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收藏 0 0

宣宗贞陵,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30公里黄村北的仲山之上,依山为陵,海拔1003米,其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陵园面积近乎唐太宗昭陵,陵园东、西二神门外艺对阙址分别位于仲山东西两座山的峰巅之上,形势壮观,是晚唐时期最大的皇陵。

陵园东南和西南二角阙相距1600米,南神门东西居中。东南和东北二角阙相距2800米,东神门南北居中。东北角阙西距北神门1600米,西北角阙东距北神门1200米。西北与西南二角阙相距2500米。南北二神门相距3300米,东西二神门相距1950米。

陵园东南角阙位于泾阳县石滩村西北,角阙址高2米,平面呈曲尺状,长、宽各12米。西南角阙位于泾阳县崔皇村西北,西北角阙址位于淳化县富德大队庙坡北,三个角阙址大小相近,高3米、底径14米。

鹊台二阙位于泾阳县庙背后村北,北距陵园1982米,二阙东西间距100米。二阙大小相近,高4米、底长16米、宽10米。

乳台二阙在陵园南482米,位于王东村和王西村北,二阙东西间距148米。二阙址大小相近,高4.5米、底长20米、宽14米。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阙台西北200米,即庙背后村北130米,陵园南2000米,为下宫,范围东西250米、南北200米。

寝宫位于朱雀门内北仲山正峰(俗称走马岭),墓道南北长约37米。门石狮身高1.72米、身宽1米。

神道石刻组合与泰陵相同,石翁仲10对、翼马5对、鸵鸟1对、华表1对。东西列间距68米。

华表位于乳台阙北24米。华表高6.95米(石座埋入土中,未计算在内),柱身八棱面线刻蔓草花纹。

翼马位于华表北22米。翼马身长2.83米、身高2.80米。

东列翼马头如河马状,头顶无角,尾垂,造型粗俗。

西列翼马头顶有独角,独角长0.34米、宽0.17米,缚尾,臀部后倾,雕刻拙朴。西列翼马马背之上前后分布24个圆窝,窝径3—8厘米,窝深0.5—1厘米。翼马的左右翼翅均于颈上部相连通。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鸵鸟身高1.11米、身长140米。腿短似鸭形,整个屏面饰满浮雕山石。

石马身长2.05米、身高1.75米。马背置鞍鞯,无马镫,披障泥,马尾下垂,脖下系铃。

贞陵仗马马背之上凿有圆窝。西列南数第一石马,马背上有圆窝13个,窝径4—6厘米、窝深0.5厘米。东列南数第一仗马,马背上有圆窝16个,窝径4—7厘米、窝深0.5—1厘米。

石人的形制同庄陵。东列石人身高247厘米,西列石人身高288厘米。东列应为文官,西列应为武官。西列南数第二石人,其服饰、造形均同东列石人,当为文官。东列6个石人,均为文官。

北神门外石马2对,东西列间距25米,南起第一对在阙址北25米,第二对在第一对北22米,形制与神道上翼马相同。

贞陵的石刻形体已见差异,雕工已粗疏。左文右武的石人像一如中唐陵墓,只是面容已较瘦削,神情也已索然。这些石刻既无中唐时期精细圆和的资质,也没有盛唐时期粗壮魁武的气势,更没有初唐时期古朴新奇的风格。

晚唐石刻的代表—宣宗贞陵

贞陵显示了国势衰竭,是亡国前夕窘迫荒凉的写照。可以说贞陵是晚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上一篇

唐顺宗之死,唐宪宗李纯力夺储位

下一篇

大太监仇士良说出了流传至今的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