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收藏 0 0

东北平原分为三块,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农业社会为主,兼有少量渔猎。

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以渔猎采集为主,并有少量农耕。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气候寒冷并非是古代东北农业主要集中在辽河平原的主要原因。辽河平原冬季并不比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温暖多少,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三十度。但是辽河平原在春秋战国就进入了农业社会,松嫩平原直到清代才开始向农业社会转变,三江平原直到建国后才得到大规模开发。而且东北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可以达到近三十度,足以进行农耕。

西伯利亚冬季气温可达零下四十到六十度,远比东北冷。可是人类在2万年前就在西伯利亚生活了,并由西伯利亚进入美洲。因为两万年前,人类就学会用兽骨为针,兽皮为原料制作衣服与靴子。从史前西伯利亚遗址来看,当地猎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贫穷,反而相当富足。许多墓地中有毛皮衣服,靴子,武器,手工制品等陪葬品。因为史前西伯利亚有猛犸象活动,可以提供大量肉食(史前从西欧到西伯利亚都有以猛犸象为主要猎物的猎象部落)。而且寒冷是天然的杀菌剂,猎人们并不担心食物变质,可以放心地将剩余肉类储存起来以渡过灾年。直到猛犸象灭绝后,当地渔猎部落才陷入贫困。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相比于西伯利亚,东北降水更加丰富,更适合渔猎,因而人口更加密集。这些部落有时会因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从事一定农耕,但是农耕很少成为主流。司马迁认为辽东虽然气候寒冷,但地广人稀,有渔盐捕猎之利,当地人生活相对富足。

因而,古代农民生活水平并不总是高于猎人与采集者。一般情况下,渔猎采集族群并没有向农业社会转变的动力。(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农业革命后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全球通史》第二章这样描述

如果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早在农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前就已为人类所知道,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迟如此之久才付诸实践呢?一个原因是,缺乏这样做的动力。与我们通常设想的相反,靠捕捉小动物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况下过的并不是受饥挨饿的生活。他们从来不使自己的人口增长超出食物来源所许可的范围。相反,倒是采取堕胎、停止哺乳和杀死新生婴儿等办法来降低自己的人口数,以度过一年中食物来源不足的月份。因而,狩猎社会能在供求平衡的状态下舒舒服服地过上数千年而未生长出一种要求根本变革的推动力。在正常情况下,原始人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只要狩猎到足够的动物,采集到足够的植物果实,他们就不再有任何进一步工作的动机。有位权威人士说,”大量的资料表明,狩猎、采集者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还享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而且事实上,比现代产业工人、农业工人、甚至考古学教授所享有的还要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所发生的问题自然不再是人类为什么要长期地过渔猎、采集生活,而是为什么不再过这种生活。

东北渔猎部族很少有动力,开垦耕地,进行农耕。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战国末,辽东人口可能仅有十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襄平(今辽阳)附近。襄平城以西几十里外就是辽泽,辽泽是古代关东大沼泽,以辽河为中心,最宽二百里,长千里,难以开发。襄平城以东几十里是辽东丘陵,绵延百里,部族林立。古代在山区中建立统治极为困难,即使到了明清,湘西、鄂西、川渝与云贵山区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向中央政府纳税的族群。1573年,明王朝调兵十四万,进攻宜宾地区的僰人,历时半年,攻克僰人最后的堡垒九丝城,才开始在当地山区建立统治。辽东丘陵也是如此,建州女真大本营赫图阿拉城就建立在辽东丘陵中。赫图阿拉城几十公里外,是当年高句丽人的纥升骨城遗址。纥升骨城是高句丽人建立的第一个城市,也是高句丽最早的首都。高句丽人发源于长白山脉与辽东丘陵,习惯依山建城,在山上建立山城堡垒,在山下建立供经贸的市区,纥升骨城,丸都城,平壤城(就是今天的朝鲜首都)皆如此。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所以,古代关东情况是这样的。辽河平原以东是千里辽泽,阻碍关东与关内交流。辽河平原以西是辽东丘陵,是各个山区部族领地。辽河平原以北是北方渔猎部族领地,西北方草原是游牧民族领地。向北开垦耕地,会遭到山区、林区与草原三个方向不同族群攻击。这与乌克兰平原很晚才得到开发的原因相似,乌克兰平原长期是东欧游牧民族领地,在乌克兰开垦耕地会遭到游牧民族劫掠。直到十八世纪,俄国军事力量压倒了鞑靼人,乌克兰平原才得到大规模开发,成为俄国粮仓。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

另外,战争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比如,金代黄龙府(今长春市)附近,女真人已经开始向农业社会转化了,但是蒙古入侵,杀死了大量人口,当地部族又回到了渔猎状态。公孙氏,高句丽,渤海国,辽国等的灭亡都使得不少农业区重新转入渔猎。

上一篇

卫青在历代兵家中,为何能不给别人留下“结党”的印象?

下一篇

古代孝子把父母关进瓦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