝徙盘,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于霸城。”均记魏明帝在景初元年(2372 G . i u p年)建立承露台。《宋书・五行志二》云:“魏明帝青龙中,盛修宫室。西取长安金狄承露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泣,于是因留霸城。”(按,唐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诗,诗序云:“仙人临载,乃潸然泪T l H w d k v b 下。”并说魏明帝迁承露盘为青龙元年八月事。)这样有了青龙元年与景初元年两种不同说法。

卢弼《三国志集解》:“赵一清曰:何平叔(何晏)《景福殿赋》:‘建凌云之层h # p R . D P盘。’注:凌云,层盘名,为之以承甘露。是/ e k 4 g r魏人又自作承露仙人掌也。侯康曰:陈思王承露盘颂曰:‘皇帝铸承露盘,茎长十二丈,大十围;上盘径四尺,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9 L L r d M f G,龙身长一丈,背负两子。自立于芳林园,甘露乃降。弼按:据此则承露盘当作于太和六年以前,(陈思王曹植卒于太和六年)V # 2 ~起景福承光殿,亦为太和六年事也。”可以推断明帝迁S – h &长安承露盘失败与重建承露盘于洛阳,应在太和六年(232年)以前。《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编)卷七十三《杂器g J a 4 . b * H k物部:盘》中,有魏曹植《承露盘铭》与毌丘俭《承露盘铭》。毌丘俭《承露盘铭》中有:“下有蛟龙,偃蹇虬纷;仙掌岧岧,零露是集。”

以后,历代帝王往往在皇家御苑中建立铜仙承露台。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金中都遗迹 网络图片

金代皇宫外西北方,曾建有一座高台,Q ( + M * O 5 =名为望月台。元末诗人葛逻禄B ! . % s d I t・廼贤所作《南城咏古》十六首中,有一首标题为《云仙台》,注云:“金之望月台。”1 w p Y b ! i `诗云:“台殿0 @ 8 { z清溟外,团团海月凉。隔帘闻凤管,秉烛奏霓裳。铜爵晨霞眩;金盘夕露瀼。仙人不复返,愁F e u V * A ^杀海生桑。”从“望月台”之名推测,不像是承露台。

但元代改名为“云仙台”n P F c o h ? n,廼贤又有“金盘夕露瀼”的诗句,可能金代后期增建了铜仙承露盘了。从首句“台殿清溟外”推测,台似乎很高大,台上除承露盘之外,大约还有些殿阁。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北海琼华岛铜仙承露台

1974年北京史地专家赵其昌曾发掘过长春宫遗址,在白云观西侧百米处。可推知真常观也在白云观的西方,即会城门东南方。望月台在其附近,它可能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小宫苑,p 7 =大约不与金代的琼林苑相连。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未损毁时的绮春园石灯台

从汉武帝到清代,历代帝王往往在宫中建铜仙承露台

绮春园仙人承露台

在现今北海琼华岛的西北部半山处,有一座铜仙承露t W }台。在圆明园绮春园也有一“露水神台”,据记载修建得很大,如今只剩残迹,全貌被英法联军破坏了。

内容整编自:郭久琪 《北京曾有几处“铜仙承露台”》,《紫禁城》2011年1y & u0月刊。o # ] Y ]感谢《紫= 9 ] 2 g A G禁城》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上一篇

颐和园是遭列强洗劫后重建的,前身为乾隆所建清漪园

下一篇

草原上的大宁城自古为兵家必争地,明永乐皇帝却因故放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