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收藏 0 0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公元前1044年,武王伐纣,揭开了周朝六百年的历史进程。

登基为周武王之后的一天,姬发坐在王座之上思潮迭起。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他总是会想起他率领着众多的诸侯武装冲进伟大的殷商首都朝歌城的那个下午。他踏过无数残缺的肢体和残破的垣壁,甚至经过著名的酒林肉池,他还冲上堆满各种金银珠宝的鹿台。商纣王面对无可挽回的失败,不愿受辱,在城破之前自尽身亡,与他的稀世珍宝们一同毁灭。周武王仍然选择砍掉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纣王的首级,虽然人已经死了,这看上去是个多余之举,但是对于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西周政权来说,却是具有极端重要的象征意义。殷商被姬周斩首示众,一个新的执法者或者说天下的主人就此诞生。然后周武王奋力的举起代表着殷商王权的白色大纛,宣告自己作为天帝的代理人接过了玄之又玄的天命。

同时,也是在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文王姬昌,原本是商纣王治下周地的诸侯,由于广施仁德被纣王视作最大的威胁,借着方国进贡的借口将文王缉捕,囚禁于殷商的国家监狱,羑里城。武王姬发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的哥哥也被纣王派人抓到首都朝歌,处以极刑。为了折磨姬昌,纣王命将长子烹了,做成肉羹逼姬昌吃下。七年之后,姬昌在狱中含恨死去。

对于周武王来说,这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当然,周武王在砍掉纣王头颅的时候,并不叫武王,他的名字叫姬发。周,是取代殷商的崭新王朝的代号。周武王的四弟,也就是第一代周公的姬旦确定了家国一体的封建体系之后,根据其兄一生之生平为其进行的盖棺论定。武,是美谥,所谓威彊敌德曰武,周公用一个“武”字褒奖其兄开创姬周六百年基业之功勋。而这种在君王亡故之后用一个或者两三个字为其一生功过得失进行盖棺论定的做法,被周之后的帝国承继下来,一直到三千年后的辛亥革命才宣告终结。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对于上古时代的殷商与姬周都有着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重要地位甚至超过了战争。于是,一片火海之中的殷商国都之中,周武王甚至来不及下令禁止起义的人群四处劫掠,就匆忙的命四弟姬旦设立祭坛,举行祭天仪式,感谢皇天上帝以及周人先祖的护佑。

姬旦是周武王的四弟,在周文王的几个儿子之中,姬旦与武王姬发的关系最为融洽,自从武王下决心起兵之后,姬旦就一直作为哥哥的得力助手陪侍在左右。姬旦这个名字现在可能知道的不多了,但是他在武王登基后,被任命为周朝历史上的第一任周公,他对于华夏民族的文化贡献是如此的无以伦比,以致于虽然周朝六百年有无数的周公,但是我们一般说起周公,指的就是周公姬旦。

为了对这位伟大的先人表示尊敬,下来我们将不再称姬旦,而是称周公。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在周公主持的祭祀的大典上,周武王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殷商贵族作为献祭鱼贯而入,衣衫褴褛。这些前朝遗民现在的身份是祭品,是囚徒,是战俘,他们规行矩步的行礼如仪,对着周人的神祇跪拜,五体投地。这一场景的印象对于周武王的冲击是如此的剧烈,甚至超过砍下商纣王这个天下最伟大君主的头颅给周武王所带来的视觉的冲击。

周武王想了很多。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八百年的殷商有着光辉的先祖,他们手中也曾经不可辩驳的握有着天命,但是天命一旦发生改变,这些曾经高贵的殷商贵族竟然如此的可怜和不堪。在耻笑这些成群结队成为战利品的可怜虫的同时,周武王禁不住的想,我们周人的子孙,会不会也有一天被别的部族屠杀,成为别人的战俘,穿着最为卑贱的衣服,毕恭毕敬的拜祭别人的祖宗。

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的场面又一次回荡在周武王姬发的脑海。

这场最终导致了一个王朝覆灭的战争叫牧野之战。这场战争推进之迅速取胜之侥幸,一直到现在还让周武王心有余悸。周人囿于岐山之周原,原本是没有实力击败富有天下的殷商王朝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殷商王朝并没有显露出末世王朝的疲态,正好相反,被后来称为昏君典范的商纣王,其实其武功在历代君王中起码能位列前三的。商纣王,名为辛,史书上称之为帝辛,其在位期间对外征战频繁,将国土扩大到东夷的地界,也就是如今的山东沿海一带。这在上古时代,已经是无法想象的辽阔疆域了。对内施政强硬,对于周人、羌人等方国施以铁腕统治,使王权实现了亘古未有的至高无上。周武王下决心讨伐殷商的时候,商纣王的部队刚刚经历了与东夷的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最终屠灭了东夷的大本营徐州,将中原与东夷的广阔土地连成一体。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殷商虽然取得了对东夷的伟大的胜利,但是代价很大。不光主力部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陡然扩张的国土需要很多的兵力进行驻防,使得帝国的防备更加的捉襟见肘。周武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动对内部极度空虚的殷商王朝的致命一击的。

周武王率领着号称八百诸侯的同盟军,一路摧枯拉朽,只用了二十天就推进到了朝歌城下。惨烈的战争在朝歌的郊外展开。由于商王朝的正规军在对东夷的战争中损失严重,商纣王只好命令就地发给战俘和奴隶武器,投入战争抵挡盟军的进攻。战俘和奴隶,用来壮声威吓唬人可以,但是真正上战场就只能是自己的麻烦。果然,两军交战之时,殷商的战俘武装临阵倒戈,与周武王的队伍一起将商人最后的正规军剿灭殆尽。《尚书·武成》对于战斗场景是这样描述的,“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血流漂杵,这个流传于后世的成语,形象的描绘了一副惨烈的人间地狱的场景。

虽然胜之不武,但是失败者是没有机会要求胜利者公平公正公开的。此刻的殷商王朝,就像一个吃得太多的勇士,腹中的食物还没有转化为身体的力量,就被一个比自己瘦小的多的对手猝不及防的击倒。

周武王回忆,正月出发,二月就攻入了朝歌城,不到三十天就宣布殷商灭亡。这,实在是太快了。要知道三千年之后,全副现代化热核武装的英美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尚且用了五十六天。如果考虑到冷兵器时代,围城战动辄几个月或者经年不下,这样的战争推进速度堪称上古时代的闪电战。

作为农业民族的部落首领,周武王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

通天之塔,为什么说倒就倒,铁打的江山,为什么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历史的悲剧,还会不会重演,新生的周人政权能不能长治久安?

突然成为天下之主的周武王,并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作为小邑的周鲸吞了大邦商,其实周边的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迫在眉睫。斩首行动成功,虽然砍掉了商纣王的头颅,但也只是端掉了殷商的首都,殷商旧部的势力其实损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战败后,商人的一部分退到辽东和朝鲜半岛,大部分的残余势力和同情殷商的方国武装则依然散布在中原各地,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反攻倒算。而且四个方向上也有各种异族,西戎东夷南蛮北狄,这些躲在暗处的蛮荒势力也在等待时机,给予新兴的周王朝以致命的一击。

突然的胜利,其实不是万事大吉,依然有大量的平叛和安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带着满心的恐惧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周武王姬发找来了帝师兼战前总指挥的姜太公,向他请教。

“大业初定,但殷商余孽仍有死灰复燃之势,且四夷不宁,攻伐一触即发。太公前所言称天命在周,不知是否会有变数,周人是否能保有天下,江山是否可守?”

“当年文王降生之时,曾有玄鸟衔来丹书,以示天启。大王若要得到社稷长保之天机,须斋戒七日,祭祀皇天与先祖,微臣方敢授以治理天下之道。”姜太公轻捋长髯,神色凝重的说道。

周武王闻听此言,遂退下,毕恭毕敬的斋戒七日。

七日之后沐浴更衣,完成了繁琐的祭祀皇天的礼仪之后,又态度谦恭请姜太公教诲。

姜太公一袭朝服,手捧丹书,深施一礼后娓娓道来。

“天道循环,往复不息。今我周人得皇天眷顾,受命于天,然不可放肆嚣张而蹈殷商之覆辙。若要奉天承运兼之社稷长保,全在仁一字,得之以仁守之以仁。如果社稷得之以仁,守之以仁,江山可传百代;如果社稷得之不仁,但是守之以仁,江山可传十代;如果得之不仁,守之不仁,社稷的倾覆就在当代。”

周武王经过一番沉思之后,仍然是一脸疑惑。“殷商冥顽暴虐,我周人愤而起事大举义旗,天下应者云集。牧野之战摧枯拉朽,那么周灭商,到底算是仁还是不仁?天命到底在不在周?请太公不吝赐教。”

“此乃天命,不可说。但承袭天命须临深履薄谨小慎微,如果天命灭商为仁,若守之不仁,则社稷传十代。若天命灭商为不仁,若守之不仁,则社稷倾覆就在当代,不可不慎重。”作为周文王时代的老臣,姜太公的谆谆教导不可谓不语重心长。

“以仁治国就要汲取殷商对内残暴的前车之鉴,纣王虽然失去天命,但把商人当做亡国奴随意处置的做法绝不可取。不但要给与商人以生存之保障,还应保留殷商的宗庙,让商人能够有祭祀之所。请大王下令,使商人仍然在朝歌繁衍生息,姬周之王公贵族不得妄加戕害。同时,为了防止殷商中心存异志者趁机作乱,请设立三监之地,命肱骨心腹之臣镇守,以防万一,方为万全之策。”

姜太公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周武王茅塞顿开,自然是千恩万谢而出。

从这一天开始,周武王毕恭毕敬的遵循姜太公的教导,励精图治,并将各种名言警句和名人名言镌刻于桌子上椅子上门上窗户上。只要能看见的地方都命人刻上字勉励自己,提示自己不要忘了上天的警示和姜太公的谆谆教导。三千年后,一个叫做鲁迅的小孩子,把“早”字刻在课桌上,以勉励自己不要迟到,这可能是周武遗风。

这个典故在《尚书》中有所记载,这就是“丹书受戒,户牖志铭”。

姬周的国家层面的十年计划虽然明确下来了,但是眼前的威胁还需要拿出执政的勇气和智慧加之解决。最为急迫的燃眉之急当然是对付殷商的残余。

为了争取最广泛的支持,周武王一改殷商过于残暴的对内政策,对殷商遗民采用了怀柔的政策。周武王命周公旦在洛阳附近建设成周,将殷商遗民从中原各地迁徙至此,封为宋国,保留了殷商的祖宗社稷让商人得以祭祀,并以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作为宋国的君主。然后设立邶、鄘、卫三国,并分别派自己的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为三国之君,对殷商的宋国进行监控,号称“三监”。

除了稳住前朝遗民,功臣和参加牧野之战的同盟者也需要有个说法。

姜太公作为灭商之战的重要参与者,周武王把其子孙封到了山东半岛,这就是齐国,毕竟是开国头号功臣,给了个侯爵。后来到了周成王的时候,怕离着这么远万一出点儿什么事,不太好控制,又在齐国旁边封了三个姬姓国家,鲁国、燕国和纪国。灭商有功的芈姓诸侯分封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而且爵位很低,只有子爵。但是问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周王朝的实际控制区。面对着最高统治者的无耻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这些姓芈的华夏族人没有气馁,通过数百年的与三苗、百越人的斗争与融合,终于成为后来春秋时代威震华夏的超级大国,楚国。

对于顽固的反动势力,当然要冷酷无情的予以镇压。秦这个倒霉孩子,在商朝的时候由于站队不慎重,为商纣王冲锋陷阵,最后终于被周武王的正义之师拿下。周武王把秦部落发配到西北给天子养马。一方面是利用秦人会养马的这个优点给新兴的周帝国多多储备战马,马这个东西虽然现在看起来就是动物园的宠物,但是在冷兵器时代由于其无可替代的机动性看成是古代的野战坦克。另一方面,是让秦人去挡住西边凶悍的犬戎人,一举两得。

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为何能配享超过八百年的国运

上一篇

胡惟庸明朝重要谋士,因他而死大臣不在少数,朱元璋为啥杀他?

下一篇

「三国人物」袁绍-毛泽东评价: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