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四川客家刘姓的8个主要支系——刘氏文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四川客家刘姓的8个主要支系——刘氏文化
收藏 0 0
四川客家刘姓的8个主要支系——刘氏文化

目前,从收到的刘氏族谱来看,四川刘姓支系有8个主要支系。

一支系汉高祖刘邦长庶肥公后裔。

汉高祖刘邦39世孙刘巨容(唐末著名将领,世家滁州琅,乾符五年拜银光禄大夫)妣程氏生三子。长子刘汾,字伯临,生于康武宗会昌四年(官累至银青光禄大夫,灭黄巢有功,奉诏驻信饶二州),妣九妻生十四子。其为汉广、汉从、汉明、汉胜四公后裔,有6个分支。

一是新都区木兰镇农和刘氏。系刘邦公长子肥公后裔,41世二房汉广,生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辛丑岁,迁彭泽竹垣板,生二子:义员、义方。

其湖北麻城初世祖是刘邦公第53世孙庆三公,生三子:魁一、魁四、明四。明朝初年,由江西南昌县梓溪大成族迁居湖北麻城梓树坂(现麻城市宋埠镇铁门乡大店村)。传至66世洪明公,于康熙33年(1694年)甲戊岁从湖北麻城上川入四川成都红布街。生意不顺,后迁新都区木兰镇农和村刘家老房定居,为四川始祖。主要分布于新都区木兰镇农和村、红石村、十里村等地。

二是乐至县双河场乡刘氏。与新都区木兰镇农和刘氏属同支,系刘邦公长子肥公后裔,至63世胜宦公分支,为二子宗义公。清雍正二年(1724年),68世世文公,携妻吴氏,背上金骸(父母亲遗骨),带着刘家20字辈“永子太世昌,荣华耀吉祥,一德思正义,孝心启廉芳”,离开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随“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军移民长途跋涉入蜀,落户到乐至县钦民乡(今双河场乡),圈地插占高家沟(属现今地名)等地周围垦荒种地。

入川六世人口开始发达兴旺,或农耕或学艺或办学堂等,家业逐年壮大。在以后的子孙中,有的科考进入仕途,有的富极一方,成为当地名门望族。200年来,现有人口已达300多人,后居于四川的乐至县、安岳县、成都市、攀枝花市、犍为县及重庆市等地。

四川客家刘姓的8个主要支系——刘氏文化

三是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乡刘氏。与新都区木兰镇农和刘氏属同支,系刘邦公长子肥公后裔,至45世魁五公,生十五子:浤、溥、洞、澜、显等,余未详。农和刘氏是洞公后裔,而棉花坡乡刘氏是显公后裔,74世舟汶公从湖北白石堡,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迁泸州,落业泸州忠信乡(今纳溪区棉花坡乡)大南山大屋基。现有人口3000余人。

四是简阳市福田乡入川始祖刘千二公,为肥公大系41世三房子汉从公之裔孙。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锁口河(今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迁入四川成都府简州正教乡油坊沟(今四川省简阳市福田乡石圣村七组)扦占落业。现已繁20余代,后裔数万余众,主要分部在简阳市西部各乡镇及成都、资阳、仁寿、眉山等地,也有少部分迁居省外或国外。

五是高县刘氏。入川始祖刘万启,字宗周,为肥公大系41世三房子汉明公之裔孙。原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三里七都东里河右凤凰咀撕票坎离城五里么姑田老房基生长人氏,明万历(1573-1619年)孝廉敕授文林郎封奉政大夫,历任四川省潼州府遂宁县、叙州府高县教谕解组,后定居高县东隅房。本支人口近万人。

六是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两河村刘氏。入川始祖刘之聪,为肥公大系41世汾公九房汉胜公裔孙。本支宗族人口约1000人。

二支系京兆刘氏。

有两个分支:

始祖刘珙系闽中崇安人氏,南宋时徙豫章泰和县,后以枢密院领檄来知潭州刺史,厥子秉彝公授教于邵西屯兵坪乐其风土,故后之孙繁衍湘南一族,分支15户(房):麒户、泰户、才户、定户、奇户、辛户、富户、晚户、长户、惠户、茂户、亥户、敬户、受户、八户。15户(房)皆散处湘潭,唯富户、晚户共居桐木桥(现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桐木桥镇)。生齿日繁,富户人丁亦众,正达公舍旧图新,与其弟正顺公率4人自楚来川重振家声,落业于新邑(今成都市新都区)北乡20里地名安家湾。其后裔分布于彭州、新都等地。

三台县刘氏《宗谱小引》载:韐靖康学士,谥忠显。韐长子子羽,绍兴安抚使,谥忠定,子羽子珙,干道学士,谥忠肃。珙后数传,仍归籍万年(今江西万年县),后徙江西吉安,而太和圳上之有刘氏所自来也。

始祖发祥公,世居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南圳,至4世祖鉴公明宣德四年(1429年),由太和迁湖南宝庆府邵阳县东路万安一都,地名筒冲(今黄花塘)。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1世祖胤台、胤昌、胤奇、胤彦四公入川。胤台迁川南富顺下南乡观音岩,胤昌迁台西八洞镇白山银家沟。胤奇公裔多处新店子(今新生镇)四方及三教寺(今玉林乡)。胤彦居白家沟今檀木桥石板堰(今星火乡)。

康熙四十年,10世祖登龙、登瀛二公奉母胡氏入川,二裔居新店子、龙兴寺双碑垭(今德光二村)。6代祖钦佐公胞弟钦佑公裔胤龙康熙四十年至川,居台西建林驿芦竹沟三元桥。

乾隆七年,胤祚、胤维、胤儒、胤学四公来川。胤维、胤儒、胤学与胤昌、胤龙裔附处西乡,胤祚徙台南乐加场宝瓶山与族同处。后裔聚居三台县新生、德光、曙光、太安、星火、下新、玉林、禾加、八洞、县城及绵阳、梓潼、安县、江油等地。

三支系景隆公之三文五吉支派。

御龙堂先英房玉元系文斌支、都江堰北川县与先进房玉盛系刘滔支、威远县连界镇李家凼和荣县先进房玉盛系刘远支。分布较广。

四支系开七公四叔父凰公后裔。

69世祖(刘凰11世孙)添智公,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与兄添礼携母入川宜宾义中(现邱场)乡定居。

上川族谱字辈排列:“国正添心顺,朝清世代荣;祖继承先德,四海乐龙庭。”

五支高石嘴刘氏。

系长沙王刘发后裔,上川始祖上性公。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上惟同上性公从江西龙南县苦瓜园经湖南到贵州时,上惟公走失(后定居广东仁化),上性公跋涉千山万水辗转入川,在邻水县梁板乡高石嘴落业,为高石嘴刘氏入川开基一世祖。分布于全县各地。

 六支大足邻水县刘氏。

系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十四都云楼乡洋渡(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杨渡村)立业之刘仲八公起,为江西洋渡始祖,堂号“永忍堂”。下传承训公,四子子伟公于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1445年),由杨渡徙赣州府信丰县谭庆堡古城(今属江西定南县),为信丰古城始祖。

其次子德璋公生四子:第四子刘谐鸣(号雪梅)生子刘少梅(号文统),其次子芳公之孙刘宗诰之子盛琨、盛环同宗词公之子盛国、盛政,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庚寅弃信丰潭庆堡古城(今属江西定南县)祖业,徙四川省大竹县南门外花板桥(今庙坝镇花板桥村)陈蔡湾,是入川大竹始祖。

邻水始祖为盛琨。大竹始祖为盛环、盛国、盛政。

 七支川渝汉宣帝刘询之知几房立礼,系嗣宗支廷宰公后裔。

元末明初,自江西兴国迁川东渝北的刘姓分支,当出江西吉安泰和始祖刘立礼。

白鹿中乡刘姓嘉庆十年谱载,有多人迁于川北各地。确记有迁川时间地点的,计有:18世刘逢开,刘绍通之子,迁四川南江县柳树坝。18世刘逢兴,字有臣,迁四川平江县。19世刘宗进、刘宗瑶,迁四川西充南浦。19世刘宗让,迁四川南江县上蒲家坪,广元县坪河坝两处落业。19世刘宗孝,字子林,迁四川渠县清溪场,落业白鹤寺坎下。生二子:定尧失传,定榜生六子。

并有刘宗华子刘定元,字殿飏,同迁渠县,落业于子林业内。19世刘宗智、刘宗禄兄弟,刘逢富子,迁四川仪隆县潘家沟,卒葬烟墩山。19世刘宗平,刘逢喜三子,迁四川宝宁府阆中县,落业三教堂。

另记有数十人迁川,居地不详。

吉安富田分支刘立礼26世孙有刘尧支,于大明嘉靖间,自泰和上模迁蜀之彭水。居有年,闻富顺有盐利,遂迁蜀之富顺。曾孙刘应龙,值崇祯之乱,避难汉南峰路里。清康熙辛亥,携孙刘文道等,迁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农建乡刘家河。

八支遂宁刘氏。

系楚元王刘交四子刘富后裔,属江西安成笪桥刘氏分支。

刘交传18世刘遐为开基初祖。刘遐在西晋末年出任安成太守,因定居于安成北乡笪桥(今江西省安福县山庄乡笪桥村刘家港),历27代至43世现公,现公于宋熙宁五年(1072年)岁壬子,迁湖广新化县,历18代。

62世光英公,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岁,率祖入川,居遂宁东、北两路,系本支入蜀开基之祖。后有清公房光沛公,于雍正六年(1728年)戊申岁入川,居遂宁之西路韦家沟,世官公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岁入川,居蓬邑之戴盈。

高县月江镇棉花村刘氏与遂宁刘氏属同支,系楚元王刘交四子刘富后裔。在江西安成笪桥刘氏34世祖公刘逊分支,入川始祖刘应人,字则隐,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岁(1716年)携四子(朝永、朝祯、朝习、朝福)填川至叙州府庆符县三甲永宁乡(今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镇)望钟坝立业

上一篇

即使希特勒首先进攻苏联,英法会怎么做?会支持吗?

下一篇

闲谈春秋:管仲--我有特别的商业技巧,你来看看是不是很眼熟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