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朱厚照—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朱厚照—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收藏 0 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一个王朝,自始至终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其中明朝的奇葩皇帝也比较多,例如乞丐皇帝朱元璋,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明朝最不靠谱的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嫡长子,朱佑樘 在明朝历史上也算得上一位好皇帝,也是一个难得的痴情种,所以他的后宫之中,就只有朱厚照的母亲张皇后一位妻子,朱佑樘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让明朝进入了中兴, 史称”弘治中兴”。所以朱厚照从小就被给予了厚望,而朱厚照年幼时并不贪玩,他两岁便被立为太子,而且他天资聪明,善于学习,可最终却因为识人不清而误了终身,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身边有以刘瑾为首的八名太监侍奉,称为”八党”,后又号作”八虎”。

他在位十六年,一生中大多数时刻都在不务正业,将自己老爹辛苦一生的江山搁置在一边,导致各地起义军四起,连他的兄弟都起兵讨伐他,但是此人仿佛受到上天眷顾一样,他没等他去收拾他的兄弟,他的兄弟就被御史抓住了,他气得让御史放了叛军,亲自挂帅,重新抓住自己的兄弟。在位的十六年间,他认了127个义子,但是却没能生下一个亲生儿子。在他31岁去世的时候,只能无奈的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弟。

说起来朱厚照这个皇帝虽然喜欢玩儿,但还是非常有政治天赋的,脑子非常好使,而且特别亲民。只可惜被自己玩儿死了。他微服私访的时候,为了体验渔民的生活,亲自到江上打鱼。最后由于捕的鱼太多,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就此落下了病根,不治身亡。他连一个后代都没有留下,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真的是太悲催了。

当然,如果翻开史料,会发现很多端倪,比如朱厚照在位期间,除了宁王叛乱外,民间起义次数是历代最少,民众的生活质量最高,可以说在民间是一代明君,而朱厚照从小聪明绝顶,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史书中的昏庸不堪,顶多恃宠而骄而已。

而所谓的黑点之一刘瑾,绝不是史书中记载的排斥异己,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他顶着东林党人的压力锐意改革,《明史列传》记载“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这说明,刘瑾的变法并非小打小闹的改动,而是涉及六部中的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儒生们自然不会对改革效果做出正面的评价,甚至对改革措施及成效如何,史料也基本不载。我们只能从一些其他的资料才能有所了解。

刘瑾设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把“八虎”中的七虎都得罪了,不容于同行;他设立“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却把官僚系统都得罪了;他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却把地主阶级得罪了;在边防方面,他“设文职大臣总制三达,镇、巡以下皆受节制”,这又得罪了武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身为太监的他,却禁止太监干政,限制宦官权力。他的亲信,全是内阁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尚书毕亨、朱恩等,并无一个宦官,这为他的倒台埋下祸根。太监张永利用平叛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刘瑾所尊重的首辅李东阳从中煽风点火,结果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最终凌迟而死,可以说刘瑾的改革都是照顾贫民打击士绅的被文官喷的“恶政”。

而且正德死亡也是疑点之一,明武宗朱厚照15岁登基,31岁驾崩,就因为他在船上钓鱼,不小心掉进水里了,从那以后,原本身体强壮的朱厚照就变成了病秧子,后来竟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

早知道正德亲征蒙古,蒙古小王子十几年不敢再南下打草谷,整个明朝正德都是第一位在正面战场,以骑兵与蒙古交锋取胜的将领,而且蒙古小王子绝不是草包,是从十几位继承者中杀出来的,文韬武略皆惊人,而且文官记录朱厚照“斩敌数人”,一个尚武且身体强健的皇帝,掉进水里之后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这里面肯定有文章,有人说他是受寒,有人说他被女色掏空了身子,也有人说他是死于江彬的谋杀,因为在之前就有人发现江彬要谋反的迹象,但其死因成谜,史家也没有定论。

但据说正德落水后想换御医,被文官首脑杨廷和连续拒绝多次,最终身亡,而正德落水正是在凌迟刘瑾后的几年。

而同样死于落水的皇帝有天启皇帝朱由校,著名的“木工皇帝”,早知道古代做木工的都是重力气活,没有一幅强壮身体连门槛都摸不着,而且宫内集结了天下最好的医生,却让两代皇帝死于落水受寒,很是奇怪。

上一篇

二战奇闻 | 在这场战斗中,一支1000人的日军惨遭鳄鱼屠杀

下一篇

一代圣贤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却是一个“宗教团体”?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