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收藏 0 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开始为标志。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晋国和楚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并且,在和楚国的较量上,晋国一直长期占据着上风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假设没有三家分晋,最后有可能是晋国完成一统,而不是秦始皇的秦国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晋国最终被分成魏国、韩国、赵国三国了呢?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晋国被一分为三的原因,可以用“卿族势力过大,公族势力过小”来概括。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周天子所在的周王室可以说是最大的公族,而下面的各个诸侯国君相当于各个卿族。一开始的时候,周天子势力最为强大,下面的诸侯自然不敢造次。但是,经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大乱之后,周王室越来越衰弱,对下面诸侯的约束也越来越无力。最终,东周王室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之前就被消灭了。至于本文所要说的“三家分晋”,也是同样的道理。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其次,对于晋国被一分为三,分封制只是原因之一。追本溯源的来说,晋献公把晋国公族的诸公子杀了个干净,这才是导致晋国公族弱小,最终被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根据史料记载,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晋献公此举虽然巩固了自己的君位,但也为之后卿族实力的壮大埋下了祸根。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再者,在晋献公之后,晋国的各个君主,比如晋文公重耳等只能重用卿族势力。加上晋国疆域辽阔,地处中原地区,所以晋国起初的卿族势力相对分散。并且,对于晋文公等君主,其自身能力相对较强,所以也能保持晋国各个士大夫家族之间的平衡。但是,到了春秋中后期,一方面,在晋国各个卿族的互相斗争中,许多卿族因为行差踏错,被人灭掉或者没落掉了。在此基础上,赵、魏、韩、智四个士大夫家族的地盘和实力不断增长。

晋国被分成三国,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最后,另一方面,到了春秋中后期时的晋国君主,能力已经无法和晋文公、晋献公等相提并论。因此,晋国公族、卿族之间的实力随着时间此消彼长,最终导致晋国被一分为三。总的来说,公元前453年,赵氏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就已经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更是火上浇油。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便瓜分了晋国领土,晋国也就此灭亡,历史正式进入到战国七雄时代。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出行多次变法,为什么唯独商鞅变法能够成功呢?

下一篇

二战中德国拿下波兰为何仅用28天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