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吃狗肉的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刘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吃狗肉的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刘邦?
收藏 0 0

狗在古代又叫“香肉”或“地羊”。

龙山文化遗址和殷墟里,均发现大量被烧灼过的狗骨头。

《说文》中说:“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贡献的献,原写作“献”,“鬳”是陶制炊具,加“犬”字,即用瓦罐煮着狗肉,祭祀祖先和神灵。

吃狗肉的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刘邦?

狗很重要,一直是猎物,食物,还是祭祀的物品。

越王勾践曾经说道:“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猪)。”

汉武帝刘秀早年也曾杀狗卖肉,如今河南鹿邑的“试量集狗肉”打的就是刘秀这个金子招牌。

最有名的狗肉大餐就是加入鳖鱼焖煮而成的沛县狗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刘邦见到秦始皇出游说:嗟呼,大丈夫当如是!)

年轻的时候,经常到连襟樊哙那里蹭饭。

樊哙是个狗屠,,,哈哈

刘邦很早的时候就是一个流氓,经常白吃白喝,樊哙惹不起他,就跑到大河对岸另起炉灶。

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刘邦闻到狗肉香,便骑上一只大鳖泅水而过,对樊哙的狗肉跟踪追击。

樊哙胸口里一口恶气难出,便将老鳖偷偷杀了,顺手扔进狗肉锅里。

没想到狗肉出锅后,香气四溢,狗肉呈现出棕红色,色泽鲜亮,看得人口涎大流。

刘邦气不过,没收了刀。

樊哙卖肉无刀,只好用手撕碎狗肉去卖。

所以至今沛县狗肉还是采用当初樊哙老鼋汤煮肉的传统做法,卖肉也还保留着不用刀切用手撕的老习惯。

西汉辞赋家枚乘《七发》云,“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臑,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鲙。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鱼菽之祭,春秋修其袒祠。士一庙,大夫三,以时有事于五祀,盖无出门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

中医界也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

《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之有强五脏、健肾脾、壮充力、化积痞、活水疮、补五劳七伤之功效。

药圣孙思邈一道“酒焖狗肉”菜的做法:

先氽去狗肉的血污,再将花椒、大料、桂皮、草果、丁香等香料用布包好,与狗肉同煮。待肉至八成熟时,放入白萝卜块,拣去调味包后,再加入白酒和胡椒粉,焖至汤汁浓厚时出锅。结果这家饭馆的生意爆棚,店主乐得喜不可支。孙思邈传下的“酒焖狗肉”这道名莱现已成为陕西以至北方许多餐馆的特色菜。

那么,俗话说 “狗肉上不了大席”是个什么事情呢?

当时的新上任皇帝宋徽宗属相恰巧属狗,于是你们懂的!

上一篇

功绩卓著的秦琼、徐茂公却只排在凌烟阁之末,原因让人心寒

下一篇

李世民和程咬金联姻,要10岁女儿出嫁,公主求情只得到四字回答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