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收藏 0 0

康熙皇帝说:“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世。”

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在他在位的六十一年也是这样做的。

康熙在位期间将这句话当成了他的治国目标,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的阐述这一个基本思想。

康熙在顺治帝恢复民生经济基础之上,大力的整顿财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康乾盛世”确立了物质和制度的基础。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一、 农耕

1、 废除“圈地令”

所谓的“圈地令”是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后,多尔衮摄政期间为了给进京的八旗官兵谋求生计而颁布的一则法令。

本来是要在京城附近圈占汉人的无主荒田分给八旗诸王和兵丁以为生计,但是无主荒田何其少也。

旗人携带着绳子骑着马到处圈占汉人的土地,管你有主无主,只要是汉人的土地被旗人看中都是圈占的目标。

一时间,农民流离失所,田地被占,饥寒交迫,社会矛盾重重,许多农民纷纷起义,给当时的清政府巩固政权造成了很多的麻烦。

封建经济的基本问题就在于土地,而历史上许多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康熙八年,康熙亲政以后,下令永远禁止圈地。

康熙这一政策颇得民心,极大的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2、 奖励垦荒

经过了连年的战争,关内关外百废待兴,“谎称非堡,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没有办法进行耕种。

顺治朝曾鼓励垦荒,但是收效甚微,康熙重新将垦荒提上日程,并制定了多种措施保证垦荒的效果。

① 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康熙下旨规定:自康熙二年开始,各省的荒地要五年垦完,到康熙六年秋天要派官员进行查验,对于垦荒不利的督抚,要进行议罪。同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的条例和规定,对各级官员进行考核。

康熙帝说得好:“自古国家久安长治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犬之休。”

②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康熙一再的放宽了“起科”的年限,“起科”就是按亩征收钱粮。开始规定三年起科,后来又延长的四年、六年。

十二年十一月,康熙帝又指示:“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

后来等经济好转,又有所缩短,但是对于一些新开垦的土地仍不加征。这一措施,很好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③ 调动富户、乡绅的积极性

康熙还特别鼓励富户乡绅垦田,不仅有收获大,而且还有当官的可能。康熙十三年,规定了贡生、监生、平民开垦土地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报道吏部、兵部,测试其文化程度,达标的可以直接授知县、县丞、守备等官职。

④ “更名田”和“易价银“

通过开垦荒地,所得土地归开垦者所有,“不许原主复问”。原来明朝的一些皇室勋贵的田庄,全部并入州县土地,全部变成民田给老百姓耕种,这就是“更名田”,愿意认领“更名田”的需向当地州县缴纳“易价银”后来又有规定取消了“易价银”只交赋税就行,已经交了“易价银”的可以折抵下一年的赋税。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⑤ 康熙二十四年统计共计可耕种土地5891600余顷,比顺治年增加了500000余顷。康熙六十一年耕地面积增加到8510990余顷。

康熙帝说:“今天下户口甚繁,地无弃土。”

二、 水利

水利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康熙帝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作为自己亲政以来一件大事来抓,直至驾崩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水利的整治。

1、 自清朝入关以来,黄河、淮河连年决口,危害最大。

仅在康熙登基后的前十五年,黄河共计决口高达69次,平均每年决口4.6次。黄淮决口危害的是中原产粮区和江南富庶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危害政府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顺治朝每年投入百数十万两白银,征发民夫数万,收效甚微,更换五任河道总督,可以无济于事。

2、 康熙帝决心治黄,务求“一劳永逸之计”

康熙选中了才能卓著的治理河道的专家安徽巡抚靳辅担任河道总督

而且全力支持靳辅治理黄河,即使是在平定吴三桂叛乱的困难时期仍然不顾朝中大臣反对,拨付治理黄河经费二百五十余万两白银,此后每年拨付三百余万两。

在康熙的严厉督促和关怀之下,靳辅尽心尽力的主持河务,历经六年艰苦奋斗,使得黄河、淮河尽复古道,水患顿消

康熙非常高兴,亲自到现场巡视,高度赞扬了靳辅的功绩,并鼓励靳辅将治理河道经验编制成书,传于后世。

康熙善于用人,利用水利专家靳辅治理河道十一年,全面治理了黄河、淮河水患,变害为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康熙一生六下江南,巡视河工,对水利的重视可见一斑。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三、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帝在执政五十年时说过:“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为急。”他把蠲免看成是“古今第一仁政”。

康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蠲免钱粮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是体念民生的具体表现。

康熙一朝蠲免钱粮无数,次数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数量巨大史无前例的。有时是全国性质的,有时是局部性质的。

康熙年间一般国家庆典、战争、巡幸所到之处都会实施蠲免,或全部或局部。如遇水灾、旱灾、虫灾、冰雹、地震、火灾、飓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康熙总是会根据灾情采取不同的蠲免措施。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康熙帝向全国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五十年全国人丁数为准,“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

康熙帝取消新增人丁的人头税,是历史上历朝历代绝无仅有之事。这项政策的实施,标识着康熙朝当时的经济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繁荣,是“康乾盛世”吹响了号角,拉开了帷幕,仅此一项将康熙帝称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资料来源:《清圣祖实录》

《熙朝纪政》

上一篇

阅读 | 历代的中医大家 大多是业余中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