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收藏 0 0

大汉朝建立后,刘邦开始大封功臣,对于战争中与他同甘共苦的家人,他自然也没有忘记。

发妻吕雉被封为皇后。

嫡长子刘盈被封为太子。

嫡女刘乐被封为鲁元公主。

庶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他是刘邦未起事前,与村头曹姓寡妇生的私生子,因是长子,颇得刘邦的宠爱,刚一打下江山,就把最为富庶的齐国封给了他。

母亲王含始在他少时便已去世,被追封为昭灵夫人。

大哥刘伯在他起事前去世,被追封为武哀王。

姐姐姓名不可考,也早已故去,被追封为宣夫人。

二哥刘喜被封为代王。代国地处河北、山西一带,靠近匈奴,是大汉朝的边陲要塞。而刘喜并无多少军事才能,后来在一次匈奴的入侵战争中兵败逃回洛阳。刘邦震怒之下,削去了他的王位,贬为合阳侯。刘喜郁郁地过了六年,就病逝了。

刘喜虽然平庸,但其子刘濞却颇有才干,凭军功被封为吴王,管辖着吴国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后因野心膨胀,暗中谋划帝位,煽起“七国之乱”,失败后被杀。

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初时被封为元王。刘邦征战四方时,刘交一直伴随他左右,与他感情十分深厚,颇得他的器重。刘邦杀掉韩信后,将他的封号连同封地的一半,一同赐给了刘交。

封了这么一圈,却唯独漏了他爹刘太公和大嫂及侄子刘信。咋回事呢?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刘邦和刘太公

刘邦对刘太公的心结

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中阳里的一户农民之家,父亲刘执嘉是个地地道道的勤劳农民,他的愿望十分朴实,希望儿孙们能够踏实种田,搏一个丰衣足食。

但是刘邦自幼便厌恶农活,他不会干,也干不好,整日与一帮狐朋狗友斗鸡遛狗,游手好闲。

与勤劳的大哥刘伯、二哥刘喜相比,这样的刘邦显得尤其不务正业。

刘太公痛心疾首,经常拿他的二哥刘喜来激励他,希望他能改邪归正,好好务农。然而刘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未有丝毫长进。恨铁不成钢的刘太公没少因此打骂他。

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刘邦没有忘记。

后来未央宫建成,刘邦宴请家人和群臣。喝得醉醺醺的刘邦当着众人之面问刘太公:“想当年你经常骂我是无赖,比不上我二哥,不能安家置业。现在请问,我和二哥谁置办的家业更大啊?”

众人哄笑中,刘太公尴尬地脸红耳热,也只得陪着干笑。

都说酒醉吐真言,功成后的旧事重提,恰恰说明了刘邦对当年之事,真的比较在意。这才在发达之后向老父炫耀,瞧瞧,我这个儿子出息不出息,你当年真是看走了眼。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刘太公对刘邦的心结

公元前205年,项羽以三万精锐之师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刘邦主力被歼灭,狼狈大败,匆忙逃跑之中,与家眷走散。

刘太公和吕雉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不久两军再次对阵。刘邦围而不攻,而楚军粮草告急,为了逼迫刘邦应战,项羽数次激将,然而都不凑效,于是变得十分暴躁,大怒之下命人把刘太公绑到阵前,驾在锅上,威胁刘邦:“快快投降,否则我就煮了你老爹!”

但是令项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邦满不在乎,慢悠悠地回答道:“我们都曾受命于楚怀王,所以咱们是兄弟。我老爹就是你老爹,你要煮了你老爹,别忘了也分一碗给我尝尝。”

项羽当场气炸了,立即命人生火,要煮了刘太公。

还是项羽的叔叔相伯拦住了他,劝他说:“世事不可预料,打天下的人是不会顾念家人的,你即便真的把刘邦的父亲杀了也不会对刘邦产生什么影响,反而会令天下人同情他的遭遇,而憎恨你的残忍。“

项羽冷静下来,这才放了刘太公。

面对当时的那种情形,刘邦实施的这招“以流氓之道还施于流氓之身”,似乎是最好的法子了。刘太公未必不晓得轻重厉害,但身为父亲,儿子表现出的那种漠然,想必刘太公很难做到毫不介意吧。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父子和解

楚汉争霸,最终以刘邦的胜利告终。

当了皇帝的刘邦把刘太公接到了皇宫里,好吃好喝地供着,还每隔五个工作日前去探望一次。看起来倒也挺孝顺的,但始终不提封号之事。

刘太公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身边仆人看不过去,提醒了他:“虽说老爷子您是陛下的父亲,但毕竟陛下才是天下之主啊,所以您也是陛下的臣子,哪有皇帝拜臣子的。下次陛下再来,您也出去接接,别老摆架子。“

刘太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又过了五个工作日,刘邦来了。干了一辈子活儿的刘太公闲不住,彼时正在扫地,看见了刘邦,连忙拿着扫帚背向门退着往后走。

刘邦一脸蒙圈,这是闹哪般?

刘太公就解释了:“儿子你如今是皇帝了,不能为了我乱了法度。”

上道了,不错。刘邦顿时心花怒放,给那个出主意的仆人赏了五百斤的黄金。

没过几天,刘太公就被封为太上皇。

于是刘太公成了历史上唯一个没有当过皇帝,且还活着时就当了太上皇的人。

《西京杂记》中还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

“太上皇徙长安, 居深官,凄伧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

这段话说的是,刘太公住到深宫里不适应,怀念从前的农村生活。于是刘邦为了取悦老爹,就把老爹原来居住的村庄在长安城里给仿造了一个,还把村里居民全部迁来,令老爹在长安城皇城中过起了“沛县的农村生活”。

这样的刘邦,不可谓不孝顺,不体贴,父子俩的心结自然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解除了。

那刘邦与大嫂及侄子又有什么过节呢?

这源于一场“蹭饭未遂“事件。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蹭饭未遂

未发迹前的刘邦是个十足的无赖,他最常干的事儿就是领着一帮狐朋狗友东家窜窜,西家窜窜,到了饭点,就蹭在那儿不走了。

而他最常蹭饭的地点是他的大哥刘伯家,后来大哥去世,他仍旧照蹭不误。

孤儿寡母过活不容易,刘邦竟然还带着这么多人来吃喝,大嫂终于忍无可忍。又是一次饭点,刘邦带着几个人准时来报道了。

大嫂假装没饭了,故意把锅刮得特别响,客人听了非常尴尬,纷纷找借口溜了。刘邦送走了兄弟回来一看,锅里明明还有很多吃的!

刘邦很生气,这件事,就被他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当了皇帝后,封了一圈,就是不封这位大嫂和侄子。

不但不封,他还天才般地想到了一个报复的法子。

他专门安排了一个厨子,每天让厨子煮粥给大嫂和侄子吃,连吃了40多天……

即便是山珍海味,这么天天吃也受不了啊,大嫂熬不住了,不敢去找刘邦,就去找了刘太公。

刘太公是个老实人,不忍心媳妇儿和孙子受罪,就出面让刘邦饶了他们娘俩儿。

刘邦发牢骚:“是她这个大嫂当的不称职,当年不给我饭吃!”

牢骚归牢骚,不久,刘邦还是给侄子封了一个侯位,叫做:羹颉侯。

羹颉的意思是,用勺子刮锅底……

这个仇,记得也是真够结实的。

封号虽然不好听,但刘信很有才华,在任上曾率人在七门山下开了七门堰这一水利工程,引水灌溉田地,极大地造福了一方百姓。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嫂为

刘邦得天下后曾与大臣共约: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他一生共封了两个女性侯位,第一位是功臣奚涓之母。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中记载:

“鲁侯奚涓战死,‘因无子,封其母底为侯。’”

这位袭了儿子侯位的底氏在位十年,死后,封号才被除去。

刘邦封的第二位女性便是他口中“不给他饭吃”的大嫂,阴安侯。

底氏是因儿子战死后无孙子袭位,所以被刘邦封了侯。

但他的这位大嫂,对社稷未有半点功绩,却被封了阴安侯这么个侯位,显然是刘邦的破例和偏私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女性的封号有“君”、“夫人”等。如汉武帝的外婆臧儿被封为平原君,王莽的母亲被封为“功显君”等等,封“夫人”的就更多了。但是封侯爵的,却少之又少,足以看出,女性的侯爵之位,是如此珍贵。

刘邦不是很厌恶这位大嫂吗?为何给她封了这么个珍贵的侯位呢?

当了皇帝的刘邦大封亲友,却独独不封老爹和大嫂,咋回事?

大概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刘邦的大哥刘伯。刘邦的母亲王含始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刘邦后死去,长兄如父,大哥刘伯对这个幼弟非常呵护疼爱。尤其在刘太公对他诸多不满和挑剔的时候,这种呵护与疼爱便变得尤其珍贵,成了刘邦记忆中最真挚的温暖,以至于大哥死去多年,他发达后,便想将那份想要回馈的心意,给了大嫂和侄子。

二是大嫂本人。刘邦起事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中,作为亲人的长嫂,与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这种贫困生活中酿出来的亲情,不会因为一点纠葛和心结就真的被阻断。所以,他也不是真的讨厌大嫂。

大仙说

从刘邦对父亲刘太公和嫂子、侄子的分封事件中不难看出:刘邦父子与你我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寻常父子何其相似。两代人的相处,难免有些磕碰,也许还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芥蒂和心结,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情意深重,彼此挂怀。

他对大嫂和侄子迟迟不予分封,以及给侄子的那个戏谑性封号,更像是一种得志后在亲人面前的小小得瑟和傲娇。

而这,恰是这位布衣天子政治家身份之下,可爱、真性情的另一面。

参考文献:《汉书》、《集解》、《西京杂记》

上一篇

刘邦为何不敌匈奴单于?前苏联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历史真相

下一篇

统一中国的晋武帝为什么会选择白痴皇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