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收藏 0 0

文|史籍有料(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皇帝为国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建造长城的秦始皇,挖通大运河的隋炀帝,派郑和下西洋广交外国友人的明成祖等等。这些做出杰出贡献的皇帝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十分勤政。那么是否勤政的皇帝都会做出大事件带领国家走向繁华呢?其实不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勤政却无所作为的皇帝,比如崇祯、光绪帝等人,都没有做出过什么极大的贡献,也没有带领国家走向富强之路。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在此我们要提到的这位皇帝也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他便是唐文宗李昂,但很可惜的便是他空有一颗伟大抱负之心,却没能在执政的时候干出伟大事业。其实说起来也挺无奈的,他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是被宦官强行安置坐上皇帝的,等到他长大成人有理想有抱负的时候却因为宦官势力太大,而自己受到控制没有太多的势力所以导致施展不开拳脚,以至于到了后期他被宦官完全剥夺了权力,成为了一名傀儡皇帝。

李昂原名为李涵,是唐穆宗李恒的二儿子,也就是唐敬宗李湛的弟弟,母亲是贞献皇后萧氏。于元和四年十月十日出生,该日子在此后也被定为了庆城节。到了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宦官刘克明等人率兵冲入皇宫,击杀了在任皇帝唐敬宗并伪造遗旨,将宪宗之子迎入宫中称帝。但仅过2天,另一波宦官王守澄等人指挥着神策军进入宫中将宦官刘克明以及即将称帝的李悟杀死,拥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于是年仅十八的李昂就这么迷迷糊糊的当上了皇帝。

李昂在位期间,朝臣的宦官分为两派争斗不断,而清廉人士以及有志向的清廉好官们都沦落为党派竞争的牺牲品,频繁的调动官员导致政权以及皇帝的生死废立都完全操控在了宦官的手中,整个朝廷一片混乱。李昂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

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忘倦。李昂常请学士讨论经义,较量古今。并喜欢与宰相讨论诗的工、拙,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身为皇帝的李昂有着如此的才华和远大抱负,怎么会甘心就这么一辈子被当成傀儡操控下去,于是他和宰相宋申锡一直在暗中策划除掉宦官重夺政权,他从下层的官员中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两名心腹。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到了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的时候,金吾大将军韩约上奏说院内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于是李训等人建议到: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上不如亲身至望游览一番。所以李昂便亲身去往含元殿,命令朝中宰相以及中书、门下省官先行游览,待到官员回来后讯问,官员们皆称看似并非是真甘露。于是李昂又命令以仇士良为首的神策军带领诸多宦官前去观察。等到仇士良等人到达金吾仗院时发现韩约惊慌失措,仔细一观察发现幕后埋伏了诸多武装完毕的士兵,毫不犹豫掉头就跑。

原来李训等人想以观赏甘露为由,欲将所有宦官引诱进金吾仗院一网打尽,可惜计划失败。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们迅速逃回含元殿,将李昂强行软舆进内宫,李训急忙带领士兵前往护驾,高呼“陛下不可入宫”。片刻后宦官死伤数十人,但此时李昂训责起李训,诸多宦官也将李训打倒在地,抬着李昂进入了宣政门并将大门关闭。随后宦官派出舌神策军五百人持刀杀出,上述诸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事变之后,李昂被诸多宦官软禁,就连国家的政事也由宦官管理,朝中的宰相职位也变成了行文书的闲职。此时的宦官气势逼人,上敢威胁天子,下敢鱼肉百姓,而文宗此刻已经一筹莫展,他已经是一名傀儡皇帝,只能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他曾对学士周墀感慨道,自己被控制的这般落魄景象连汉献帝都不如啊。而到了开成五年,李昂抑郁成病,难以下床,最后病死在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一岁。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想必很多网友感到疑惑,为何李昂会失败,为啥挽救不了大唐?

原因分析如下:

1、李昂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王者能力

唐文宗李昂的性格不够强势,以及他的执政能力不够强大。李昂虽然有着剿灭宦官,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梦想,但是他缺乏气魄,从小养尊处优的他经历太少,也没有与神俱来的王者气魄。而且本身也缺乏治理国家的才能,虽然他在上位后做了不少利民的事情,但却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他只能算是一位好皇帝而不是一位有所为的皇帝。

2、李昂手上没兵权,导致甘露之变失败

李昂手中的兵权不足,在李昂上位的时候才18岁,刚理朝政的他没有太多的实力和兵权,反观朝廷的宦官已经驻扎多年,手中早就掌握了不少的兵力,虽然说李昂一直都在偷偷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受到限制太大,发展的十分缓慢,并且他剿灭宦官重新夺权的想法太过强烈,以至于早早的就发动的甘露之变,可惜兵力不足事变失败,不仅对导致势力惨死,自己也被囚禁在了宫中当个傀儡皇帝。

3、唐朝宦官之祸由来已久,李昂无力回天

除了他自身原因外,还要怪罪于他的前几任皇帝。从他的前一任皇帝李湛是被宦官们害死的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朝廷有多么的混乱,前几任皇帝都是比较贪玩的,一心只顾着自己游玩享乐,完全不管国家大事,整天游山玩水或者是泡在女人堆里享受温柔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皇帝迷信道士,因此皇宫中除了宫女和太监外最多的就是道士了。年仅18的李昂上位后虽有着远大志向,但因前几任皇帝不问朝事,放任宦官们发展自己实力,导致这等局面已经不是自己能轻松解决的了,从而回天乏力无法拯救大唐。

勤政的唐文宗李昂,为何挽救不了大唐,后来还遭到宦官的软禁?

4、唐朝已经在走下坡路,李昂没能力逆天

最后一点就是当时的大唐已经不如从前了,不仅朝廷已经四分五裂,很多地方势力已经发展的比较强大,很多人选择画地为王。李昂看到这等情景虽然想要改变,但是他之所以能上位是因为背后支持他的势力是宦官们,而宦官们并不喜欢他这样做,因为会伤及到他们的利益,于是李昂便打算从宫里的人下手,当时公众的太监势力也比较强大,甚至有的时候李昂还需要听太监的话,但是他打算实行后发现就连太监也和他背后的势力挂钩,难以消除。这样的大唐已经大势已去,完全不是一个李昂能够逆天的,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李昂其实是很有文化的人,他的理想和抱负也十分远大,但很可惜他生错了时代,导致他空有抱负却没有一直想匹配的实力和权利,虽然李昂当上了皇帝,却面对根深蒂固的宦官,自己根本无能为力,无法和把持朝政的太监抗衡。倘若李昂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以他的理想抱负以及才华说不定会有一番作为,会成为一代明君。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史籍有料】

上一篇

保定这所军校,仅办11年,却成为民族永久的遗产

下一篇

至今无人敢去的地方,数人失踪,科学家都无法解释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