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收藏 0 0

院士在普通人眼中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毕竟现在中国的两院院士合计也就一千多号人。对于人口超过14的中国来说,能被评选上院士是每一个理工科专业的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评上不光代表学术能力被认可,更代表着有源源不断的各项资源涌入。比如各个大学要想引进一名院士开出的年薪都是几百万,科研启动资金几千万。这些数据就说明了院士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建院20年以来,中国尚没有撤销院士称号的先例。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在我们院士体系中确实有一位曾经的院士,他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他就是原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导李宁。在被撤销院士称号之前,李宁绝对是人生的大赢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5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创造了多项世界和中国“第一”,如世界最大的克隆牛、中国第一头克隆猪等,《Nature》、《Genomic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李宁1962年7月9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他的父母是医疗工作者,从小家境殷实。李宁的智商比较高,学东西很快,爱好在闲暇时间阅读各种资料,从小学开始成绩在班级便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中国刚恢复高考,16岁的李宁便考入了现在的江西农业大学,要知道,在那一年想考入大学可谓“难如上青天”,李宁的聪慧可想而知。

1992年,李宁获中国农业大学与德国都柏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在国外的几年,李宁学习到了先进的克隆技术,学成后拒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毅然选择回国发展,一心钻入到奥妙的科研当中。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当时的中国非常缺乏克隆领域的人才,因此李宁得到了国家的充分重视,给予他大量资源,让其成为国内克隆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宁也是不负众望,带领团队为中国创造了世界最大克隆牛的奇迹,于2007年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的李宁年仅45岁,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2019年新当选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约56岁,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约58岁),让无数人为之艳羡。

李宁的人生和事业本该是一路风顺,2007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时李宁教授有无数的头衔,如中国克隆领域的领军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是200亿“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这一航母级项目的副总工程师。发表了多篇重量级SCI论文,拥有十几项国家专利。可以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李宁教授的未来肯定炫目夺人。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但这一切都在2014年6月20日嘎然截止。这一天李宁院士被有关部门带走。抓捕李宁教授的主要原因就是李宁教授涉嫌贪污2000万的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经有关部门调查,李宁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虚假发票和事项套取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这无异于是严重的贪污行为,在确定贪污行为的第二年,李宁就坐实了罪名,李宁在2015年1月17日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取消了院士资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被撤销称号的两院院士。

李宁的事件一出,无数人为之感到痛心疾首,这样一个本该有着大好前程,能为国家做出卓绝贡献的“青年”院士,就这样被2000万毁掉了。李宁因为一时贪念没有守住本心而误入歧途,葬送了自己光明的一生。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李宁虽然贪污了2000余万,但是平常十分节俭,作风刚正,是不少同事、学生、团队成员眼中的劳模。他喜欢跟学生打篮球,锻炼完后总是去食堂点上一份8元钱的拉面。他开了公司,但投资人请他吃饭他基本上都会选择拒绝,实在避免不了的应酬他会选在学校的食堂或者路边的家菜馆。

因贪污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撤消院士称号的工程院院士

从“最年轻院士”到中国第一个被撤销称号的院士,李宁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也当引起我们的警醒。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漏洞。

比如将经费结余作为研究人员个人收入,已经成为高校各方“默许”的明规则。只要项目经费花不完,很多项目负责任人就会想方设法“吞掉”。李宁教授就是在此大背景下牺牲的第一人!

上一篇

2005年的《反黑使命》太震撼,竞汇集了当时和以后的许多明星

下一篇

历史老照片:京剧名伶孟小冬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