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他们一出山,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他们一出山,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收藏 0 0

汉十二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太子刘盈袭号为帝。看上去是政权平稳交接。但实际上,政权平稳交接的表面下,是长达三四年的暗潮涌动,大概自汉九年开始,汉高帝刘邦就屡屡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由赵王刘如意做太子。赵王刘如意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是刘邦被立为汉王之后才生下来的,有完备的记录可以证明,刘如意绝对是汉高帝刘邦的种。汉十一年,刘邦亲征英布并在征英布的战争中为流箭所伤,回到都城长安后病情恶化,越发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在一次闲饮中看到商山四皓,便决定不再改易太子,刘盈继续做他的太子,刘如意继续做他的赵王。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能左右太子的废立?为什么他们四个一出山,刘邦就不敢改立太子了呢?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他们一出山,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商山四皓实在算不得什么奇人异士,其谋略,比起张良、陈平、韩信、郦食其来,差得太多太多了。至于治国和打仗,因为没具体成绩,所以没什么可说的,但相信比起萧何来,商山四皓应该没什么治国的本事,比起韩信来,商山四皓应该也没什么打仗的本事。虽然如此,但商山四皓也有商山四皓的独特价值。商山四皓是汉高帝刘邦想得但得不到的人。不厚道地说,商山四皓之于刘邦,恰如虞姬之于刘邦,刘邦得不到商山四皓,但太子刘盈得到了,刘邦得不到虞姬,但霸王项羽得到了。正如陈奕迅在《红玫瑰》唱的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刘邦得不到商山四皓,所以对于商山四皓,永远会高看一眼,当刘邦知道,他得不到的商山四皓被刘盈得到了,他对刘盈的认知,自然会带上滤镜。正如你得不到的女神,却被另一个帅哥拥入怀中,你会不会觉得那个帅哥各方面都碾压你呢?或者至少在某方面碾压你恩?是的,刘邦也有这种感觉,他觉得刘盈有碾压他的地方。这地方便是能得士。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他们一出山,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早在汉三年,陈平归汉时,就曾犀利地向时为汉王的刘邦指出,项羽恭敬爱人但却不能与天下同利,刘邦能与天下同利但却不能表现出恭敬爱人,如果项羽和刘邦中的任何一个能改掉自己的短处借鉴对方的长处,天下便能很快地安定了。然而,知易行难,刘邦最终也没有做到恭敬爱人,所以,在刘邦登基为帝后,虽多次招募贤士,但以商山四皓为代表的一批士就是死活不出仕,这事让刘邦伤透了脑筋,总不能让贤士留在乡野吧?他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把他们留在乡野,万一他们跟下一个陈胜造反怎么办?脑筋伤透了,但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把他们招来,只能羡慕齐之田氏能得士。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史记·田儋列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刘邦是去结网了,但结果却很差。万没想到,老子没做到的事情,儿子倒是做到了,这能不让老子对儿子刮目相看吗?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史记·留侯世家》得到商山四皓答复之后,刘邦认为刘盈长大了,认为刘盈翅膀硬了,有什么可奇怪的?刘如意是刘邦的种,刘盈也是刘邦的种,手心手背都是肉,谁的翅膀更硬就让谁接位,这不是一个父亲的正常选择吗?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异士,为什么他们一出山,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田儋列传》

上一篇

三国东吴十大名将排行榜,第一名绝对没有争议,第二名堪比赵云

下一篇

中国史上八大王朝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地图,最大的果然不是清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