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收藏 0 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礼制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说古墓中的随葬品种类和多寡,墓葬的形式和大小等等,都反应了不同时期的丧葬礼制。不过让专家们很意外的是,在北方地区有一种特殊的葬具,并且还有不同的使用形式,简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究竟是什么另类的葬具,又有什么样的使用形式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事情还得从1977年说起,这年秋天,考古专家们在内蒙古赤峰的大南沟地区,发掘和清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并根据墓葬的形式和出土的陶器,推断其年代距今约4500年左右。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一处墓葬中还发现了遗骸,不过和以往古墓出土的遗骸相比,它上面裹了一层深褐色的东西,就如同腐烂草席一样,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专家们提取了样本,然后送到实验室做化验,结果发现竟然是腐烂的桦树皮。对此,专家们也都大为吃惊,虽然他们知道,桦树皮在北方使用得很频繁,但用桦树皮做葬具,并裹着墓主人的尸骨下葬,还是第一次发现。

桦树皮就是白桦树的皮,是北方地区一种很常见的材料,因为桦树主要就生长在地理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另外,北方人多用桦树皮,在史料中也有记载,如“用桦皮盖屋”(《北史》),“当地有桦皮船,及桦皮盖窝棚”(《吉林外记》)……除此之之外,桦树皮还因易获取,韧性好,而且防水保暖,所以在生活中的使用,也可谓是无处不在,进而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桦树皮文化”。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再说回葬具,自从专家们发现裹尸的桦树皮后,就开始深入的研究桦树皮在丧葬中的应用。比如,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砂河子,专家们还发现过一处春秋时期的石棺墓,并且在墓主人的遗骸上也发现了桦树皮。由此可见,用桦树皮覆盖尸骨的习俗延续了很久,不过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发现过桦树皮其他形式的用处。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第一种:盖在棺木上。

在新疆阿尔泰,内蒙古海拉尔和黑龙江黑河卡伦三个地方,都发现过类似的古墓,即在棺木上发现了桦皮树。其中桦树皮数量最多的,就是1997年发掘的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它是一处晚唐五代时期的墓葬群,并且还是缝合在一起的整块桦树皮。不过最精美的桦树皮,还是在新疆阿尔泰古墓发现的,是被人剪成了各种动物的形象,然后盖在棺木上。

第二:当成棺盖。

1985年,吉林省的考古专家们,在伊春市乌云河沿岸,发现了一处鄂伦春人的悬棺墓葬。墓葬的形式很特殊,用到的棺材竟然是一架翻过来的小船,然后用缝合的桦树皮,将小船严实地包裹上,最后再用木钉将桦树皮钉在船帮上。这样一来,也就等于让桦树皮,充当了棺盖的作用。专家们推测,当时的人可能认为,用桦树皮当棺盖可以防腐。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第三:制作桦皮棺。

1987年,在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考古专家们清理了一处鲜卑墓葬群,结果发现其中一座墓葬中的棺材,竟然是桦树皮缝制的,并且上面还有一些线条的纹饰,不过可惜的是已经腐朽得厉害。另外,在桦皮棺内的随葬品,相对其他的墓葬来说也更为丰富,由此专家们推断,桦皮棺的墓主人,定然是一位当时的权贵,也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

考古人员在赤峰墓葬中,发掘出一种古老的葬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桦树皮葬具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桦树皮在历史上的应用范围,并再一次丰富了传统的丧葬礼制,对专家们研究北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都起到极大的价值和作用。另外,桦树皮文物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因此我们也更应该树立起保护文物的意识,让它们能永久地传承下去。

上一篇

山西一座3000年古墓,挖开5天后,专家慌忙退出:请北京专家

下一篇

古人比现代人敦厚朴实吗?明朝一桩奇案显示,他们的心机深不可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