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收藏 0 0

1900年,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史》中针对中国科技发展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科技在明清以前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成为西方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的助推器,造纸术与印刷术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世俗化,更是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而火药的应用更是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教会与地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但是明中期以后,中国科技就进入一个经验总结的怪圈,再也没能产生轰动世界的发明了。后来很多历史学家总结归纳了很多因素,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来深入解读一下。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一、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一直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所以古代科技著作大都是为农业服务,出现过很多农书著作,比如说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但是小农经济自身存在封闭保守、狭隘脆弱等局限性,这使得古代科技缺少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发展到巅峰,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完善。工业文明呈现出相对于农业文明的绝对优势。中国科技囿于小农经济的牢笼得不到质的飞跃,自然也相对走向没落。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二、文化因素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一直强调重人伦轻自然也是造成中国科技衰落的重要原因。受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古人有能力有本事的都是自小立志要做官的。算数天文这种理科领域被视为奇技淫巧,古人研究他们也只是为了看天相占卜。明清之后,八股取士极大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有文化的人只知道死磕八股文,虽然出现了通俗小说,但是主流思想还是走向僵化,科技领域出现了几百年的空白。而西方三大思想解放运动进行地如火如荼,近代科技确立并走向体系化理论化。随之诞生的工业文明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氛围浓厚。这也使得西方逐渐赶超中国,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三、政治因素

自秦朝开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就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框架。各代君主的专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力量促进科技完善。但是科技根本上并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需要,于是发展到后期就逐渐被排挤。例如重农抑商文化专制等主流政策的打压,也使得科技无法转型,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实践积累层面上。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四、社会因素

中国社会的结构一直是君天下层面的家天下,伦理纲常一直是不变的基本道德。在这种大背景下,近代解放思潮难以浸润人心,固有的理论观念鲜有人愿意去打破。再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充盈,现有的物质条件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明清时期发展进入全盛,也就不太需要新的生产工具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在这种饱和状态下,科技自然停滞。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没落

科技发展由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综上所述,李约瑟难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明清科技的停滞也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所以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上一篇

同时发生两起命案,盗窃杀人和母亲杀子,你先去抓谁?

下一篇

汉末凉州的动荡——中平羌胡起义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