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收藏 0 0

说起少林功夫,我们会很骄傲的说:那是禅武。这有二重意思,一为禅与武本为一体,二是禅为武的定语,即“禅之武”。也就是说,少林功夫是以禅为理论基础,而禅是佛的修证法门。佛法无边,禅法无穷,有博大精深的佛法和禅法作后盾,少林功夫何愁不旺。这也就是“少林功夫名扬天下”的主要原因。再说禅与武为何“本为一体”。首先是禅武同源。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一是源于少林,即禅与武同时起源于中岳嵩山五乳峰前的少林寺。所以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同时也是少林功夫发祥地。禅与武在这里同时诞生,自然有它的契机,这契机就在于禅与武的共性。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自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相结合,渐渐汉化成“中国佛教”。于是有了禅诗、禅画、禅茶、禅曲,以及雕刻、建筑等都展现出禅的魅力。当中国传统武技与中国禅宗结合时,一个新的武术流派——少林功夫自然就诞生了。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二是源于生活。佛教说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禅宗说吃饭、穿衣、睡觉皆是禅。少林功夫以禅入武,由武入禅;打拳习武自古为少林寺僧人的日常生活,为每天的必修课,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平常而重要。习武本身就是少林僧人修禅的法门。同时,少林僧人和少林弟子们在修禅习武的同时,从生活中得到感悟,向生活学习,创编功法与招式,不断完善、充实少林功夫。如达摩祖师面壁之时,常走出洞外活动筋骨,伸伸懒腰,这就是少林《易筋经》中双手托天势的来源。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三是源于自然。禅是大智慧,是通达智慧彼岸的桥梁,是了悟宇宙人生真谛的法门,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世间万物,五禽六畜、虫鱼鸟兽乃至花草树木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有一个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佛性。人类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世间万法皆如此。少林僧人和少林弟子们在修禅习武之余,观察自然,在自然界中寻发展。如模仿动物的形体动作及功能特性,创作出大批优秀、经典的功法与套路,如少林五形拳等,皆是人对自然的感悟。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四是源于自心。禅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悟字。如何悟?从自心去悟。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而悟中国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而悟达摩精髓。六祖慧能大师闻《经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创禅宗“顿悟法门”。以禅入武的少林功夫,自然也讲究悟。从这方面讲,少林功夫分体能和智能二个层次或二个方面。习武人只要吃苦,就能长功。当练到一定火候,光是吃苦就不行了,得靠悟性。谁的悟性好,谁就能更上一层楼,进入新的境界。

少林功夫形神兼备,讲究禅武合一,那禅武的起源为何处?

这也就是武术与武学、武道的关系所在。武术能治人,武学、武道能治国治军,古代大将、元帅大多数通达武学武道。这武学武道也就是人生之大道。所以说,练少林功夫,能修禅悟禅,是少林寺所独有的修佛法门。

上一篇

他是从少林出来的高手,却被一个纤夫逼得假死,花拳绣腿?

下一篇

少林弟子出师下山后,在老家当起了镖师,土匪头子都得绕道走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