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战火中成长的青年储君,却如此宽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在战火中成长的青年储君,却如此宽厚!
收藏 0 0

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生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他是李亨的长子,也是玄宗李隆基的嫡长孙,十五岁便被封为广平王。他出身高贵,相貌出众,深得玄宗宠爱。

在战火中成长的青年储君,却如此宽厚!

但是李豫的继位之路并不顺利,他年轻时正逢安史之乱,安禄山叛军攻下潼关后,李豫和玄宗父亲李亨逃出了长安,在马嵬坡兵变后,李豫和弟弟都劝说李亨前往灵武,这成了当时政局的转折点,李亨到达灵武后继位为肃宗,李豫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为他后来顺利继承皇位奠定了基础。

在战火中成长的青年储君,却如此宽厚!

当时唐肃宗本打算任命颇怀才略又有较高威信的建宁王倓,但肃宗当年的布衣之交、自称“山人”的奇士李泌秘密向肃宗陈奏:“建宁王贤能英勇,确是元帅之才,但广平王是长兄,有君人之量,但尚未正位东宫。当今天下大乱,众人所瞩目者,自然是统兵征伐的元帅。若建宁王大功既成,陛下虽然不想立他为储君,追随他立功的人也不肯答应。太宗皇帝和太上皇的事,不就是例子吗?”最终,肃宗任命了广平王为兵马元帅。当时朝廷刚刚成立,兵源不足,李豫利用自己的宽厚和威信招纳流散的士兵,征兵达数万。

在至德二年(757)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他的这种宽仁爱民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现,当时他率领唐军和回纥、西域等联军十五万向东征讨叛军,准备收复长安,而唐肃宗已经事先和回纥约定,土地、士庶归于唐,财帛、子女归回纥。为了和回纥进一步加强关系,李豫和回纥叶护结为兄弟,叶护十分高兴。后来战争十分顺利,很快收复长安。按照当时约定,回纥军要进城抢掠,眼看百姓就要遭到劫难了,李豫抢先下马,拜在回纥叶护的马前说,此时如果进城抢掠,东都洛阳的百姓必定拼死守城,到时对官兵不利,恳请到洛阳了再说,叶护见了这番举动大吃一惊,连忙下马回拜,答应不再进城,直接攻打东京。事情传出来后,无论汉胡,都交口称赞,“广平王不愧华夷之主”。肃宗高兴到,“朕不及也”。后来收复洛阳,洛阳百姓凑足罗进万匹,免除了兵祸。

在战火中成长的青年储君,却如此宽厚!

代宗性格宽厚,没有滥杀无辜的记录,他更愿意用宽厚去拉拢人,即使对待政敌,也很少牵连,而且给予很多补偿。让其亲属和余党感恩,从而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上一篇

大唐帝国从盛到衰,因为他!

下一篇

还原一百多年前台湾被占领始末,你还记得七子之歌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