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收藏 0 0

西汉末年宦官与外戚把持朝政谋取利益,根本不在乎百姓疾苦,社会矛盾与日剧增。加上自武帝后西汉王朝再也没有有所作为的君主,国家中兴无望,亡国之期指日可待。

外戚王氏家族中的王莽借此机会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大刀阔斧地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即著名的“王莽改制”。本文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前言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最鼎盛的时期,但因汉武帝穷兵黩武,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所以汉武帝时期也是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后代也在也没有出现能够扭转西汉王朝颓势的圣明之君。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汉元帝登基为帝。从汉元帝时期开始,皇权开始旁落,外戚和宦官的势力与日剧增。不但如此,这时候处于西汉统治下的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荒已经严重扰乱了该时期的社会秩序,但西汉政治集团仍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

有《汉书》记载:“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粟,若其大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

在汉成帝时期,因皇帝很少过问朝政,沉迷酒色,所以外戚王氏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达到巅峰。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汉哀帝时期。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疯狂谋取利益,不顾百姓死活,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公元前1年,外戚王氏集团中的王莽进入西汉政治核心,担任大司马。随后又担任“摄皇帝”,为夺取帝位做政治准备。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王莽)

公元8年,王莽废掉太子刘婴,自立为第,改元开国。国号为新,也称新莽,正式推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王莽在位期间托古改制,对当时混乱不堪的社会进行了深入改革,其颁布的诸多改革政策十分超前,甚至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清朝。

王莽改制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但好景不长,他仅仅在位十五年就被各地诸侯王推翻下台,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改革也就此终止。

王莽上台后,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情况进行了深入改革,意图重建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时期的社会状况。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新朝疆域图

人口因饥荒发生大规模消减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共计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

同时《西汉末年社会大动乱试论》中推算:“如按师丹限制奴婢意见其数字是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以其中平均每人占有奴掉最低限度三十人计,则全国有私奴婢四百万,加上中央和地方官奴婢,共达五百万,占当时全国人口十分之一。”

全国奴婢数量如此之大,对于国家生产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大规模的奴婢数量直接导致农耕的劳动力减少,粮食产量不足,就会发生大规模饥荒,使社会动荡。

《全汉文》记载:“馁死于道,以百万数。”

在粮食产量不足,百姓甚至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时候,一切经济活动的发展都将停滞,社会动荡也随即开始,流民遍布全国各地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西汉末年壁画

造成饥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西汉王朝的王室贵族在王朝发展的百年时间里兼并了农民大量的土地,百姓只能够挖野菜、吃野草维持生命,国家也拒绝开仓赈灾,所以西汉末年人口锐减。王莽为改变这一现状,依照古制进行了“王田私属制”改革。

《汉书·王莽传》记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王莽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名义将诸侯王手中的土地收归为国有,再将这些土地分给失去土地的农民,手中田地规模超过国家规定的农民需要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他人,这样就使百姓重新获得了可以维持生计的基本需求。禁止买卖奴婢,也可有效遏制劳动力转换为奴婢的趋势。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王莽期间设立

经济混乱

1.五均六筦

考虑到手工业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也遭到强烈的冲击,所以他又颁布了“五均六筦”法令。即:从事采矿业和捕鱼业的人士需要将产出数量上报给政府,政府从中征收百分之十的税;盐、铁、布匹由国家专卖;市场物价一旦超出正常价格,政府将抛售库存压低价格,一旦产品滞销,政府将按照成本价全数收购,以此来控制物价上涨。

《汉书·食货志》记载:“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于其所之县官,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

钱币也由中央统一铸造;并且政府出资对民间开放贷款,政府出借丧葬费不收取利息,只需要在短期内偿还即可;政府出借给从事工商业的资金,按照每年纯利润的百分之十收取利息。

《汉书·食货志》记载:“国师公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收不雠,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莽乃下诏曰:‘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

这些措施都使新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王莽货币改革

2.币制改革

王莽在位不过十五年,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可以看出在当时币制有多么混乱。进行币制改革主要是因为西汉末年,货币通货膨胀十分严重,而且各地大的诸侯国也存在私自铸造货币的现象,使得中央对货币失去了调控能力。

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废除以往的旧式货币,重新铸造新式货币并发行。但王莽的货币改革使失败的,甚至影响到了政权的稳固。

原因在于,王莽在进行货币改革时,发行了共二十八中货币,不但数量太多,而且民间在进行交易的时候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换算,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虽然他很快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废除该制度,但随后保留发行的两种货币的价值却严重虚高,国内市场一片混乱。

虽然王莽的想法是正确的,意图通过更换新的货币来减少通货膨胀,增加货币价值,但在短短的十五年内进行四次大型货币改革,每一次都废除了先前的货币,使百姓手中本就为数不多的资产一次又一次遭受贬值,这些财富反而流入了国库,百姓皆十分不满。而且在进行五铢钱改革的时候,发行量过大,导致货币没有达到预期降低通货膨胀的效果。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新莽铜嘉量

没有统一的度量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六国的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至西汉王朝末期,已经统一的度量衡再次发生混乱,各类度量衡器遍布于市,带来了诸多麻烦。

公元9年,王莽重新统一全国度量衡,并铸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新朝虽距今已经有两千余年,但仍有大量的度量衡器传世,比如著名的新莽铜嘉量,在该器具上刻有度量衡标准,即斛、斗、升、合、龠量之径、深和容积。

2017年6月,山东邹城市的考古挖掘现场出土了新莽时期的8件青铜度量衡器。其中包含类似天平的称重器具,是首次出土该类型的度量衡器,该器具外形十分精美,可以看出新莽时期的度量衡器十分先进。

1992年,在扬州市周边甚至曾经出土过类似现代游标卡尺的度量衡器,即新莽铜卡尺。该青铜卡尺不但能够测量物体的直径,还可以精确测量深度、长度、宽度和厚度,十分便利。自东汉开始,皆沿用新朝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对后世影响极大。

从王莽改制入手,探析西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新莽铜卡尺

评价

王莽推翻西汉王朝建立新朝,是痴迷于帝位还是为了更容易进行社会改革暂且不论,他所进行的新政改革,使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这一点确实毋庸置疑。但是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比如失败的币制改革,使百姓的财富一次又一次的减少,确实缓解了西汉末年一部分的社会矛盾,可是王莽在位期间,并没有对贪官污吏进行打击,直至新朝时期,贪污之风依然盛行。

他虽然缓解了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但币制改革却使新朝时期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对此王莽无力解决。同样,他的改革深深触及了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尤其是将全国私田全部转为公田,这就使这些贵族和地主一直记恨王莽,寻机推翻王莽政权。公元23年,更始军攻破长安城,王莽被杀身亡,王莽改制就此结束。

参考资料:《汉书·地理志》、《西汉末年社会大动乱试论》、《全汉文》、《汉书·王莽传》、《汉书·食货志》等。

上一篇

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女性穿戴是怎样的?看看这组老照片就知道了

下一篇

为什么刘备收编了刘表和刘璋的人马才能崛起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