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收藏 0 0

冬至来临,又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都说冬季吃饺子不冻耳朵,来年得元宝。饺子最开始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那么冬至吃饺子这个传统,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呢?其实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医生”张仲景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就是他的医学杰作。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图:冬至吃饺子

饺子的来源

东汉末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阳故里探亲,走到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的老百姓衣不蔽体,冻得手脚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也冻烂了。看到乡亲们这种情形,张仲景心里特别难过,身怀高超医术的他,下定决心要为百姓做些事情。

于是他就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做法是用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图: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为人谦虚好学

张仲景为人很谦虚,为了拜访名师,不畏惧路途遥远,不在乎旅途劳累,到了地方第一时间就要去拜师取经。当时有个绰号叫做“王神仙”的神医,他在医性和医道上都很有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张仲景将他的药性和医学都学得透透彻彻,然后融入了自己的理论之中。

张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后死的就剩70多人了,十之八九都在伤寒上。张仲景痛定决心要找出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拯救天下黎民苍生,能够控制瘟疫的发展态势。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图:张仲景采药

他辞官来到了岭南,开始避世研究医学,然后编纂医书,他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更多的人懂得医术,他特地用的都是一些朴素的语言,包括药材都用图画在旁边注释,最后终于写成了十六卷的《伤寒杂病论》。

为后世留下医学瑰宝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六经辨证的先河,是后世从医者的必学经典作品,晋代太医的《伤寒论》,宋代的《金匮要略》都是根据《伤害杂病论》的一些章节或者原理改编。张仲景除了编写《伤寒杂病论》之外,还写了《辩伤寒》《口齿论》等。

汉代之后,每朝都有专门研究张氏医学的人,超过了五百家,到了现在,还有张仲景研究学院。他在亚洲地区,特别是日本,朝鲜,东南亚,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是现在中医楷模,他的精神鼓舞的后世从医者探索生命的奥秘。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图:伤寒杂病论

饺子象征美好寓意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为何冬至要吃饺子?他用饺子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被效仿

图:祛寒娇耳汤

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不仅仅是医学的瑰宝,也是张仲景悬壶济世优良美德的展现。如今饺子代表的更是幸福美好的寓意,闲暇之余,一家人围着火锅吃饺子,更是其乐融融,瑞雪兆丰年!

上一篇

读懂鲁迅很难?小时是少爷,长大成闰土,成人后醒悟,原来都错了

下一篇

阿拉伯帝国为何不敢东进?一场小冲突,唐朝做局,而他甘愿被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