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过秦论对不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过秦论对不对
收藏 0 0

西汉初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语文必修教材选取了上篇作为例文。

作为一篇具有议论性质的文章,它的论点是什么呢?理解文本结构是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篇共五段,第一段主要写秦孝公志在天下,任用贤才商君,改革强大,称霸一方,奠定了强盛的基础,第二段主要写惠文、武、昭襄继续实施秦孝公的政策,孝文王、庄襄王承上启下,第三段写秦始皇开始图谋霸业吞并六国,第四段主要写陈涉起义,秦国亡,最后一段议论,提出强秦灭亡的关键在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整体上看,文章先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列举秦国称霸到灭亡的一系列史实,最后从历史经验中归纳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那么最后一句是上篇的中心论点吗?

从最后一句和上篇所有段落的关系来看,最后一句并不能成为上篇的中心论点。第一,“仁义不施”二句前的大段文字不是它的论据。从篇幅上讲,文章前部分用大量篇幅讲的不是秦之“过”,倒是秦之“功”。文章连用了三个自然节叙述从秦孝公起,经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直到秦始皇这七代君王,按照既定方针向东发展,节节胜利,一代比一代强盛,终至吞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并未讲秦之“过”。从内容上说,只有“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节中有九句讲到赢政统一天下后对内巩固统治的措施,即:“于是废先王之道,播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摘,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是始皇之过,但也不的全部。紧接着.“始皇既没”一节就写陈涉起义灭亡了秦朝,并未提及攻守之势已异的问题。第二,上篇并未论证“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何导致了秦国的灭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秦国灭亡的充分必要条件吗?秦国灭亡仅仅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吗?“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依据是什么?等等。在上篇中,这些论证一个论点必的必要的问题都没有解答。

那么结合《过秦论》全篇来看呢?中篇一开头“秦兼海内”一节写的是赢政当上始皇帝之后,“天下之士斐然向风”,“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说的是形势已转为“守”。继而指出“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提出了改变政策,挟其威势实行仁义的方略。所以这一节实是“攻守之势异”的展开。以下“秦王怀贪鄙之心”和“今二世立”两节,分别论述了始皇“其道不易,其政不改”,“以暴虐为天下始”的不行仁政的错误,以及二世不“正先帝之过,“而重之以无道”的大量错误事实,指出秦朝“其亡可立而待”。所以这两节具体揭露了始皇和二世之过,实是“仁义不施”的展开。由此也就证明全文的论据在中篇,而不在上篇。下篇写子婴不知闭关坚守,轻率地派重兵出征,以致被章邯“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子婴之所以“救败”失策,并非朝庭上“无深虑知化之士”,而是由于始皇和二世不行仁义,秦法严酷,致使大臣“不敢尽忠拂过”。这是始皇和二世过失造成的后遗症。分析子婴的过错仍是围绕中心过秦。所以下篇也是在论证“仁义不施”造成的后果。

所以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上篇是从成败悬殊的对比中设疑,提出论点.中篇是以始皇和二世的过错直接论证其论点,下篇是从始皇和二世错误的严重后果(使子婴孤立无援)上间接论证其论点。中篇和下篇都是论据。因而本文的论证方式是先提论点、后出论据的证明式论证。综上,上篇仅仅是极力渲染了秦国的强大和灭亡的突然,然后提出了“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而这个论点不是上篇的中心论点,而是《过秦论》全篇的中心论点。

那么如何理解“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呢?到底是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还是秦国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仁义,或者是由于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才使陈涉转为攻势,秦始皇变为守势呢?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问题。“仁义不施”究竟是“攻守之势异也”的原因还是结果?结合全篇,秦国一开始便并未实施“仁政”,而是采取了商鞅的变法,得以迅速强大。商鞅的政策在秦国被继承了下去。秦国吞并六国后,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从“攻势”变成了“守势”。贾谊指出秦国最大的失误在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在贾谊看来,夺取政权需要依靠霸道、力政,顺守天下则需要依靠仁义治国,这是因为形势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治国之术。秦皇朝的灭亡,即是不懂得以仁义治国对于守天下的重要性,却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只能导致覆灭的下场。

《过秦论》具体分析了为何守天下需要施以仁义的原因:其一,百姓期盼国家统一,是希望能结束战争,能够安定生活。秦统一之前的中国,长期以来诸侯争争,“无王者久矣”,所以统一是民心所向。老百姓拥护秦始皇,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施仁义,行仁政,从此与民休息,恢复生产,从而使他们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贾谊看来,这就是当时的民情,就是当时的国势。其二,秦朝的实际做法可谓逆势而行,完全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秦虽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统一之后继续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继续以诈力进行统治,而不懂得及时改变统治术。其结果,则是刚刚脱离战火之苦的百姓,又承受着秦皇朝严刑酷法和繁重赋役的暴虐。本来秦二世即位,历史给了秦朝一个很好的改弦易辙的机会,当时的百姓也“莫不引领而观其政”,所谓“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遗憾的是,秦二世“重以无道”,更加暴虐,最终导致秦皇朝的败亡。在贾谊看来,秦皇朝的败亡关键是不懂得“攻守势异”的道理,统一之后没有顺应民心,及时作出统治政策的调整,实行仁义治国的国策,这是“秦之过”的关键所在。所以结合《过秦论》全篇来看,这个句子较为准确的理解应为: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依旧不实施仁政。

既然仅从上篇去理解《过秦论》的主题思想是不够的,那么上篇被选为课文的价值何在?比起中篇和下篇,上篇文学性非常突出,读起来气势如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气势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上篇采用了主动树立对立面的方法,极力夸张秦国的强大与威严,简直无懈可击,但就是这样一个帝国,陈涉起义后迅速瓦解,在历史上昙花一现。这样极端不均衡的力量对比和戏剧性转化造成读者心理上巨大的落差,形成一种雄辩的气势。

其次,上篇采用了大量的对比、对偶、排比、铺叙和渲染的艺术手法。贾谊是杰出的政论家,也是汉代最早的辞赋家,《过秦论》有明显的汉赋的色彩,铺张扬厉,富丽堂皇。

比如第二段概述六国削弱、秦势日强的过程,“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腆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这里,文章从“南”、“西”、“东”、“北”四个不同的方位,“汉中”、“巴蜀,、“膏映之地”、“要害之郡”四个不同的地域,来写秦国势力的强大。接着文章叙述由于秦国日益强盛,引起了诸侯的恐惧,使他们不得不罗致人才,采取“合从”策略,共谋削弱秦国。关于人才方面,不惮其烦地一一加以列举。文章中还有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和散句夹杂分布,参差变化,读起来波澜起伏,气势浩大。上篇还把秦国的强盛和灭亡,秦国和六国,秦国和陈涉,秦国和六国,陈涉和六国拿出来反复对比,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从炼字上,动词“举”、“卷”、“窥”、“收”、“割”等字极力扩张了空间感,仿佛立足历史长河之上俯瞰时空,显得恢弘博大。

如果说先秦散文的议论文是“散体语言”,那么《过秦论》的语言则是“赋体”语言。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论述方式呢?从议论文的形态演变来看,议论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从比喻、寓言、类比的形象化论述到分析性、证明性论述。由于写作主体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也会出现话语优越于“理”的情况,这又表现为语言因素战胜理性因素,以语言取胜的议论文增多,如议论文以气势取胜等。这就表现为出现得较早的议论文样式还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复出现,不过这种形态本身其内部也在不断的升级过程中,内部也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西汉时期,作者群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作者们就相对自觉地意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于是西汉初年的议论文写作者,相继选择了一种有利于其“理性”表达的话语方式,选择了一种能表现自我意识觉醒的话语方式,以一种雄辩的话语方式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信服。

上一篇

赵高的先例,执掌大权的鳌拜为啥不杀王称帝,只因有股势力的存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