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收藏 0 0

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哥舒翰生在旺族,他家有权有势,也很有钱财。他在青少年时代,讲侠义,好纵酒,凡是别人有求于他,只要他答应了,就一定办到。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在京城长安去世了,他到长安守孝三年。朝廷任命他去做长安县尉,县尉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他嫌县尉太小,无法施展才能,一气之下,就跑到河西从军去了。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配图

他到河西的首府凉州(今甘肃武威)就投在河西节度使的门下当一名军官。不久,王忠嗣接替王侄担任节度使,又把哥舒翰提拔为衙将。由于他疏财仗义,下级军官和士卒们都很敬重他。于是王忠嗣就派他独挡一面,去担任大斗军副使。因防守有功,哥舒翰被晋升为左卫郎将。后来吐蕃寇边,哥舒翰命部下分三队出击,拒战于苦拔海,他自己手持半段枪,身先士卒抵挡敌军的锋芒,一路冲杀所向披靡,从此威名远扬。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配图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他担任了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每到麦熟季节,吐蕃的酋长就率领部众到积石军来抢夺麦子,并且还狂妄地把积石军称做“吐蕃的麦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抢夺,却从没有人敢去阻挡。哥舒翰听了十分气愤,他派出两名将领带着军队去打埋伏,等吐蕃五千骑兵一来,他率领主力从城中奔驰出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夺路而逃。伏兵四起,直杀得敌人匹马不还。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配图

哥舒翰有个家奴,名叫左车,年龄只有十五,六岁,臂力过人。每次出战,他就跟在哥舒翰身边,每当哥舒翰追上敌人,常常以枪搭在敌人肩头,一声大喝,吓得敌人赶忙回头,哥舒翰趁他回头,一枪刺中咽喉,挑起三、五尺高甩到地下,左车跃马上前割下头颅,敌军见了,无不丧胆。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哥舒翰在青海湖建立神威军,不久被吐蕃人攻破,毁掉。他又在青海湖的龙驹岛上修筑应龙城,从那以后,吐蕃人害怕他的威力,再也不敢靠近青海湖了。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配图

哥舒翰的母亲是于阗尉迟氏,安禄山在酒席宴上故意和他套近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的母亲是胡人,父亲是突厥人,咱们俩的血统一样,应该亲近些才是。”哥舒翰回答说:“古人曾说,山野中的狐狸对着洞窟而嚎,那是忘本的行为。”安禄山以为这是哥舒翰在讽刺他是胡人,大怒,指着哥舒翰骂道:“你这个突厥野老竟敢如此无礼。”哥舒翰正要对骂,高力士急忙劝阻。

然而在安禄山起兵反叛之前,哥舒翰于755年二月因纵酒过度,已中风瘫痪,闲废在家。而唐玄宗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也只得硬生生地将残疾人哥舒翰推上帅位。就在战局胶着的关键时刻,玄宗再出昏招,在杨国忠的撺掇下,竟令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

朝史上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唐朝将军 却与安禄山被同一人杀害

配图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被迫出兵。此战唐军全军溃败,紧接着潼关也被攻破,都城长安失陷在即。哥舒翰将军也早不复当年的骁勇,竟被部将绑缚在战马上献与安禄山。安禄山见到阶下囚哥舒翰后大喜,封哥舒翰为司空,让他修书招降各地。然而这些哥舒翰的昔日部将接到书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安禄山大失所望之余,马上变脸将哥舒翰囚禁起来。

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常有吊诡的结局,估计安禄山和哥舒翰可能都不会料到,两人竟会在一年中先后死于同一个人之手,此人即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安禄山绝非成事之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个边塞胡人一味嗜杀残暴,竟逼得亲儿子安庆绪杀之以自保。安禄山死后,唐军陆续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在逃往邺城之前,嫌哥舒翰等俘虏累赘,遂杀之。一代名将哥舒翰,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了。

上一篇

李自成被杀后,大顺军都干了啥?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坚强”王朝: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