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唐窝心事:已与大唐和亲的吐蕃,为何打进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唐窝心事:已与大唐和亲的吐蕃,为何打进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收藏 0 0

大唐窝心事:已与大唐和亲的吐蕃,为何打进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大唐窝心事:已与大唐和亲的吐蕃,为何打进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人们常提及的事,因为,此乱成为大唐走向衰败的转折点,然而,安史之乱再怎么折腾,也属于内部祸乱,是历史上大多数王朝都曾经受过的,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要说堂堂大唐最窝囊的一件事,莫过于吐蕃带来的一次灭国危机了。吐蕃王朝的疆域主要在今天的西藏一地,唐朝中叶时,达到鼎盛,一时雄张西域,尽显锋芒。它还曾一度挥师东进,占领了唐朝大片领土,还杀入唐朝腹地,将都城长安洗劫一空,让大唐朝颜面尽失。

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和吐蕃便“和亲为一家”,和睦友好,互惠互利,成为两国的主流,尽管如此,唐蕃之间也是摩擦不断,战事频仍。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攻小勃律国”,唐“夹击吐蕃”,陇右节度使王君“请深入取偿。十二年,破吐蕃,献俘”。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一带,地处西域和吐蕃之间,吐蕃攻占此地,自是威胁到唐朝对西域的统治,所以,唐朝出兵相助,打退吐蕃,也在情理之中。尽管如此,唐朝边境仍时常遭到吐蕃军的不断骚扰。特别是唐朝与吐蕃接壤的河西、陇右边境,也就是青海甘肃一带,因后勤给养不足,所谓“赀耗力穷”,故只能疲于应付。于是,唐朝不得不再次采取和亲政策,将金城公主嫁了过去,“诏金城公主许赞普约,以纾边患”,金城公主入藏后,双方关系得到暂时缓和。

然而,在金城公主死后的当年(公元740年),吐蕃又“悉众四十万攻承风堡”,“又袭廓州,败一县,屠吏人”。一直打到了现在的青海东部与甘肃交界地带,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领兵抵御,“破虏大岭军。战青海。斩首三万级”,再次打退了吐蕃的进攻。又过了十年,吐蕃又与南诏联兵“攻泸南”(今云南姚安县)。

由此可见,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兵事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唐毕竟国力强盛,吐蕃多吃败仗。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2年)爆发后,唐朝戍边的精锐之兵,悉数撤回增援朝廷,留下戍守的兵将便显得单薄无力。加之朝中骚乱,自顾不暇,供需更加接济不上,边防抵御能力大大减弱。而这时,吐蕃正值弃松德赞为赞普,弃松德赞是继松赞干布之后吐蕃的又一位明主,他致力朝政,国势日渐强盛。于是,吐蕃乘虚而入,开始蚕食唐朝边境,到安史之乱结束时,吐蕃已全部攻占了河西陇右之地,势力一直扩展到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以北。《新唐书.吐蕃传》中这样记载这段史实:“诸将各以所镇兵讨难,始号行营,边候空虚,故吐蕃得乘隙暴掠”。吐蕃抓住安史之乱这个有利战机,打开了唐朝西部的门户,开始向唐朝腹地攻略。

公元763年,吐蕃军长驱直入,攻破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在降将高晖的引导下,又攻破邠州(今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便桥(在今陕西咸阳境内),大将郭子仪也抵挡不住,只好退据商州,唐代宗仓皇出逃陕州(今三门峡一带)避难。吐蕃军便入据长安,立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帝,不但改了年号,还发布赦令任命官吏,闹得不亦乐乎。史书记载:“高晖导虏入长安,立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擅作赦令,署官吏”。吐蕃还纵兵焚掠,将长安城洗劫一空。后来,郭子仪审时度势,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佯攻长安附近的蓝田城,引开吐蕃军,才夺回长安。长安城在吐蕃军蹂躏十五日后,才又重归大唐治下。

堂堂的大唐王朝之所以受此窝囊气,窃以为,这是与安史之乱分不开的。安史之乱使唐朝大伤元气,从此走向衰落。它造成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国内藩镇割据,拥兵自立,国家表面上统一,实则四分五裂;二是外族骤强。所谓此消彼长,力量对比自然发生变化。

安史之乱的祸根,出在节度使官制上。节度使本是唐初开元年间,为了开拓边境,加强对外族的防御而设,可以说,是唐朝控制边疆的手段。但到了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造成权利下放过度,节度使独霸一方拥兵自重,从而埋下了隐患,最终酿制出祸端。这种制度在初期时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边境繁荣,也带动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长足发展。

公元779年,德宗即位,与吐蕃讲和,双方以六盘山为界,以西为吐蕃所有,原河西节度使撤销。此后,吐蕃由于连年征战,民众积怨,再加上灾荒不断,社会开始动荡,弃松德赞死后,王朝内部又祸起萧墙,吐蕃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落。到公元849年唐宣宗执政时,唐朝就重新收回了河西陇右之地,不过,这已是过了将近一百年以后的事情了。

上一篇

揭秘:永乐帝朱棣为何要大量捕捉天下尼姑?

下一篇

古代各地拦路的土匪,什么都敢抢,唯独此物绝不敢碰,乖乖让路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